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52399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01 大小:8.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_第1页
第1页 / 共601页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_第2页
第2页 / 共601页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_第3页
第3页 / 共601页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_第4页
第4页 / 共601页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_第5页
第5页 / 共6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里安中级微观中文课件-刘秀玲(6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主讲:刘秀玲 E-mail: ,中级微观经济学,The Theory of Economics does not furnish a body of settled conclusions immediately applicable to policy. It is a method rather than a doctrine(学说), an apparatus(装置)of the mind, a technique of thinking which helps its possessor to draw correct conclusions. -

2、 John Maynard Keynes,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它重点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厂商、居民、政府等)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重要性 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提供了一系列有用的分析工具 新古典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课程概览 (36章),Consumer theory (2-15) Producer theory (18-27) Market equilibrium (16-17, 30-32) Special topics on equilibrium,1. 市场,学习该章目的: 理解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 建立经济模型的三个基

3、本要素 目的 通过假设简化模型 评估判断,1.1建立模型,经济模型的目的: 帮助提供关于经济现象的精确的洞察力 因而: 不同的现象需要不同的模型。 通过假设简化是必要的。 案例:住房市场 目的:住房价格由什么决定和谁将得到住房? 通过假设简化模型 所有的住房分为内城区住房和外城区住房,除了位置不同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相同的。 外城区住房的价格是外生变量。 有大量潜在的住房需求者和供给者,即住房市场是完全竞争的。,1.2最优化与均衡,经济分析的两大原则 最大化原则又称理性选择原则,这一原则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理性人”,并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均衡原则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会达到某种状

4、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压力和动机促使经济主体做出进一步调整或改变(即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选择下,每一个参与者的选择都是最优的) ,这时各种经济变量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经济学称这种状态为均衡。,1.3 需求曲线,如果只有一人愿意每月付500美元租一套住房,并且房租的价格是每月500美元 。那么 p = $500 QD = 1 假设第二个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490美元, 到房租的价格是每月490美元。那么 p = $490 QD = 2 依此类推,随着房租的价格下降,有更多的人愿意租赁住房。 p QD 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通常被认为是他或她的保留价格。保留价格是某人愿意接受的、并且购买有关商品的

5、最高价格。 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汇成一张图,就是内城区住房的需求曲线。,内城区住房的需求曲线,p,QD,1.4 供给曲线,在“短期”内譬如说某一年内住房的数量多少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我们只考虑这个短期的情形那么住房供给会固定在某一个预先决定的水平上。,1.5 市场均衡,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住房价格将不再变化 住房需求量等于住房供给量时,住房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p,QD,QS,pe,s,1.6 比较静态分析,有了住房市场的经济模型,可以用它来分析均衡价格的行为。 在住房市场的经济模型中,有哪些外生变量 外城区住房的价格。 内城区住房的数量 需求者的收入等 当这些外生变量变化时,市场

6、会发生什么情况? 但我们这里只涉及到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不研究市场是怎样从一种均衡达到另一种均衡。,比较静态分析,假设外城区住房的价格提高 内城区住房需求增加,p,QD,QS,s,高的市场需求导致高的均衡价格,相同的均衡数量。,pe,课后自己还可做大量的其他比较静态分析如:内城区住房增加、需求者收入增加、以及政府征税等等来研究内城区住房价格和住户数量的变化。,1.7 配置住房的其他方法 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一般垄断者 价格歧视垄断者 房租管制,1.7.1 一般垄断者,案例: 只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房东,他拥有所有的住房。或者我们把许许多多个别的房东看作是个整体,把他们的

7、行动看作是个人的行动。 按同样的价格出租所有的房子 。 D(p)来表示需求函数-当价格为p时的住房需求量 。 住房价格由什么决定和谁将得到住房? 分析 收益=pD(p) 如果垄断者没有与出租房子相关的费用。 据收益最大化原则决定,并受D(p)可能S的约束。,一般垄断市场均衡,p,QD,QS,S,一般垄断者都要限制可能的产量,从而使他的利润最大化。 此时均衡价格Pe*高于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pe的价格。,1.7.2 价格歧视(差别价格)垄断者,案例: 只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房东,他拥有所有的住房。或者我们把许许多多个别的房东看作是个整体,把他们的行动看作是个人的行动。 在出租房子时,房东可以决定依次

8、把房子拍卖给愿出最高价的人。 这意味着不同的人最终会付出不同的价格得到房子,我们把这称为价格歧视垄断者情形。 D(p)来表示需求函数-当价格为p时的住房需求量 。 住房价格由什么决定和谁将得到住房? 分析: 他会把第一套房子出租给愿意付最多的人,即愿付500美元的人。 第二套房子将出租给愿付490美元的人,随着我们沿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依此类推。,价格歧视(差别价格)垄断市场均衡,得到住房的人与市场解决的情形正好一样,即这些人都是按超过pe的价格租赁的人。 但人们支付的数量不同。,p,QD,QS,S,1,2,3,1.7.3 房租管制,案例: 假设政府决定限制房租的最高价格,假定是pmax ; 假

9、设pmax价格低于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pe ,即pmax pe 。 D(p)来表示需求函数-当价格为p时的住房需求量 。 住房价格由什么决定和谁将得到住房?,房租管制市场均衡,在管制房租的情况下,以管制房租价格出租的房子数量与在竞争价格情况下出租的房子数量是相同的,只是出租给不同的人而已。,p,QD,QS,pe,100,pmax,1.8 价值判断,我们已描述的四种可能的住房分配方法。 竞争市场 差别垄断者 一般垄断者 房租管制 这四种分配住房的不同经济体制哪种好?,1.9 帕累托(经济)效率-价值判断的标准,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

10、,那么,这就叫做帕累托改进;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的;,1.10 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的比较,市场均衡 市场机制将内城区的住房分配给S个持最高保留价格的人愿意支付高于均衡价格pe的那些人。 在竞争市场上,各方不再有交易收益可得。 竞争市场产生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QD,QS,pe,s,p,一般垄断市场均衡 因有空置房存在。 因此这里存在着可以使垄断者和租赁者双方都好一些的某种价格,只要垄断者不改变其他任何人支付的价格,其他租赁者的情况还是与以前一样好。 存在一种帕累托改进的方法一个可以使双方都更好一

11、些而又不损害任何他人的方法。 一般垄断市场产生的结果不是帕累托有效的。,1.10 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的比较,价格歧视(差别价格)垄断市场均衡 内城区的住房分配给S个持最高保留价格的人愿意支付高于均衡价格pe的那些人。 在价格歧视(差别价格)垄断市场上,各方不再有交易收益可得。 价格歧视(差别价格)垄断市场产生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1.10 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的比较,房租管制市场均衡房租管制市场均衡的结果也不是帕累托有效的。,1.10 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的比较,1.11 住房市场模型的扩展,我们分析了短期内的住房均衡价格在短期内住房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 当供给可变动时, 谁将得到住房? 各种类

12、型的市场机制将提供多少住房? 垄断市场供应的住房比竞争市场供应的是多还是少? 房租管制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住房的均衡数量? 哪一种经济机制将提供帕雷托有效的住房数量?,小节(知识点),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在经济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选择下,每一个参与者的选择都是最优的。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不同价格时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

13、何变化的理论被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境况变得更好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末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资源配置的各种方法。,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 界定经济环境客观描述经济环境和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特征。 设定行为假设理性人假设 给出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和竞争的规则的集合。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导致人

14、们不同的激励反应。 对经济现象建立模型选择均衡结果 一旦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 及其它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中通过权衡取舍来选定结果,称之为均衡结果。 据均衡结果,对经济现象作出解释、预测和决策 评估比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通常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 1)参与人数量巨大(无穷大是一种考虑),并且哪一参与人都不占有明显优势,即单个参与人的行为客观上不会影响其他任何参与人的行为,从而不会影响整体行为。 2)参与人唯一,该参与人的任何行为都等于整体行为。 3)参与人数量有限而不唯一(介于1

15、与无穷大之间),单个参与人的行为不等于整体行为,但能影响其他参与人的行为,从而会影响整体行为。,给出制度安排,当经济环境确定后,人们需要决定经济上的游戏规则,在经济学中称之为经济制度安排。 从对整个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选择来看,经济制度安排可以是市场经济制度、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转轨经济制度或任何其它经济制度安排。 标准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制度安排的。研究在市场制度下人们的权衡取舍选择问题以及研究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均衡存在,并对各种市场结构下的配置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在这些研究中,市场制度安排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当研究一个具体经济组织或单位的经济行为和选择问题时,经济制度

16、安排一般是内生决定的;将经济制度安排作为未定,研究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评估比较,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 与理想的“最优”状态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和作出优劣的价值判断 判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某些“最优” 结果; 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一致,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 在评估一个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时,现代经济学通常所采用的一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是看这个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帕累托有效。 评估或设计一个经济制度安排好环的另一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激励相容。,激励相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