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514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沪科版2.2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教案( (第二课时习题课第二课时习题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上节课内容回顾,巩固习题。18km= m130nm= m10dm= mm15min= h= s2h= min= s= ms来源:来源:二、新课教学1、长度的测量:提问:通常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后回答:通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除此之外,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写出实验报告,并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实验完成后,可请一组到讲台前演示刚才测量的过程,让其他同学观察是否和自己测

2、量的方法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来源:(1) 、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2)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补充:什么是分度值、量程,估读的方法) 。收集三组以上的数据列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提问:我们的测量方法基本一致,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有差距呢?来源:讲述: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测量时(如估读时)有的误差偏大,有的误差偏小。为减小误差,我们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多测几次,求平均值。(4)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长度的估测学生阅读“信息窗” ,提问:怎样使估测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你首先应

3、该知道自己身体某些长度或身边的某些物品的长度,还要经常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测一测 1mm、1cm、1dm、1m等有多长?以提高估测的准确性,下面请在家测一测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的长度,手臂的长度,画一画 1cm、1dm、1m 的长度。学生探究活动 2:估测座位宽度。 (黑板长度测量课后进行)3、时间的测量提问:通常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时间?学生回答:钟表、停表。学生阅读图 211,了解时钟的演变过程。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活动 3,并讨论:误差可以消除吗?为什么?我们如何减小误差?引导学生总结: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测量器材精确度有限,眼睛分辨能力有限,另外还有天气、实验步骤的设计都有可能影响误差的大小。对于测量来说,误差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误差总是存在的。通常,我们可以通 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三、本节小结。来源:四、作业:P24 作业 1,2,3。五、板书设计习题课(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用图表表示运动(三)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六、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