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2102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对地球影响和地球圈层结构(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问: 1月相变化规律中 “上上西西,下下东东”表示什么意思?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航天发射基地和返回地点选择的区位是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一).区分概念: 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可见光:0.40.76微米,画出大气辐射示意图,可见光为主,红外区为主,波长: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2.区分概念: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B,A,(二)、年等太阳辐射线,A含义:一年中太阳辐射

2、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大,小,(二)、年等太阳辐射线,B 影响因素:,纬度:,气候:,地势:,正午太阳高度(最主要),昼夜长短,降水(云层),沿海-内陆,迎风坡-背风坡,低纬-高纬,大气密度,大气厚度,昼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 阳辐射强的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地势越高昼越长,归纳: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具体见3+2,(1)总体特征,(三)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北纬40以北的分布规律,,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随

3、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影响因素:云量,影响因素:云量,北纬3040地区的分布规律,,1)、高值中心-,2)、低值中心-,四川盆地,青藏高原,a.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2)、极值分布:,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C、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描述台湾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太阳辐射分布规律,3)、局部地区,台湾,雅鲁藏布江谷地,海南岛,(天气因素)东岸

4、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岸,加上地形的影响,东岸多阴雨;而西岸位于背风坡,多晴天。(纬度因素)南部纬度较低。,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 ,东部比西部少。,最高: 原因:,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四世界分布:,青藏高原,气候因素: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强,纬度因素:纬度较低,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分布规律,1.区分概念: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00,300,300,600,600,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月变化规律相反,纬度越高,季节变化越大,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较小,且最大值出现在太

5、阳直射赤道附近的春、秋分日前后,最小值出现在夏至、冬至日前后,故该地最可能位于赤道。 解析:选C。N地一年中只有春分日至秋分日能获得太阳辐射,故它应位于北极点,五月一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的北极点发生了极昼现象。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57月间,位于北极点的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赤道处的M地多,这是因为N地发生了极昼,虽然它的太阳高度角没有M地大,但其昼长远长于M地,所以其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1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2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3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6、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练习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是_和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青藏高原 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青藏高原地势高而空气稀薄、云量少,从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撒哈拉沙漠降水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C的值大约是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4)A、B的纬度值应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

7、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60180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强。,4)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A,小结:考查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时,同纬度比较可以考虑天气状况或地势高低的影响;不同纬度可以考虑太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影响;季节差异时要重点考虑太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影响。对某一地点的太阳辐射强弱进行分析时要

8、综合考虑纬度(影响太阳高度大小)、地势、天气状况(晴天与阴天状况)。,(五)太阳能-能源的优缺点: 1、优势:2、缺点:,能量分散、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开发技术要求高,建设电站占地广、 投资大。,清洁、可再生、能量总量大,3、地位:,地球能量源泉,(六)太阳能利用,(1)直接利用:光热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 太阳能发电; 光化学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分解水制氢。,(2)间接利用,如,1、(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 )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D,课堂练习,请

9、做在练习本上,2.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 纬度低 海拔较高 云量少,晴天多 上空臭氧少 A. B. C. D.,C,(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较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A. B. C. D.,D,3(2009安徽文综)下图表示“27N某地 坡向(坡度

10、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 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 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 成(1)(2)题。,(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D,图中四条反映太阳辐射量的曲线 中,1月的曲线变化最大,说明此季节该地坡向对地 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此时北半球为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A,据图可知,地形坡度为10时,a点数值大于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a点数值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故地形坡度增大到15时,a点数值将增

11、大。,4、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日照总量,并绘出下图(图中等值线由内至外依次为:4 186、8 372、12 558、16 744、18 837)。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3)题。,(1)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是 ( )A.悉尼 B.布宜诺斯艾利斯C.广州 D.基多,墙面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太阳光线与墙面夹角的大小。,7月份,太阳辐射在不同墙面上的分布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应该北墙多于南墙,基多四面墙受热大体相当。,C,(2)该地7月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最少的墙面是( )A.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B.南墙,太

12、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C.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D.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南墙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比北墙多, 而东西两面太阳光线与墙体夹角比较大,受热较多且大体相当。,C,(3)该地理小组对某小区调查发现,朝南房间的用电量都比朝北的房间少。这反映了 ( )A.太阳为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资源B.太阳辐射能量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大气、水体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为人类生活提供能源D.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朝阳房间便于采光,可充分利用太阳能。,C,副热带海区,60N,5、,6、我国广州某校地理小组,在不同时间对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

13、阳辐射热量情况进行测定。据此回答12题。 1.下表数据为1月份各朝向外墙面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值,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表示朝南墙面的数码是A. B. C. D. 2.下列四幅图是该地理小组根据实测数值,经计算后绘制出的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图(数值单位:KJ/m2日),能正确表示7月份各朝向墙面日总量变化情况的是( ),B,A,二、太阳活动与地球,黑子,耀斑,太阳风,扰乱电离层,干扰短波通讯和电子设备; 引起“磁暴”,不能正确指向; 冲入极地高空,产生极光现象; 引起气候周期变化;出现疾病异常;等等,黑 子,来源:光球原因: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因此显得暗一些。变化周期:约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

14、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 斑,来源:色球 原因:色球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包括:无线电波、X射线、伽马射线、高能带电粒子。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某日某地发生日环食现象,天文爱好者拍摄照片如图。此时被遮挡住的主要是太阳( )部分。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D.日珥,高纬地区,夜空背景,特定时期,独特价值,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途径-地震波 【活动】阅读教材,填写下表,比较地震波两种形式的特征。【练习1】若地下30处发生强震,震波传来后,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池鱼被水流晃得左右摇摆 B、地面上的人群先

15、被左右摇摆然后上下颠簸C、低空中的飞鸟被气流上下颠簸D、搭建的简易竹棚安然无恙,较快,较慢,固、液、气态,固态,波速随通过物质的改变而变化,2、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 【活动】阅读地震波传播速 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思考回答: 1) 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是以 哪两个界面来划分的? 莫霍面划分地壳与地幔, 古登堡面划分地幔与地核。 2)上述两个界面上下的地震波有何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在莫霍面之上,纵波与横波速度都较慢,通过莫霍面后随深度增加 而速度加快;到古登堡面时,纵波突然减速,横波则减速至无。通 过古登堡面后,纵波继续加速,横波不存在。 上述现象表明,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上下,波速的明显变化,表明 其上下层次的物质构成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