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视觉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2075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的视觉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色彩的视觉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色彩的视觉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色彩的视觉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色彩的视觉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的视觉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的视觉规律(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的视觉规律,色彩基础色彩的视觉规律和心理 1)色彩的视觉生理规律 色彩的三要素在不同光源下产生复杂的变化时,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视界与色域、视觉适应、视觉后像与视觉平衡、视觉中的对比现象、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等。,1)视界与色域 人的眼睛在固定条件下能够观察到的视野角度范围,称为视界或视域。视界内的物体投射在视觉器官的中央凹时,物像最清晰;视界外的物体则成模糊不清状态。 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敏感区域称之为色域。中央凹是色彩感应最敏感的区域。由中央凹向外扩散,感红能力首先消失,最后是感蓝能力的消失。色彩的视觉范围小于视界,这是因为圆锥细胞在视网膜上

2、的分布不同,颜色不同,视觉范围也会不同。,2)视觉适应 强烈光线的刺激下,眼睛会自动调节瞳孔,减少进入光量,保证视敏度和减轻视觉疲劳。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有三种情况: 明暗适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现象,当你从亮处走进暗室时(如迟到闯入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又逐步开始恢复清晰的视觉,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完成视觉暗适应的过程大约需要510分钟。,反之,当我们从暗处走向亮处时(如电影院散场以后走出门外),在最初的一瞬间也会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但经过几秒钟后,视觉又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明适应,适应时间比暗适应短得

3、多,大约只需要两秒钟。,颜色适应:在太阳光下观察一个物体,然后马上移至室内白炽灯下观察,开始时,室内照明看起来会带有黄色,物体的颜色也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眼睛适应了室内的灯光环境后,刚转移进来时的黄色感觉渐渐消失,室内照明也将慢慢趋向白色。这种人眼在颜色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称为颜色适应。,距离适应:人眼具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不同距离的物体眼睛都能看得比较清楚,相隔不到10米的不同建筑物和同一静物台上的物体几乎都一样清晰可见。,3)视觉后像与视觉平衡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觉后像。视觉后像的发

4、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也称为视觉残像。如果眼睛连续注视两个景物,即先看一个后再转移看另一个,视觉会产生相继对比,因此又称为连续对比。 视觉后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后像。电视机、日光灯的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很高,大约100次秒,由于正后像作用,我们的眼睛并没有观察到。电影技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的,在电影胶卷上,当一连串个别动作以16图形秒以上的速度移动时,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是连续的动作。,4)视觉中的色彩对比现象 在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两个颜色的互相影响称为颜色对比,也就是说,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

5、能产生出明显的差别,称为色彩对比现象。自然界的色彩无处不在对比之中。色彩的对比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当看了一种色彩再看另一种色彩时,会把前一种色彩的补色加到后一种色彩上,这种对比称为连续对比。如彩图所示,我们先用眼睛注视黑底色上的红色圆形十秒钟,在迅速的将眼睛移到另一张白纸的中心位置,你就会在那清楚地看到一个绿色的圆形,因前色的影响导致后色产生了变化。这种连续对比现象,是眼睛连续视觉后产生的,是视觉的“后像”。,5)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此暖色好

6、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如彩图所示。,6)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当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的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具有一种扩散性;而短波长的冷色具有一种收缩性。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与波长有关,还与明度有关。明度高有扩张、膨胀感;明度低有收缩感。宽度相同的印花黑白条纹布,感觉上白条子总比黑条子宽;同样大小的黑白方格,白方格要比黑方格略大一些,就是这个道理,如图所示。,色彩的视觉规律1、影响色彩对比因素: A、色面积: 色面积的大与小可以改变画面效果,色彩的选择,色面积是取得视觉平衡的关键。纯度的明度:色彩纯度对比有明度关

7、系。 2、明度对比: 黄:紫31 橙:蓝21 红:绿11 红、黄暗色,绿、紫中性色色彩的亮感:明度低则重,同类色中亮的清,暗的重。以色相分为:白、黄、橙、红、灰、绿、蓝、紫、黑 。 ,研究并掌握视觉规律的益处总结: 1)作品设计创作中能迅速把握设计创作表现重点; 2)明确重点的表现手法的关键输出点; 3)如何将灵魂的东西自然合理到位贴切的铺陈融入到“设计形体”中,怎样培养和贴切的运用视觉规律: 1)培养用设计的视角看世界,观察世界所有的一切; 2)培养心灵细腻的捕捉和感受能力,理性且感性的分析表象和内在形成设计直觉; 3)作品阶段性完成和完成后及完成间隔部分时间后,养成用逻辑“数字式”的方式推

8、论检验 论证用直觉设计创作作品,第二章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一.色彩对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出现明确的差别. 1.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都是由于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在视觉上发生的色彩现象,都属于色彩的视觉.,(1)同时对比.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叫同时对比.,(2)连续对比.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下或在时间运动的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如长时间看一块红色,抬眼看白墙会觉得墙发绿;先看红地毯再看黄地毯,后看的黄地毯带绿味,是因为眼睛把先看色彩的补色残像加到后看的色彩上了.先看的色彩明度高,后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色彩名度显得更低;先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的色彩明

9、度高,后看色彩名度显得更高.,2.明度对比,不同色彩间明度差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暗对比强弱的划分。,靠近白的3级(7、89)称高调色,靠近黑的3级(1、2、3)称低调色,中间3级(4、5。6)称中调色。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凡是色彩的明度差在3个级数差以内的对比为明度弱对比,由于这种对比的关系在明度阶段轴上的距离较近,所以又称短调对比;5个级数差以外的对比称明度强对比,由于这种对比关系在明度轴上距离比较远,又称长调对比:35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的中对比又称中调对比。,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的色彩或色组属

10、高调色,同时又存在着强明度差这样的明度基调可以称为高长调:依次类推如果画面主要的色彩属中调色色的对比属短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中短调。按这种方法,大致可划分为1 0种明度调子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第一个字都代表着画面中主要的色或色组。,高调(79),中调(46),低调(13),无彩色明度对比九大调,高短调高调的弱对比效果,色彩效果极其明亮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是优雅、轻柔。高贵、软弱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高中调以高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色彩效果明亮、欢快明朗而又安稳。,高长调反差大、对比强色彩效果明亮、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

11、明快之感。,中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朦胧、含蓄、模糊、深奥、同时又显得平板,清晰度也极差。,中中调中间灰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饱满,有丰富含蓄的感觉。,中长调中灰色调的明度强对比。如采用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比。色彩效果充实深刻、力度感强有丰富、饱满的感觉,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低短调暗色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模糊、沉闷,阴暗画面常显得神秘、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低中调暗色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沉着稳重、朴素雄厚、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低长调暗色调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清晰激烈具有不安,深沉、压抑、苦闷的感觉。,最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面积相等

12、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极其矛盾、强烈、锐利、简洁、单纯适合远距离的设计。但处理不当也易出现空洞生硬、目眩的感觉。以上1 0个调子是明度对比中最基本的调子在实际运用中如要突出某一形态可采用含有明度强对比的明度基调,即拉大它和周围色彩的明度差。如要减弱某一形态的影响就必须缩小它与背景色之间的明度差使用含有明度弱对比的色彩基调。,高调,中调,低调,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卢弗西埃恩的雪景(高长调)西斯莱,画室(第2号)布拉克(低长调),静物(高中调)莫兰迪,3.色相对比色环上两色或更多色并置,因其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

13、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3)同类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

14、比,橙与咖啡(橙+灰),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特点为:距离角度15度内的色相一般看作同类色相,要依靠明度与纯度差异对比来丰富画面。,2).调和对比 (1)近似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45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特点为:画面色调和谐、统一,色相差别比同类色相稍大,仍要依靠明度。纯度的差异对比来丰富画面。 (2)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

15、,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特点为:画面色彩丰富,色彩差异逐渐拉大但不至于对立,容易统一和谐。,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特点:色彩差异大,画面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因而视觉更强烈、更鲜明。,(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特点为:色相对

16、比做到极致,画面对比最强烈、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用时要注意合理搭配。,色相对比练习,4.纯度对比 由于色彩之间的纯度差异而产生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纯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纯度差,由此课分为三种类型。 【1】纯度弱对比:构图画面的主色之间的纯度差在3级以内的对比。肮脏、含混、无力 【2】纯度中对比:构图画面的主色之间的纯度差在46级的对比。温和、柔软、沉静 【3】纯度强对比:构图画面的主色之间的纯度差大于6级的对比。强烈、鲜明、色彩、感强,纯度对比的强弱决定于纯度差. (1) 纯度强对比:色彩与色彩之间纯度差6级以上具有很大的对比,如高纯度色与无彩色之间的对比,鲜者更鲜,灰者更灰,色彩显得饱和、生动、活泼,注目性强。,(2)纯度中对比:色彩与色彩之间纯度差保持在46级内,如饱和色与含灰色的对比,含灰色与无彩色的对比,此类对比具有统一和谐又有变化。,(3)纯度弱对比:色彩与色彩之间纯度差保持在3级内,形象模糊,色彩易灰、脏或艳、燥,可通过调整明度解决。,纯度对比九大调: 1)鲜强对比: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对比:感觉刺激、较生动 3)鲜弱对比:刺目、俗气、幼稚、火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