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1001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一章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步训练 粤教版选修3-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训练 4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概念规律题组1(双选)下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C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留下字迹D两铅块在压力作用下吻合在一起2(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3(单选)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

2、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4(单选)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引力不等于斥力时,违背牛顿第三定律B两个分子间的引力等于万有引力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浮力等于固体与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的合力方法技巧题组5(双选)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6(单选)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与灰尘互相摩擦时,很容易发生“黏合”现象,这是由于( )A摩擦生热的作用B化学反应的作用C分子力的作用D万有引力的作用7(双选)下列

3、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一杯水里放几粒盐,盐粒沉在水底,逐渐溶解,过一段时间,上面的水也咸了,是食盐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B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平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互相渗入,这是两种金属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C扩散现象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是有空隙的D压缩气体比压缩固体和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8(单选)如图 1 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系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的正半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4、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图 1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 1015 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 1010 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 1010 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 1015 m9(单选)如图 2 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引力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加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图 2Aa点 Bb点Cc点 Dd点10.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此过程中:(1)

5、若不考虑其他作用力,则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怎么变化?(2)不考虑其他作用力,乙分子的动能怎么变化?创新应用题组11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摩擦焊接是使焊接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瞬间焊接件就焊接成一个整体了,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答案答案1CD 2AD 3C 4C 5CD 6C 7CD 8B 9D 10见解析解析 (1)由于乙分子只受分子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分子力成正比,就是乙的加速度的变化与分子力的变化一致,即在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先是指向甲,后是沿甲、乙连线背向甲(2)根据动能定理,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力即分子力对乙分子所做的功,由于分子力对乙分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1当两个焊接件的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时,就可以使两个接触面上的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或接近r0,依靠分子力的作用使这两个焊接件成为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