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2608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ppt培训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难治性感染抗菌治疗的病例分析,华山医院,传染病科 抗生素研究所,张永信,难治性感染难治的常见原因,致病原未明确,用药缺乏针对性。或是致病原耐药,常规抗菌治疗难以奏效 抗感染用药方案不恰当,最常见的就是没有选用针对病原体作用独特的药物;选用药物难以达到感染部位;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恰当;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患者自身因素,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等,1.及时明确致病原,1.1明确感染性疾病诊断,排除非感染的发热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特点 血液病、实体肿瘤、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神经源性发热、组织坏死、大的手术或创伤、甲亢等可有发热最初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经抗感染治疗后

2、体温不退,就造成感染难以控制的假相 往往缺乏明确的感染部位;毒性症状不严重,畏寒特别是寒战不明显,发热与全身一般状况不相称,投用消炎退热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退热;除血液疾病外,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往往不高;正规予抗感染治疗无效;经实验室辅助检查有其它阳性结果,如:血液病患者骨髓检查异常,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指标异常,实体肿瘤患者影像学检查有异常发现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特点,细菌等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除不同程度发热外,常有以下特点: 有相应感染部位的感染表现 毒性症状 常规检查中,大多数病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病情极为严重、全身毒性症状明显,如大多革兰

3、阴性杆菌感染,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反而下降 抗菌治疗特别是选用了针对致病原的抗菌药或广谱抗菌药治疗后,有一定疗效。若用药方案不当,病情则恶化。经换药、正规抗感染治疗多少奏效,抗菌治疗试验,依据以革兰阴性菌或阳性菌可能性大,分别选用经典有效的抗菌方案,用足够剂量,至少2-3天以疗效来推测可能致病原种类 偶尔采用抗厌氧菌、抗结核、抗深部真菌的治疗试验,但均需慎重决定,且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SARS诊治,一例患者男 62岁来自SARS流行疫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两肺多叶弥漫性渗出病变、SARS-COV IgM(+),诊断明确。入院后给予甲泼尼龙、阿奇霉素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等治

4、疗,20天后病情明显改善而停用阿奇霉素、激素和机械通气。 2天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痰涂片、痰培养有溶血性葡菌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磷霉素治疗,病情未见好转。,SARS合并曲霉,疑有肺部真菌感染,予胸部影像学和痰液涂片、痰培养追踪检查。胸部CT出现右肺上叶新月形、右肺中叶楔形和右肺中叶外带、心膈角和左肺舌叶空洞性病灶;连续12天痰涂片发现曲霉菌丝、痰培养曲霉生长,对氟康唑等耐药。拟诊SARS合并曲霉 投用伏立康唑首日600mg静脉给药,次日起改为400mg/日。3周后空洞见闭合,随即改为口服400mg/日维持,总

5、疗程6周,患者痊愈出院。可见反复痰液涂片、培养明确病原菌的重要,1.2.规范检测致病原,应养成良好习惯,遇到发热较重感染的病例应尽力争取在投用抗菌药之前规范送检相应部位临床标本 排除操作污染可能 感染症状明显,但病原体检验确为阴性时,要想到特殊病原体感染 必要时可停用抗菌药12天再收集标本 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也是快速有效的检验方法,规范检测致病原,案例介绍患者 男 55岁,浙江人。因发热2月半入院。患者从2月半月前起即出现咽喉部疼痛,并伴有发热,为午后低热,有畏寒感。一般在下午6点许体温达到最高(38.7-39.1),晨起体温下降至正常,午后又复上升。无盗汗、关节酸痛、皮疹及生殖器溃疡等。既

6、往患者无传染病史及其他疾病史,从事贩羊职业30余年,但否认有为牛羊接生助产史。在外院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查血沉:32mm/h 。病后1个月血培养示流感嗜血杆菌微量,1周后第二次血培养阴性。骨髓穿刺示反应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象,骨髓培养示模仿葡萄球菌。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全套、肿瘤标记物等均阴性。B超示脾大(128mm42mm)。心超无殊。胸部CT无明显异常。曾给予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西索米星、亚胺配南和病毒唑等治疗均无效。,入院体检,神情,精神可。皮肤无瘀点、瘀斑或皮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咽红。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

7、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不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关节无畸形,余阴性,病史特点,中年男性患者,既往体健; 长期从事贩羊职业30余年; 反复发热2月半,发热时有畏寒、咽痛,无其他伴随症状; 脾大,辅助检查除血培养和骨髓培养各有一次细菌外,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全套、肿瘤标记物等均阴性,其他无阳性发现; 多数抗生素足量治疗无效,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一般来说,发热时间较短的病例,考虑感染性疾病的可能较大。而长期发热的病例,则应首先考虑非感染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以及实体肿瘤的可能 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且发热2个多月以来,一般情况尚可,无明显毒血症状,且对多数抗

8、生素治疗无效,加上脾大,从临床表现上看应考虑非感染性疾病。 然而本例骨髓穿刺、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全套、肿瘤标记物等均阴性,CT无明显异常,至少重要的非感染性疾病可除外,不明原因长期发热,长期发热的病人仍需警惕感染性疾病的可能(伤寒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等) 患者从事贩羊职业30余年的流行病学史具有重要价值 血标本送至CDC行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其滴度为1:800,呈强阳性 布鲁菌病临床基本确诊 给予链霉素0.75 IM,SMZ-TMP 2支,bid IV gtt,7日后体温下降至正常 血培养证实布鲁菌阳性,确诊为布鲁菌病无疑,布氏杆菌革兰染色油镜下,13. 根据临床表现

9、特点 正确判断感染及其致病菌性质,案例介绍 患者,男,72岁。因中上腹剧痛、恶心、呕吐伴发热半天来院急诊。既往无消化性溃疡及胆囊炎史,无类似发作史。查体:体温38.2,神清、神萎。心、肺()。腹肌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肾区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3000/mm3,中性粒细胞84。尿常规(),血淀粉酶明显增高,腹部B超显示胰腺明显肿大,未见腹水。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滴胰酶抑制剂;头孢噻肟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后腹痛等症状似见缓解,无明显恶心、呕吐,但体温未见明显下降。病程2周时患者又出现高热伴腹痛,疼痛呈

10、持续性。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至1800022000/mm3,中性粒细胞高达90%以上。B超显示“胰腺脓肿”,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先后二次手术,予胰腺脓肿切开并引流,并选用头孢他定2g bid及阿米卡星0.3 bid静滴抗感染未见奏效。患者高热39-40不退,神态萎靡,腹腔引流液呈脓性,量多、达百毫升,且恶臭、并出现手足湿冷、血压下降。血中白细胞居高不降,血肌酐:115mol/L,尿素氮:7.0mmol/L,肝功能基本正常,腹腔引流重复培养见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氯霉素等多种抗菌药耐药,仅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亚胺培南高

11、敏。血培养(),阴沟肠杆菌为主的严重腹腔感染,阴沟杆菌对多种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故为产ESBL菌株 脓液具恶臭的特点,加上在腹腔消化系统,应想到有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 通常选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复合制剂和头霉素为选用药 亚胺培南用药后患者严重感染已趋控制,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并非毒血症引起,很可能由静滴亚胺培南所致,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用抗菌药后感染加重并出现休克,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合并厌氧菌感染 即予补充血容量,保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并改用亚胺培南1g q8h静滴抗感染,体温稍见下降,血压恢复正常 用药第三天患者即出现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静滴时明显,停用

12、时症状消失,阴沟肠杆菌为主的严重腹腔感染,改用美罗培南 2g q12h静滴,第2天体温继续下降至38左右,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引流物逐渐减少,且未出现面肌抽搐 10天后体温趋正常。将美罗培南减量直至0.5g q8h维持,总疗程20天,感染完全控制。一月后患者痊愈出院,根据临床表现特点 正确判断感染及其致病菌性质,感染部位组织缺血坏死,脓液恶臭常示由厌氧菌所致。如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组织缺血坏死,脓液恶臭常示由厌氧菌所致。脓液呈带荧光的黄绿色示绿脓杆菌感染。感染组织坏死、周缘呈黑色提示为产黑类杆菌感染。慢性窦道、脓液似豆渣常为结核性病变。厌氧菌感染伴溶血性黄疸要考虑为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毒素所致

13、判断病原的经验,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2选择最佳的抗菌治疗方案,21 针对致病原,选择抗菌作用独特的品种患者 女性 28岁 双眼内眦溢黄绿色脓2月余。患者因近视戴接目镜已数年,常有眼红、流泪、刺痛等反应。近2月多出现双内眦挤压后溢脓,局部胀痛、但无明显眼痛或怕光等。曾在眼科专科医院检查诊断为:“泪囊炎”,2次脓液培养见“绿脓杆菌”,并称对所有测试抗菌药都耐药,无药可施,有建议停用接目镜,并作泪囊摘除术。患者因不愿接受手术,前来寻求非手术治疗方案,抗菌治疗,患者诊断明确,其脓液培养出的绿脓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素烯类均耐药,属“泛耐药”。因此建议以多粘菌素B配成

14、0.10.5%眼药水,每日12次作泪囊冲洗及滴眼。2周后连续2次复查泪囊分泌物培养,转阴。多粘菌素B以滴眼继续维持治疗,2周后停药,泛耐药菌株,近年来,在国内某些大的教学医院出现了对常用抗菌药都耐药的菌株,称为泛耐药菌(PDR) 主要为绿脓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约占同类菌中的0.35 有的定义为:对第三、四代头孢、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五类抗菌药仅剩一类呈敏感的菌株称为MDR 对上述五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称为PDR 对所有抗菌药物包括多粘菌素都耐药的则称为极耐药菌株(XDR),PDR一旦引起严重感染,有效的抗菌药仅有多粘菌素,或采

15、用药敏呈耐药的抗菌药以联合用药提高抗菌效果的办法治疗某些由PDR所致感染的预后并不差,而某些病例的预后不佳,已成为临床治疗上的难题,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G-杆菌 泛耐药G-杆菌,22.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耐药菌感染,患者,女性,22岁。因“反复发热1月”入院。患者无风湿、心脏病史。于1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畏寒,不伴咳嗽、咽痛、皮疹等,发热时感全身酸痛不适。发热次日至当地医院查WBC11.8109/L,N85.6%,予静滴青霉素、

1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两天无效,体温上升至39.5,遂予静滴头孢唑啉等治疗三天,体温降至正常。停药三天后再次发热,达38.5并伴有腹痛,呕吐等,当地医院拟“发热待查、腹痛待查”收入院。予静滴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奈替米星等三天后体温正常,观察一天后出院。三日后,患者再次高热达39.2急诊予阿奇霉素、利巴韦林等无明显好转。遂转至某中医院,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鱼腥草静滴七天,体温正常。两天后再次发热,予左氧氟沙星、鱼腥草、甲硝唑静滴三天后左氧氟沙星单药口服2天,体温平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院。反复询问病史,患者回忆在发热前5天手腕部皮肤曾搔破。,体格检查,T 36.8,P 84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皮疹。未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律齐,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尖区闻及吹风样3-4/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Mo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可。双肾区无扣痛。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