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1417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学》2ppt培训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学,傅杰英2007.3,二、运动形体,新陈代谢 (养形之一),“神”安居乐业必赖健康的形体;健康的形体必赖运动饮食。运动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养生的机理,生命在于运动,促进循环 增加代谢明显改善循环、消化、免疫、神经系统功能 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圣济总录:“斡旋气机,周流荣卫,宣摇百关,疏通关节,然后气运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智。”,中医运动养生的特点,“中国”“中医”的灵魂:以阴阳、脏腑、气血、经络为理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形式。用阴阳指导运动中的虚实动静;

2、用升降指导运动中的屈伸俯仰;用整体指导运动中的 形神气血表里的协调统一。 静神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调息、动形三者有机结合,达到调神、练气、养精的目的。,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 源于导引气功:五禽戏、八段锦 源于武术:太极拳、太极剑,意守意念专注调神 调息呼吸调节练气 养精肢体运动养精(以动养精)以意领气,以气导形,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内外和谐,动静得益,太极拳,中医运动养生的原则,掌握要领:意守、调息、动形 形劳不倦: 持之以恒,运动养生的形式和流派,一、民间健身法:散步、跑马、放风筝、踏春、秋游、登高、秋千、拔河、龙舟、斗鸡、舞龙、舞狮。 二、生活健身法:老老恒言:“拂尘

3、涤砚,焚香烹茶,插瓶花,上帘钩,事事不妨亲身之,使有小劳,筋骸血脉,乃不凝滞。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 三、系统套路健身法(高层次):健身防身 道家:重视养气。调息练气。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八卦掌。 佛家:重视养心。禅定修心。如易筋经、心意拳、少林拳。,五禽戏,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

4、之,年九十余。耳日聪明,齿牙完坚。”,虎之猛威(虎戏虎形):取虎之神气,意守命门,通督脉。 醒脑提神,强壮筋骨。,鹿之安详(鹿戏鹿形): 取鹿之灵性,意守尾闾,通任督。明目聪耳,舒筋和络。,熊之沉稳(熊戏熊形): 取熊之外静内动,意守中宫。健腰膝,消胀满,健脾胃。,猿之灵巧(猿戏猿形): 取猿外动内静,意守中脐。外练灵活,内练抑制。,鸟之轻捷、(鸟戏鸟形): 取其轻盈舒展。意守气海。增强呼吸,提高平衡。,太极拳,悬顶正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正背 上下相随,运动圆活,用心感悟,日久必成,连绵起伏,动静相随 圆活自然,变化无穷 动以生阳,静以养阴 以意领气,气动带形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浑圆

5、一体,阴阳合抱 拳形在太极,拳意在太极,流派,陈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技击防身健身医疗,意识(意)、呼吸(气)、动作(形)密切结合。 精神专注,神气内敛 气沉丹田,细匀长缓 体松沉坠,旋腰转脊 二十四式太极拳:,八段锦,文 八 段,武 八 段,八种动作组成。属于古代导引法。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结合,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需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 两手攀足固肾腰,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展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河车搬运讫,发火遍身烧,易筋经,活动肌肉筋骨关节为主。 效仿古代各种劳动姿势。 抻筋拔骨,改善姿势 形体不动,肌肉紧张(使暗劲) 柔、慢、轻、缓;抻、拉、收、伸 坚持不懈 内则五脏敷华,外则润泽肌肤,十二式: 捣杆舂粮 扁担挑粮 扬风净粮 换肩抗粮 推袋垛粮 牵牛拉粮 背牵运粮 盘箩卸粮 围茓囤粮 扑地护粮 屈身拣粮 弓身收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