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450517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芳香族烃类化合物(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ds,芳香族烃类化合物:芳香烃、芳烃,芳香(Aromatic)化合物来自天然的香树脂、香精油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早期)。 一般含有苯环。 芳烃:沿用至今,主要指含有苯环的烃类化合物(有的奇臭有毒)。,芳烃具有独特的性质(芳香性aromatic character) 高碳氢比,如苯C6H6,而炔烃CnH2n-2。 成环碳原子间键长彻底平均化(139pm),苄基,苯系芳香烃:含苯环的烃类化合物非苯芳香烃:不含苯环而具有芳香性的芳烃,苯的特性,与脂肪烃和脂环烃相比,芳香烃这种比较容易进行取代,而不容易进行加成和氧化的化学特

2、性,称为芳香性。,2.1 苯系芳香烃分类与命名,2.1.1 苯系芳香烃分类按分子所含苯环的数目与结构,可分为三类1.单环芳烃 包括苯及其同系物,2.稠环芳烃 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彼此间共用环边,萘,蒽,菲,3.多环芳烃 包括联苯和多苯代脂肪烃,联苯,三苯甲烷,2.1.2 芳香族化合物命名 一、芳烃的命名,1. 单环芳烃:,苯环上连有多个烃基时,以苯基为母体,并遵循“最低序列”和“优先基团后列出”的原则命名。,1-乙基-2-丙基-5-丁基苯,1,2-二甲基-3-丙基苯,取代基位置的表示方法,当复杂基团或不饱和基团与苯环相连时, 则以苯环作取代基。,苯乙烯,苯乙炔,2多环芳烃,联苯类:,多苯代

3、脂肪烃类:,3.稠环类:,二、苯衍生物的命名,1)-X, -NO2和简单R-取代的苯衍生物视苯为母体,称为“苯”;如:,1.苯的一元衍生物:,氯苯,硝基苯,2)苯的其它常见一元衍生物均将苯视做取代基,称为“苯(基) ”。如:,苯甲醛,苯甲酸,苯胺,苯酚,1) 确定母体名称:按101页表选择最优先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名称,其余的官能团全部视做取代基;,2.苯的多元衍生物: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官能团优先次序,羧基 (羧酸),磺酸基(磺酸),(酸酐),酯基 (酯),(酰卤),(酰胺),氰基 (腈),甲酰基 (醛),羰基 (酮),巯基 (硫醇),胺基 (胺),烷氧基,X NO2,2)编号:使母体官能团

4、编号最小,其他取代基按最低系列原则编号,二元衍生物使用o-、m-、p-,3)命名时其他事项参见系统命名法的规则,对氨基苯甲醛 或 4-氨基苯甲醛,邻氯苯甲醚 或 2-氯苯甲醚,间甲氧基苯酚 或 3-甲氧基苯酚,e.g.,3-硝基-2-氯苯磺酸,2-氨基-5-羟基苯甲醛,3-氨基-5-溴苯酚,1,2,3,1,2,1,Drills :,(1). 2,6-二甲基苯胺,(2). 1-甲基-3-环己基苯,(3). 对氯甲基溴苯 (或:对溴苯氯甲烷),(4). 2-甲基-5-硝基苯胺,(5). 2-苯基乙醇(或:-苯基乙醇),(6). 8-氯-1-萘甲酸,(7). 6-甲基-1-萘磺酸,练习:命名下列化合

5、物:,2-甲氧基乙酸,邻羟基苯甲酰氯,2-氨基乙醇,4-甲酰基丁酸,对磺酸基苯甲酸,2.1.2 单环芳烃的结构,芳香烃具有容易进行取代,而不容易进行加成和氧化的化学特性,即芳香性。那么,苯为什么具有芳香性呢?1苯的结构苯的6个氢原子与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6个碳原子构成六边形。6个碳-碳键等长(139pm)比碳-碳单键(154pm)短,比碳-碳双键(134pm)长。,苯的真实结构:,所有的C-C键和C-H键共平面; 6个C-C键等长(完全平均化); 所有的键角均为120 ,2.苯结构的解释: 价键法(VB),6中心6电子的环状共轭大键,2.1.3 单环芳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 苯及同系物:无色

6、液体,不溶于水(非极性溶剂) 单环芳烃:比重1,具有特殊芳香气味 单环芳烃有毒:损坏造血器官与神经系统 碳氢比较高,1:1,燃烧有黑烟。,2化学性质,芳烃:封闭大键,不易破裂,虽然不饱和度大,但是比较稳定(离域能大)。 苯环不易破裂,不易氧化、加成。 苯环上的氢易被取代 侧链的氢上易被取代或氧化。,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典型:亲电取代,非典型反应 (如:催化加氢等),侧链氧化,-H自由基卤代,单环芳烃,苯环,(芳香性),侧链,一、芳环侧链反应,1、- H自由基卤代,Br2或NBS,主要产物,可生成两种自由基:,烯丙型自由基, P- 共轭,更稳定,10 自由基,例:,2、氧化反应:,侧链(有-H原

7、子)的氧化(酸性K2Cr2O7,KMnO4),无论烷基侧链的长短,其氧化产物通常都是苯甲酸。,没有- H 的烷基苯很难被氧化。,苯环较稳定,不易氧化,故用该法可将苯和烷基苯区别开来。,二、加成反应:,1. 加氢反应:,2. 加氯反应:,三、 亲电取代反应: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al RXn),卤代(-Cl,-Br)、硝化(-NO2)磺化(-SO3H)付氏反应(烷基化或酰基化)氯甲基化(-CH2Cl),1 、卤代反应(Halogenation RXn),苯与卤素在Lewis酸(FeX3或AlX3)催化下,可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代苯,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卤代(X= C

8、l, Br),X,FeX3 或 Fe,O-产物,P- 产物,不同卤素反应速度:FClBrI (反应猛烈) (反应慢),O-产物,P-产物,卤代反应历程:,1) 亲电试剂(E+)的生成:,X+ + FeX4 ,X-X + FeX3,亲电试剂,2) 亲电取代,慢,X,NO2,H2SO4 (发烟),95,(发烟),2 、硝化反应(Nitration RXn),苯与混酸(浓HNO3/浓H2SO4 1:2),5060反应,93%,P-产物,O-产物,m-产物,硝化反应历程:,1) 亲电试剂的生成:,NO2+ + H3+O + 2HSO4,HO-NO2 + 2H2SO4,亲电试剂,2) 亲电取代,慢,NO

9、2,磺化反应(Sulfonation RXn),苯与浓H2SO4(或发烟H2SO4)反应,苯环上的氢被磺基取代生成苯磺酸 反应温度增加可生成间苯二磺酸,磺化,室 温,m-产物,O-产物 32,P-产物 62%,75,磺化反应的历程:亲电试剂为SO3,立体效应:-CH3 ,-C(CH)3 对取代基到邻位有 空间阻碍作用,对位产物更稳定;热力学控制的产物, 升高温度,有利于对位产物的生成。,主要产物,磺化反应特点:反应可逆,重要应用:临时占位,主要产物,付氏反应(付克反应)(Friedel-Crafts RXn),芳烃在无水AlCl3(Lewis酸)催化下可与RX或RCO-X反应,烷基或酰基取代芳

10、环上的氢。分别称为付氏烷基化或付氏酰基化反应,1、 F-C烷基化:在苯环上引入烷基R,R,多烷基化:反应生成的烷基苯比苯更活泼,更易发生F -C 反应,生成多个烷基取代的苯。,多烷基取代产物,R,结果: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以醇、烯烃为烷基化试剂时,往往采用酸催化:,酸催化原理:,例1:,例2:,重排,10,20,重排产物,更多例子:,结果:烷基化反应不能用于制备三个碳以上的直链烷基芳烃,(100%),10,30,生成异构化产物 F-C烷基化反应的亲电进攻试剂是碳正离 子R, 碳正离子往往会重排为更稳定的20或30碳正离子。 三个C以上的烷基,就会有支链, 得不到直链的烷基苯。,芳环亲电取代 傅

11、-克烷基化反应特点:,易生成多烷基苯,常用的烷基化试剂有: RX、 ROH 和 烯烃;常用的cat. :无水 AlCl3、FeCl3、ZnCl2、BF3、H2SO4等。,反应可逆,(2) F -C 酰基化反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RCOX、( RCO)2O、RCOOH。,芳香酮,酸酐:,3、F-C烷基化与F-C酰基化反应的比较,1)相同点:,a. 反应所用cat. 相同;反应历程相似。,b. 当芳环上有强吸电子基(如:-NO2、-COR、-CN等)时,既不发生 F-C 烷基化反应,也不发生 F-C 酰基化反应。,c. 当芳环上有-NH2 、-N(CH3)2、-NHCH3 等碱性基团时,会与Le

12、wis 酸(AlCl3)反应生成络合物使催化剂失活不反应。,NO2,NH2,不反应,不反应,d. 当芳环上取代基中的X或CO处于适当的位 置时,均可发生分子内反应。如:,2) 不同点:,a. 烷基化反应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往往得到的是多元取代的混合物;酰基化反应却可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强吸电基团,b. 烷基化反应,当R3时易发生重排; 而酰基化 反应则不发生重排。,制备直链烷基苯的方法,2)制备3个及以上碳的直链烷基芳烃 (与芳香酮的羰基还原法配合使用)。,1)制备芳香酮;,酰基化应用:,O,AlCl3,4.氯甲基化反应(Chloromethylation Rxn),CH2Cl,重要的合成中间

13、体!,不反应,该反应的应用价值在于:-CH2Cl可以顺利地转变为-CH2OH、 -CH2CN、-CHO、 -CH2COOH、-CH2N( CH3)2等基团。,与付氏反应相似,四、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1、两类定位基,第二个取代基进入烷基的邻对位,第二个取代基进 入硝基的间位,由此可见,当一取代苯(C6H5Z)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引 入第二个取代基时,它所进入的位置, 受第一个取代基Z的指令,由Z决定 第二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Z基团可分为两类,1).第一类定位基(即邻对位定位基),O-、 N(CH3)2 NH2 OH OCH3 NHCOCH3 OCOCH3 CH3 Cl Br I 等。,这类

14、定位基可使苯环活化(X除外),当芳环上有此类基团时,继续进行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较容易。,a. 带负电荷的离子。,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大多数都有未共用电子对,且以单键与其它原子相连。,两个作用:定位、活化,N+(CH3)3 NO2 CN SO3H CHO COOH COOR CONH2 这类定位基它们使苯环钝化,当芳环上有此类基团时,继续进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较困难,反应条件苛刻。a. 带正电荷的正离子。如: N+(CH3)3 、 +NH3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以重键与其它原子相连,且重键末端通常为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2. 第二类定位基(即间位定位基),给电子基团使环活化; 吸

15、电子基团使环钝化.,取代苯的亲电反应活性,例如磺化反应:,室 温,m-产物,O-产物 32,P-产物 62%,75,强吸电基,B A C D,(1),(2),B D A C,Drills: 亲电取代活性顺序,(3),C D A B,(4),A C B,3.取代苯的定位规律解释,1) o,p-位定位基团(-X除外)对苯环有供电子效应,使整个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 (致活基团)利于E+进攻,活化苯环 ,但 o,p-位电子云密度增加更多,因此o,p-位比m-位更易被进攻。,a.杂原子(氧或氮)上有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电子形成 p- 共轭,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 C。,+C效应对o,p-位影响更大,有利于

16、亲电试剂对o,p-位进攻,b.杂原子O、N 电负性大于C原子,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I,总体:+C I ,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活化苯环,I,+C,卤原子 X 的定位效应,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减小,钝化苯环;使苯环上 继续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变得困难,第二个取代基难于 进入苯环。但是 +C 效应向邻、对位供电,又使邻对 位的反应活性大于间位。,即邻、间、对位都被钝化,只是邻、对位被钝化 的程度更小,故X 仍是邻对、位定位基。,m-位定位基吸电子, 钝化苯环。邻、间、对位都被钝化,只是邻、对位被钝化的程度更大,间位被钝化的程度更小。 故m-位比o, p-位易受进攻 。,2).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