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专题三四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451720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专题三四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必修四专题三四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必修四专题三四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必修四专题三四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必修四专题三四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四专题三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专题三四(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专题三四,“笔落惊风雨” “走进语言现场” 教学建议,2007.3,专题三:“笔落惊风雨”,要点:本专题分成“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三个板块,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通过诵读、品味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反复体味,含英咀华,积累古典诗词,提高对古代诗文的审美能力。 目标:1背诵古代经典诗文。 2品味古典诗词之美。3利用鉴赏的基本要素,学习古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4.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几个基本点:第一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必多,但要契合实际,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第二 多读美读、涵泳体悟扫清障碍,疏通文字,理解字面意思,为读

2、通打下基础。只要投入感情,美读,抑扬顿挫即可。第三 批文入情通过品味意象、意境,领悟作者的志向情感,有所启迪,有所联想和想象。第四 鉴赏表达 能运用常见鉴赏术语,用自己的语言分析鉴赏,重视书面表达鉴赏的能力。,中国古诗文十大文化场景,文人登高(登高) 名士悲秋(秋声赋) 闺妇思亲(声声慢) 客子羁愁 好友惜别(雨霖铃、琵琶行) 官宦感时(虞美人) 时人怀古 武士戍边 幽人归隐 雅士聚会(滕王阁序),【课时安排】蜀道难1课时,登高和锦瑟1课时,琵琶行2课时内容目标: 1体验四首唐诗不同的诗风,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 2认识诗歌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及作用;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

3、韵美。 3加深对唐代诗歌流派和高度艺术成就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要求: 1能欣赏蜀道难雄奇豪放的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色。 2能理解登高情景交融的境界,理解诗人倾注在诗歌中深沉的思想情感。 3能整理琵琶行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语,分析描写诗中音乐的手法及效果。 4能联系创作背景,对锦瑟进行多元解读,说出自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5能掌握诗歌的一般鉴赏方法,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6能够背诵蜀道难登高,诵读并记诵琵琶行锦瑟中名句。 7能够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了解有关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常识。 说明:以诵读为主,以整体品味为主,研习的点不要太多、太难。诗无达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

4、好这个度。,板块一:诗从肺腑出,蜀道难,可用趣闻引入“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本事诗 疏通字词,留意划分节奏,诵读体味 重点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旨句,问难在何处?三次出现,有什么作用?,蜀道难结构图,开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叹高 难 行 蜀道来历蜀道高峻 二叹险 可 畏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山水险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状以“早还家”结 结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

5、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推崇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适当补充杜甫的身世和写作背景。熟读成诵。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懂此体格,有助背诵。,理解阔大苍茫的宇宙空间无边无际的时间长河里的表现人生孤独与内心苍凉。秋景 风急句:人生渺小感;渚清句:凄清感;无边句:凋零感;不尽句:消逝感。悲情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登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艰难:催人老也,此句总结。潦倒:借酒杯浇块垒也。人生之悲,莫过于此。国仇家恨,交

6、织一起。忧国伤时,跃然纸上。,现代朦胧诗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从思念引入,体味用风格接近的意象群相互作用、相互映照表达一份情思的写法。简介作者和无题,熟读成诵,品味诗中表达的无端、迷惘、惆怅、温暖、伤感、朦胧等情绪。发展要求: 罗列诸家说法,初步理解“诗无达诂”。不可解,也不必解。课外参阅王蒙的三篇文评。,锦瑟:唐代朦胧诗,锦瑟主旨相关资料,中山诗话认为是“爱情诗”,锦瑟“

7、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 缃素杂记认为是“咏物诗”:“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义门读书记则认为是“悼亡诗”:“旨趣晓然,何事纷纷附会乎”; 唐诗笺注认为是“感怀诗”:“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 隋唐史则认为是“政治诗”:“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涉。”,琵琶行并序简要补充背景材料和作者身世。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总领,整体把握叙事本末和抒情脉络。理解虚实双线:用琵琶女的情况暗示作者才高被妒的情形。重点鉴赏音乐描写和月色描写。诵读:熟读并背诵诗中名句,可以要求部分学生多背诵几段或全诗。,品味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

8、同病相怜之意也。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唐宋诗醇拓展可补充诗文里的音乐描写,比如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老残游记的片段,分析比较感悟。可以让同学试写一段听某段乐曲的感受,比如二泉映月。,板块二:词别是一家怎么理解“词别是一家”诗“言志”,词“言情”。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着眼于词要合乎音律,词和诗有各自适宜表现的题材和要求。 词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情绪变化上有独特的艺术手段,因此,词别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她把时政等宏大主题写入诗中,如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慷慨悲壮;在词作中,则多写儿女私情。前期多少妇闺怨,后期则嫠妇

9、情思,悲哀深沉。,内容目标: 1解读4首词作的意象,感悟其意境,理解词中抒发的感情。 2认识词人的身世遭遇,理解作者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3体会总结4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学习要求: 1. 研读虞美人,理解作品抒发的情感及其表达手法。 2. 诵读体会蝶恋花中“景语即情语”特色,把握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3. 研读雨霖铃,理解运用铺陈点染手法抒发感情的作用和效果。 4能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婉约细腻的手法所抒发的情感。 5能掌握词的一般鉴赏方法,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6能够背诵雨霖铃声声慢,诵读并记诵虞美人蝶恋花中名句。 7能够掌握有关作

10、家作品常识,了解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常识。,【课时安排】 分课教学法:虞美人蝶恋花1教时雨霖铃1教时,声声慢1教时. 专题讲座法:3教时。穿插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教学建议】对词的流派和表达功能要做一简单的介绍,婉约豪放乃是相对而言。至于词的体式不必作系统讲解。背景介绍做到知人论世。反复诵读体会声调韵律、鉴赏意象品味情景交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问君能有几多愁” 专题:体会词的情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李煜的亡国之痛,李清照的嫠妇之悲物是人非,不堪回首 多情自古伤离别晏殊的失恋之苦,柳永的离别之伤登高望远,情无所归;旅途孤单,风情无寄四词都充满愁思,晃动着孤独的身影。读读品品,异中有

11、同,同中有异。,多情总被无情恼,体会景物对抒情的作用 “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寒蝉凄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慢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亡国之痛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简介作者后问:为什么宋太宗听到李煜在命人演奏此词后要毒死他?明白此词的故国之恋。 2、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传千古,妙在何处?请用五十字左右分析。 3、熟读成诵。“凭栏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 (叶嘉莹语),失恋之苦蝶恋花,

1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失恋?词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情景?(抓景物,愁烟、罗幕、明月、西风,“双”“独”两字分析即可。山长水阔,望眼欲穿。第二问讨论:早晨。)晏殊词与性情有关。“诗人何必命终穷,节物移人语自工。细草愁烟花怯露,金凤叶叶坠梧桐。” (叶嘉莹语),离别之伤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联系背景整体感受作者仕途失意,又与心爱的人离别。上片写依依不舍的 分别场景,下片是想像别后的羁旅生活。重点鉴赏:点染之法“寒蝉凄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杨柳岸,晓风残月”,嫠妇之悲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的身世 叠字背后的心理:物

13、是人非,遍寻无着,毫无生气,伤心往事,历历在目。 触景生情,物是人非事事休。 多读体悟。,板块三:文以气为主 内容目标: 1体会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以及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 2体会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 3. 把握“骈体文”和“赋”的文体特点,理解文中抒发感情所运用的手法。 学习要求: 1能归纳概括滕王阁序(并诗)中抒写的情感,体会其中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 2能体味滕王阁序(并诗)中运用对仗、典故和注重修饰辞藻的手法及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能理解秋声赋中抒发的感慨,体会文中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手法运用的高妙, 4积累有

14、关作家作品的常识,掌握 “骈体文”和“赋”文体常识的特点。 5整理文中的常用文言词语和常用文言句式。 6从滕王阁序(并诗)中选择精彩的段落或名句加以识记和背诵。,【课时安排】3至4教时,滕王阁并序2至3教时,秋声赋1教时。【教学建议】有关作家作品的常识,“骈体文”和“赋”的文体常识特点一般性了解即可。文中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只要积累典型的常用的几个即可。赋体文章的教学要排解学生由于文字和典故对文本理解造成的障碍,但不能把字句理解和翻译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留出足够的时间诵读。通过吟诵涵泳,品味作品的美妙意境和气韵。气韵的理解:滕王阁并序的通篇整句、押韵合辙和秋声赋整散相间、多用虚词造成

15、的韵味;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文人失意的心态,欧阳修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王勃用华丽词藻铺陈出来的美景和欧阳修具体可感的形色词语写出的秋声。秋声赋以诵读为主,第一段成诵;可提问童子言行作用。,滕王阁序,整体感悟:“登高作赋”,所见华阁、市井、天气、山川,境界壮美(第二段);引发逸兴遄飞,兴高采烈,思绪上升到宇宙空间,乐极悲生,感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渴望知音,建功立业(三四段)。 名句鉴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槛外长江空自流。,【写作实践】,要点:围绕诗文鉴赏进行自由写作,通过发现与想象,在鉴赏中写出独特的体会。 要求:1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写诗词鉴赏评论,要依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具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具体形式: 扩写,注意联想和想象,要注意虚实相间,可模仿唐诗素描,不要简单地翻译,保留诗意。 评论诗词,切口小,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可以就单篇诗词,也可以就某些古诗词的意象或情绪(比如写愁、秋、水,月亮、落叶),或某些共同的艺术手段,比如对比、妙喻、比拟、留白等,写片段,写成文,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