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2084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课件-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侯少贞 Email:,方 剂 学,总 论,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第一章 绪 论,一、方剂学的概念:,*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二、方剂的概念:,* 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辩证审因定治法

2、,组方遣药定剂量,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宋(金)元时期,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发展五十二病方 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 283首方,用药242种 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方剂临床运用 已初具规模,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黄帝内经 载方13首 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 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 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方剂学发展简史,

3、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伤寒杂病论,配伍严密,药变方殊 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剂型丰富,煎服有法 疗效卓著,流传千古,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注重实用,略于理论,葛洪肘后备急方最具代表性, 北齐徐之才药对为以治法分类方剂奠定基础,四、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 载方7500多首 病症类方,首列妇儿 专辑“食治”卷 收录保健、美容方,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 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

4、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 用药辛温香燥 2.方书由博返约 博:量大而博。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约:简要而约。小型方书普济本事方(许淑微) 济生方(严用和),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3.专科方书问世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妇人良方大全(陈自明)4.方论专着产生 伤寒明理论(成无已) 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 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 医方考 医方集解 删补名医方论,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

5、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 (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七、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方剂与治法,* 从医学发展上看,方剂来源于治法;* 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 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一、治法的概念:,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来源,指导,方剂,治法,* “八法”的概念:“

6、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归纳出来的八种治疗大法。其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三、“八法”:,* “八法”的内容: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清法 温法 消法 补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等作用,使在表之六淫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以及水肿、痢疾、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感冒中成药,是通过涌吐的作用,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吐 法

7、,下法,大黄,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攻逐水饮等的作用,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以及留滞体内的水饮邪气从下而去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 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 种治法。适应于热证、火证、 热盛成毒以及虚热等证。,黄连,温法 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 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方法。适 用于脏腑的陈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之证。,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作用,使气、血、 痰、湿、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 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山楂,是通过滋补温养以恢复人体 正气

8、,治疗虚证的一种方法。虚 证有气、血、阴、阳之分, 所 以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 阳以及气血双补、阴阳双补、补 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 滋补肝肾、补脾养心等。,补法,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药物配伍的形式: 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寒热并用、补泻同施、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通涩并行。 制毒纠偏; 引经报使。,方剂 基本结构,甘草,生姜,特点:药量少、药力弱,药味少。,案例:麻黄汤,【方解】君:麻黄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臣:桂枝 散寒解肌发表, 温通经络。佐:杏仁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使:炙甘草 和中,调和药性。,麻黄,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1.方剂变化的原因: 病情

9、的轻重 邪正的虚实 兼证的有无 体质的强弱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药味增减; 药量增减; 剂型更换。,1.,第四章 小 结,方剂配伍的目的增效解毒; 方剂的组成结构君臣佐使理论; 方剂的变化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

10、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汤剂指将处方药物加水或酒适量,加热煎煮到一定程度,去渣取汁,以供服用的液体制剂。优特点 吸收快 疗效迅速 运用灵活 能兼顾到个体的特殊性 缺点 服用量大、口感不佳、儿童尤难接受;贮存、携带不方便;成分不稳定,CLOSE,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散剂指将处方药物加工碾成细末,并干燥、混匀以供临床应用的一种制剂。可内服或外用。散剂的优特点吸

11、收较快 不易变质节省药材 携带方便容易控制剂量 尤宜小儿服用 缺点 口感较差,CLOSE,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丸剂指将药物碾成细末,混合均匀,以赋形剂制成圆形的固体剂型。丸剂的优特点 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贮存、携带、服用方便,CLOSE,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

12、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颗粒剂指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少量药材细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的一种制剂, 又称:冲剂、冲服剂。颗粒剂的优特点疗效快而稳定 口感好 体积小 服用、携带方便,CLOSE,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片剂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匀后,压制成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片剂的优特点 质量稳定 疗效较快; 体积小; 生产成本低; 服用、携带运输、贮存方便。,CLOSE,

13、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 汤剂 散剂 丸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第一节 常用剂型,一、概念: 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胶囊剂按囊材性质可分: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衣胶囊、结肠靶向胶囊。胶囊剂的优特点 分散快,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稳定性好 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服用、携带方便 外形美观,CLOSE,第二节 方剂的煎服法,一、煎药法:1. 煎药用具,2. 煎药用水,3. 煎药火候,4. 煎药方法,一般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以及以芳香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宜武火急煎。补益剂以及部分含毒性药物的方剂,宜文火久煎。,第三节 服药方法,* 服用的时间: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急性病不拘时候服用;慢性病宜定时服用。,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宜温服。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清热剂宜凉服。,1.名词术语解释:方剂学、方剂、治法、八法。 2.试述治法和方剂的关系。 3.简述方剂组成的目的。 4.何谓方剂的组成原则?试述其涵义。 5.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 6.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复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