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1378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4 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一、质量的概念2000版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一 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 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由一组固有特性 组成,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的特 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征。,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特

2、性是指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 定性的或定量的。特性有各种类型,如物质特性(如机械的、电 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特性)、感官特性(如嗅觉、触觉、味觉、 视觉及感觉控测的特性)、行为特性(如礼貌、诚实、正直)、人 体工效特性(如语言或生理特性、人身安全特性)、功能特性(如 飞机的航程、速度)等。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并通过产品、 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固有的 意思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 有特性,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3、,(3)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合同、规范、标准、技术、 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 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 满足要求的程度的高低反映为质量的好坏。对质量的要求除考 虑满足顾客的需求外,还应考虑其他相关方即组织自身利益、 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供方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等多种需 求,如需考虑安全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外部的强制要求。 只有全面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或优秀的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要求是动态、 发展和相对的。质量要求随着

4、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过程或体 系会提出新的质量要求。因此,应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规 范标准,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以满足已变化的质量 要求。另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技术 发达程度不同、消费水平和民俗习惯等的不同都会对产品提出 不同的要求,产品应具有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地区应提 供不同性能的产品,以满足该地区用户的明示或隐含的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二、工程质量的概念工程质量是指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 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

5、综 合要求。工程质量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工 程质量指施工的工程质量(即施工质量);广义的工程质量除施 工质量外,还包括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指承建工程的适用价值,也就是施工工程的适 用性。正确认识施工的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质量是为适用 目的而具备的工程适用性,而不是绝对最佳的意思,应该考虑 实际用途和社会生产条件的平衡,考虑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 性。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要求,是考虑质量性能的一个重要条 件,通常表示为一定幅度。施工企业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最 经济的施工,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动能,从而提高

6、工程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也称施工过程质量,指施工过程中劳动力、机械 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大要素对工程质量的 综合作用过程,也称生产过程中五大要素的综合质量。在整个 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工序的质量存在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 都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必须对工序 质量给予足够重视,充分掌握五大要素的变化与质量波动的内 在联系,改善不利因素,及时控制质量波动,调整各要素间的 相互关系,保证连续不断地生产合格产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3.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

7、,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所 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 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 量回访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 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质量的好坏是 建筑工程形成过程的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 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有关 部门和人员认真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 控制,即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三、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 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8、使其实 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 动: (1)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2)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 (3)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上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想法,早在 我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有意 识地、系统地、科学地实施,却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质量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早由美国提出。日本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美国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本国实 际,又将其向前推进,使质量管理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并 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 分,其发展也是随着企

9、业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产生、形成、 发展和日益完善的过程大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 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等几个阶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一、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质量管理演变到工长的质量管理,在工厂中, 执行相同任务的人划为一个班组,以工长为首进行指挥,演变 到工长对工人进行质量负责的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制造工业复杂起来,对生产工长报告的工人数增加,于是,第 一批专职的检验人员就从生产工人中分离出来,从而走上了质 量管理正规的第一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在20世纪2040年代达到高峰

10、,主要代表人 物是美国的工程师、科学管理者泰罗。自1911年泰罗发表了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以来,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 管理职能从作业职能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管理职能部门。 泰罗提出厂计划与执行、检验与生产的职能需要分开的主张, 即企业中设置专职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从事质量检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这就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基本保证,对提高产品质量、防止 不合格品出厂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制度把过去的“操作者质 量管理”变成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标志着质量管理进入 了质量检验阶段。但是,这种检验只是一种事后的检查,只能 起到剔除废品的作用,按现在的观点来看,

11、这只是一种“末端 控制”,并不能提高合格品率,所以其管理效能有限。这一阶 段的特点是:质检部门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在事后进行100%的 检验把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20年代,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和管理学家注意到了 质量检验的弱点,并设法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去解决这些问题。 1924年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观点,陆续发表 了论文,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成为提出 数理统计引入质量管理的先驱,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 了严重经济危机,此观点并没有受到重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

12、大战初期,由于战争需要,美国许多民用生产 企业转为生产军用品。由于事先无法控制产品质量,造成了大 量废品,耽误了交货期,甚至因军火质量太差而发生事故。同 时,军需品的质量检验大多属于破坏性检验,不可能进行事后 检验,于是人们采用了休哈特的“预防缺陷”的理论。美国国 防部请休哈特等人研究制定了一套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方法和标 准,运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强制生产企业执行,并在全国各地 广泛宣传讲解,使得统计质量管理得到了大力推广。这套方法 主要是采用统计控制图,了解质量变动的先兆,同时进行预 防,使不合格产品率大大下降,对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较好的 效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3、,这种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的方 法,把单纯的质量检验变成了过程管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 是预防废品的有效工具,使质量管理从“事后”转到“事 中”,发展到以预防为主,比单纯的质量检验前进了一大步, 为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战后,各公司转入民用品生 产,却仍然沿用这种方法,给产品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力。于 是,全世界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和采用这种方法,使20世纪50年 代成为统计质量管理大发展的年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但是,这种质量管理模式要求掌握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 有时给人们造成统计质量管理是少数数理统计人员的责任的错 觉,从而忽略了广大生

14、产与管理人员的作用,结果是既没有充 分发挥数理统计方法的作用,又影响了管理的发展,把数理统 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推向了极端。过分强调质量统计方法, 让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 专家的事”,就会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从而抑 制了各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产品 质量要求提高。同时,许多企业意识到单纯靠检验手段已不能 再满足要求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质量保证除与设备、工 艺、材料、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职工的思想意识、技术素 质、企业的生产

15、技术管理等相关。同时,检验质量的标准与用 户需要的质量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必须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修改制定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具有竞争性。于是 许多企业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如美国的“无缺陷运 动”、日本的“QC”小组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朱兰和费根堡等人提出了全面质量管 理的概念、基本思想和方法。费根堡给全面质量管理下了一个 明确而完整的定义,即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企业各部门都要 作质量改进、质量提高的工作,以最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使 用户得到最大满意程度。”所以,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整 个生产企业追求全面效率的管理。,上一

16、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四、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迅速,国际交往合作 日益频繁,跨国公司成为一种风尚,企业与其产品超越国界的 流动,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质量保证问题和产品责任问题。为 了避免或消除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经济合作交 流与贸易往来上的质量管理标准冲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能 够统一认识和共同遵守的质量管理规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20世纪后期,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品种越来越 多,新产品不断涌现,一些复杂的高价值产品的出现,要求具 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这些产品质量上的缺陷不仅会给企业 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会给顾客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些后果 还相当严重,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如核电站、火车、飞机、桥梁、隧道等产品。在社会化分工越 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深的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 者很难凭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但与此同时,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观念却加强了,人们希望在“质量大堤的保 护之下”生活。这样,质量竞争也就成了企业间竞争的一种重 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