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2035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课件】第3章钢结构设计方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3.1 概述,一、钢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 (一)容许应力方法 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O年代,钢结构采用安全系数法设计,即:,N-构件截面的内力;A-构件截面几何特征; F-钢材的最大强度;K-大于1的安全系数; -钢材的容许应力。此种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目前许多国家采用,我国铁路和公路桥梁规范也采用此法,钢结构疲劳验算也用此法),(二)概论极限状态设计方法,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一.极限状态概念:当结构或其组成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 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二.极限状态分为两类:,2.正常使用极限状

2、态:包括: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等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包括:强度破坏、疲劳破坏、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失稳、倾覆、变为机动体系等状态。,三. 概论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1. 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疲劳问题除外),用分项系数的表达式进行计算;2. 结构的可靠度用可靠度指标来度量,并以分项系数的形式考虑;3.钢结构设计用应力表达。,(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

3、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标准值应取1.3。,4.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如下:,对于钢结构这种单一材料,可以将荷载效应表达式用应力形式表示。,1.可变荷载起控制作用时:,2.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时:,(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并使变形等不超过相应的规定限值。,Gk -永久荷载标准值在结构或结构构件中产生的变形值; Q1k-第1个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在结构或结构构件中产生的变形值(该值使计算结果为最

4、大);,Qik-其他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在结构或构件中产生的变形值。-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容许变形值。2. 对于受压、受拉构件,规范规定应限制其长细比,即:式中:-受压、受拉构件的计算长细比 ;-规范规定的受拉、受压构件容许长细比,按规范采用。,一.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一)循环(重复)荷载结构或构件承受的随时间变化的荷载。,2.3 钢材的疲劳,(二)应力循环,(三)应力循环特征应力比,-构件截面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四)应力幅-,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从最大到最小重复一次为一次循环,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为应力幅:,(b)脉冲循环,(a)完全对称循环,(c)不完全对称循环,(d)不完全对称循环,二

5、.钢材的疲劳分类,(一)按断裂寿命和应力高低的不同,1.高周疲劳: 断裂寿命较长,总应力幅小破坏前应力循环次数多, N5104 ,断裂应力水平低,fy,也称低应力疲劳或疲劳,工程上常见; 2.低周疲劳: 断裂寿命较短,破坏前应力循环次数少, N=1025104断裂应力水平高,fy,伴有塑性应变发生,因此也称为应变疲劳或高应力疲劳。,三.影响钢材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一)应力集中的影响 1.以截面几何形状改变; 2.钢材的缺陷。,规范将构件和连接的种类分为 8类,详见钢结构教材P25P27表3-2。,实际应力循环均形成在拉应力范围,2.应力幅()和应力循环特征(应力比),应力幅对焊接结构的疲劳强

6、度有很大影响,而与名义最大应力max和应力比无关。 完全对称循环,其疲劳强度最低。,3.应力循环次数N(疲劳寿命) 是指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由最大到最小的循环次数。,应力循环次数N5104,不需要进行疲劳计算。,应力幅越低,作用循环次数越多, 疲劳寿命越高;应力幅相同,作用的循环次数越 多,疲劳寿命越高。,0,NX105,N1,N2,fy,1,2,3,4,5,6,结论: 1.由试验结果,以及上述分析可知钢材的疲劳强度主要与构件和连接分类(内部缺陷、应力集中、残余应力)、应力循环次数和应力幅有关。,2.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与钢材的静力强度(屈服点fy)基本无关。,3.对于只有压应力的应力循环作

7、用,由于钢材内部缺陷不易开展,则不会发生疲劳破坏,不必进行疲劳计算。,(六)疲劳强度计算,由于现阶段对钢材发生疲劳破坏尚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按概率极限状态计算疲劳强度还不成熟,故采用容许应力幅的计算方法。,3.5 钢结构强度设计指标 P3134,五.有关钢结构的规范、规程及标准简介,第一层次:通用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 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 第二层次:通用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第三层次:与设计有关的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6.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

8、018 7.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9. 门式刚架轻型永恒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98,第四层次:与施工有关的,1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1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0221 1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91 13.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 14.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78-91 15. 螺栓球节点网架 JGJ75.1-91 16. 焊接球节点网架 JGJ75.2-91 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