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516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光的折射 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 教案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 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来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来源:数理化网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 1学生实

2、验: “折射断筷 ” 。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 (从生活中发现问 题)2小游戏:碗中放入一枚硬币,调整眼睛到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另一同 学向碗中缓慢倒入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观察现象?(激发学生兴趣)3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 来 源: w w w . s h u l i h u a . n e t w w w . s h u l i h u a . n e t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一一、光光的的折折射射现现象象1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 表看法)2自选器材分组实验,验证

3、猜想。(提供激光手电筒、方形玻璃砖、香、火 柴、盛水烧杯、纸盖)3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猜想正确的愉 悦)4学生归纳 “什么叫光的 折射 ” 。 (学生叙述中若没注意 “斜射 ”条件, 可以让 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不必提示;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 二二、探探究究光光的的折折射射规规律律探究 1(屏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 向法线偏折,如图1。 (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1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可能的猜 想如图 2)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4进行实验收集

4、证据。 (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 途径)5交流实验结果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6用语言表达探究1 的结果。教师屏显: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 2(屏显):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1分组实 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3交流, 如何定义折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当光 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教师适时表扬表现好的组并屏显结论2: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4 (

5、激疑)“折射断筷 ” 、 “水中硬币升高 ”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用刚才得 到的结论解释呢?(学生讨论后产生了新的疑问:刚才的结论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的折射规律而 “折射断筷 ” 、 “硬币升高 ” 是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形成的) 来 源: w w w . s h u l i h u a . n e t 探究 3(屏显):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 折?如图 3。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2讨论交流:师投影学生做图的情况作这个猜想时,你做了什么样的假设。 (学生能从光反射时光路可逆,联想 到光的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实验验证: 教 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

6、如图4;哪位同学能 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让同学们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呢?(学 生们跃跃欲试、兴趣很高)学生观察到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的光与原入射光重合。教师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到黑板上。屏显:结论 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结论 5:光从空气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 三三、折折射射规规律律的的应应用用1体验 “叉鱼 ”制作鱼模型并固定于方型水槽中,用直铁丝作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下叉,看谁 能叉准,并让该同学说出叉准鱼的“奥妙 ”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 体验成功的喜悦)2 利用动画讲解 “ 鱼的虚像形成的原因 ” 。3学

7、生讨论 “折射断筷 ” 、 “硬币升高 ”的原因。4分组实验:观察玻璃砖后的钢笔“错位 ” 。 (让学生再次体验折射使眼睛产 生的错觉)5折射现象不仅会使眼睛“受 骗” ,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很美的奇观。 (播放 “海市蜃楼 ” 、2001 年北京天空出现的 “三日同辉 ”的影像资料)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 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三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三、折射规律的应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来源: (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课后作业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