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1532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原理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培训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名言警句,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 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 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 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阿拉伯格言,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 财政政策目标

2、:指运用预算、税收、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所要达到的结果或要实现的目的。,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一、充分就业 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失业有四种类型: (1)磨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二、物价稳定 三、国际收支平衡,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一、国民收入的决定 财政政策运行的基点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可供购买的商品(劳务)价值总额(国民收入的产出)

3、。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总额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消费)。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AD是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和政府支出G三部分组成,即: AD=C+I+G 当AD=Y时,国民收入达到平衡(图14-1)。,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图14-1,,总需求 大于总供给,通货 膨胀缺口,,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通货紧缩缺口,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所谓通货膨胀缺口是指超过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的价值,或者说是充分就业经济中的投资额超过储蓄额的差额。 所谓通货紧缩缺

4、口是指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价值低于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价值,或者说是实际投资额小于储蓄额的差额。,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二、财政政策乘数,乘数: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 财政政策乘数:指由于财政支出的边际变动量引起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动量。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b) 表示政府每增加元的购买性支出,就会增加1/(1-b)()元的总需求。 消费支出C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见右图 a是一常量,表示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0b1)。,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二)税收乘数,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三

5、)平衡预算乘数,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2,(四)政府转移支出乘数,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3,财政调控的特殊功能 (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扩大(缩小)财政支出,可扩张(紧缩)社会总需求;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则能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整建设性财政支出的方向,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增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企业和个人收入相对减少抑制民间需求;反之亦然。通过财政收入负担的轻重鼓励或抑制投资(生产、流通、消费),从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使用方向。财政支出有

6、一部分流向企业和个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流向产生波及效应。 (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两大领域其他经济杠杆只能调控市场活动。,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财政调控的特点,财政调控的逆经济周期性 当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时,采取适度紧缩的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 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时,采取适当扩张的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财政调控的时滞性 一是认识时滞(较短); 二是决策时滞(较长); 三是执行时滞; 四是反馈时滞。,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一、财政政策的分类 二、财政政策的选择 三、财

7、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6,一、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活动分类 按财政政策的长、短期目标划分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非选择性):指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社会保障制度()所得税制度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可选择性):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包括:汲水政策(pump priming policy)补偿政策(compensatory po

8、licy),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7,(一)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扩张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基本前提:总需求不足 主要内容: 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 2、减税; 3、扩大财政信用规模; 4、实行赤字预算。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增加货币流通量,抑制通货紧缩。,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8,(二)紧缩性财政政策,这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财政收支等措施以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基本前提:总需求扩张。 主要内容: 1、压缩财政支出和投资规模,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2、增加税收; 3、缩小国家信用规

9、模; 4、增加财政结余。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减少货币流通量,抑制通货膨胀。,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三)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又称平衡财政政策,即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实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此时财政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应保持中性既不能导致扩张,也不能产生紧缩性的后果,以保持社会总供求原有的平衡状态。,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二、财政政策的选择,(一)经济过热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 在经济过热阶段,应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见图14-3 财政政策调节

10、但要掌握紧缩的力度;不宜搞一刀切。 (二)经济过冷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 在经济过冷阶段,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遏止通货紧缩。 但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要掌握适度: 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要同支出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相结合,切实增加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二是减税幅度要考虑财政减收的承受能力和扩大支出的需要。 三是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四是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要考虑国家财政的还本付息能力。 (三)经济正常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 在经济正常发展阶段,应选择中性财政政策,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保持中性,并不意味着放

11、弃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 我国当前应选择的财政政策?,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2,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需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其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 (一)货币政策目标 终极目标: 单一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二者择其一; 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并重; 多重目标:即除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包括充分就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 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 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共同点。,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2、,23,(二)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 2公开市场业务 3再贴现 4再贷款 5贷款规模控制 6利率控制,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实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制下,这种传导过程一般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使其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并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第二环节,是企业和居民对商业银行的调节做出反应,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5,(三)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货币

13、政策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2、均衡(中)性货币政策 是指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货币政策。 3、紧缩性货币政策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6,(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发挥两大政策的聚合效应。 财政政策目标的重点是: (1)通过财政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通过结构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

14、实现供求结构的协调。 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是: 通过调控货币供需量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补效应,实现各自的重点目标,最终全面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7,、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是反经济周期的逆向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见图14-4 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方向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紧缩; (3)在经济

15、的平稳发展时期或在经济高峰期与低谷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实行总体上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8,、政策力度的协调配合,政策力度即“松紧度”决定着政策调控成效的大小。 两大政策在力度上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在: (1)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始阶段,应加大“收紧”或者“放松”的力度。 (2)当经济开始出现疲态时,应调整“双紧”政策的紧缩力度; (3)当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态势时,应调整“双松”政策的放松力度乃至政策方向。,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9,本 章 小 结,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都是政府进行反周期操作的政策工具,目的是对宏观经

16、济运行进行调控。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与搭配,政府和货币当局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相机抉择的采取适当的政策来缓解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 、财政政策的选择(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0,本章完,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1,图14-4 财政货币政策调节,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2,表1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3,图14-3 财政政策调节,2018/9/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4,图14-4 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