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2383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鉴赏之环境描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阅读鉴赏 之 环境描写,小说知识回顾:,辨 文 体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阅读小说的切入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思想,切入点,小说的三要素: 三 人物:肖像 语言 行为 心理 正面 侧面要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 素 环境 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一、环境描写的常见题型: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2、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为后面内容作铺垫。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思考:那么小说的环境描写到底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有关的小说文段并思考回答问题。,一、孙犁的荷花淀第一、二段是这样写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

3、,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二段环境描写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段明丽淳朴文字的文字,交代了本文要刻画的群体形象水生嫂们所生活的环境:美丽而富饶。美丽富饶的水乡,一群纯洁朴实的妇女。人与自然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加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所以,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所。,二、鲁迅的祝福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

4、显出将到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这样的环境描写?,在这段自然环境中, “时时发出闪光”是视觉, “一声钝响”是听觉, “幽微的火药香”是嗅觉,这是年底鲁镇的景象,鲁镇的人们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完全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可见鲁镇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气氛。而“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散满”,给文章增添了一层压抑沉闷的色彩,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铺垫,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所以,环境描写暗示了社会环境、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

5、为下文做铺垫。,请再阅读鲁迅的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段作者对四叔书房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所以,环境描写可以揭示了人物心境,表现了人物性格。,三、鲁迅在药中描写夏四奶奶给夏

6、瑜上坟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一种凄凉、死寂的氛围。以此来烘托夏四奶奶悲伤麻木的心情,同时也影射和批判了当时社会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所以,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四、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三段有关雪的描写: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草料场,这时天空却起了变化,风雪初起)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

7、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去沽酒御寒的路上,作者再次描写了风雪,雪势正大。 )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林冲喝了一顿闷酒仍旧迎着北风回来,雪更大了。 ),风雪写得很有层次,很有讲究。三次风雪描写,开始是“纷纷扬扬”,然后是“正下得紧”,最后是“越下得紧了”。一场越下越大的雪,环境一步步恶化,暗示形势越来越紧张,大风雪,或说暴风雪也正一步步逼着林冲反抗。另一方面,象征着蒙在鼓里的林冲正面临当权者越来越卑劣凶残的迫害 。所以,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为后面内容作铺垫。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规律小结:,位置不同,作用不同,1、如果环境描写在小说的开头,其作用一般是渲染某种气氛反映人物心情。,2、如果在小说的结尾,其作用一般是深化文章主旨。,3、环境描写在小说的中间,如果出现在人物描写之中,其作用一般是表现人物性格;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其作用一般是推动情节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