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510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思品八上1-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第一课 公共生活公共生活 注重规范注重规范第一框第一框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是广阔的、公共生活的 内容、表现形式和参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选择;理 解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维系社会公共生活的纽带,是协调社会生活的基础;初步 学会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的一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记录、尝试游戏、社会现象案例分析讨论、 课堂知识训练、反馈、巩固等学习方式,体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广阔,领悟、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理解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保障公共生活和谐、社会文明进步 的基础。通过学生课前实

2、地观察、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及课堂讨论交流等方法, 逐步学会通过收集、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并尝试制作多媒体课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认同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和谐的保证,增强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责 任感,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二、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上网、实地调查、查阅报刊,合作收集公共场所人们的各种表 现的相关资料。 2、要求学生在课前观察从家到学校一路上所见到的人们活动的主要景象, 并做较为具体的记录。 3、收集并识别各种各样卡,来感受人们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方式。 三、教学过程三

3、、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我们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了解公共生活的小实验,要求同学们观 察并记录从自己家里到学校这个区域间你所看到的人们活动的主要景象,人们 分别在从事哪些活动?你有怎么样的感受?比如“公共生活”与学校生活、家 庭生活有没有不同,“公共生活”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愿意不愿意参与这种 “生活”等,并把这些感受写在书本上的“操作平台”中的“色块”里,然后 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你的体验。 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和一些感受。(略)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交流、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确丰富 多彩,除了我们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外,还有更为广阔、还有需要我们 进一步去熟悉、去体验、去

4、从中学习知识的社会公共生活,这是个更为广阔的 天地,这个广阔的天地既供给我们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营养,也是我 们未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社会公共生活以及保 证其正常进行的一些规则、秩序等。 第一课第一课 公共生活公共生活 注重规范(板书)注重规范(板书)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板书)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板书) 师:刚才我们同学的交流中都谈到了公共生活与学校、家庭生活有一些明 显的不同之处,相比较而言,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形式 更多样,它是人们在更广阔的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系的共同 生活。公共生活是十分广阔的,我们进入公共生活的渠

5、道很多,下面让我们一 起来做个游戏。 【学生活动】 小小卡片用处大 【媒体显示】若干个方块。 游戏说明:每个方块下都隐藏着一张卡片,学生选取一个方块,多媒体出 现相应的卡片,学生说出卡片的用途和使用的场所。(学生说完后PPT显示卡片 所对应的名称) 供选择的卡片:1、银行卡 2、交通卡 3、证券交易卡 4、社会保障卡 5、超市交易卡 6、健身会员卡 7、饭店打折卡 8、商店会员卡 师: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这些卡的用途及使用的场所,相信我们许多同学 自己也拥有或曾经使用过其中的一些卡,通过刷卡我们可以进入到社会公共生 活的许多领域,卡片成为我们进入或连接社会公共生活的桥梁。那么除了“刷 卡”这一方

6、式,我们进入社会公共生活还有哪些方式呢? 【学生交流】 生1:购票看电影、看足球、篮球、乒乓球比赛。 生2:参加学校组织的到社区进行清洁卫生活动。 生3:到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购物。 生4:参加“文明行路”活动,做义务宣传员。 生5: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 生6:到医院看病。 【教师归纳】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社会公共生活和我们每个人、 每个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公共生活。同时也可以 看出,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是广阔的,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进行购物、消费、 参观等各种活动,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渠道进入社会公共生活;社会公共生活 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 1公共

7、生活领域广阔(板书)公共生活领域广阔(板书) 2 2公共生活多种多样(板书)公共生活多种多样(板书) 社会公共生活内容与形式 (1)经济生活内容: 购物、消费等(2)政治生活内容: 选举、集会等(3)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看电影、参观等 师:通过归纳、总结,我们明白了公共生活的广阔领域及其内容、形式, 许多同学也通过一些不同的渠道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公共生活,下面我们就来说 说上海的人民广场。【学生活动】看图说话人民广场 【游戏说明】让学生用20秒时间记住上面社会公共生活的分类。然后出示 几张图片(供选择的图片可参考“附件一”)。让学生说说图片上有哪些公共 场所,可以开展什么公共活动,属于哪种内容的,

8、并说出在这些公共场所需要 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 【学生游戏后交流】(略,教师应注意同学的反馈,并做相应的订正或说 明。) 师: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大家都遵守的行为规范,形成社会公共 生活秩序。凡有公共生活的场所,必有相应的公共秩序。那么公共秩序到底有 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交流各种场景】 片断一:繁忙的交通路口,闯红灯、乱穿马路 片断二:热闹的菜市场脏、乱、吵 片断三:小区居民乱扔垃圾、高空抛物 片断四:在影剧院看演出大声喧哗、随意走动 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师:你不喜欢哪个场景?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生1:因为那里不干净,不整洁。 生2:因为那里人们的生活

9、没有秩序。 生3:因为那里的管理不好。 生4:因为那里的人的素质不较高。 生5:因为那里的秩序不好。 【教师引导并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公共秩序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良好的秩序是公共生活和谐的基础,是维系公共生活的纽带。 【多媒体显示】3 3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板书)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板书) (1)公共秩序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 师:刚才在我们的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你觉得观看的氛围好吗? (说明:教师提问应针对受影响的学生。) 生:不好,老师发出了很多声音影响还与我们讲话,影响了我们的观 看 师:很好,如果刚才这种情况是发生在电影院、图书馆、书店等场所,你 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会影响我的

10、正常活动,会觉得烦躁、讨厌,很想离开那儿 【教师归纳】:公共秩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保障、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公共秩序得到 维护,才能保障人们公共生活的和谐和有序。反之,则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活 动,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媒体显示】(2)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媒体显示】议一议:在人群密集的场合发生意外事故,大家怎样做才能 迅速安全撤离,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 【学生交流】 生1:应该镇定,不能乱叫,要听从有关管理人员的指挥,统一行动。 生2:应该让老人、小孩、行动不便者先离开。 生3:应该站出来组织人们先安静下来。 生4:

11、应该排好队伍,有序撤离。 师:是的,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发生意外时,关键的就是镇定,听从指挥, 保持秩序。这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风尚和道德素养。在一些地方都曾经发生过因 为在突发事件中混乱拥挤而造成的事故,请同学们看材料。 【媒体出示案例】(事故实例可参见附件3) 师:两起意外事故有着不同的结局,为什么?我们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分析,并点评一下这两起事故中人们的表现?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公共秩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 方面。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道德风貌和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那些破坏社会公 共秩序的人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有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媒体显示】(3)

12、遵守公共秩序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道德风貌和文明素养 【课堂小结】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生活和谐、有序 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遵守公共生活的各种规则,形 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课后实践与体验】通过调查,请你选择社会公共生活的某一内容或是公共生活的某一场所, 找出班级同学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还有哪些做得不理想,提出你的纠改意见或 措施,并小组形成一份告班级同学书,在班级内部进行交流。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要求学生把课前的观察社会公共生活的相关内容记录写在作业本上,教 师应及时在课后进行点评并记入学生学业成长手册的课外实

13、践活动栏目中。 2要求教师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社会公共生活分类”主题学习训练情况做 及时的登记,并作为一次知识考查依据。 3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小组或个人,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并鼓励更多的同 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要求教师及时收集、整理学生课后的“实践与体验”告班级同学 书,并张贴在教室的公告栏上,组织班级学生干部进行交流评比,优秀小组 应给予集体表扬。 五、教学设计说明五、教学设计说明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是八年级新教材第一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社会 公共生活领域广阔,内容丰富,表现多种多样,八年级学生相对不熟悉,但大 都愿意去了解、参与进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紧密联系学生的

14、日常生活实 践、体验,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设计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由具体到抽象 地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概念和认识,并有意识地加强了课堂内相关知识的练习、 反馈,强调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体现不同年级课堂学习的要求特点。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和思维特点(思维较为活跃),对社会现 象已初步具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立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学生 的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调查、 分析、判断社会的各种现象,从而让学生自主的感悟、体验、领会教材内容, 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个人、团体、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生活中, 也存在

15、着一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生 活入手,让学生体验自己参与公共秩序的情况,分析、探讨其中原因,达成共 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自我 表现教育中提高遵守社会秩序的责任感。六、附件六、附件一、上海人民广场图片1、人民广场全景2、上海市政府大厦3、人民广场地铁一号线4、上海博物馆5、上海大剧院6、人民广场周边购物场所1 1、香港一双层巴士途中付之一炬、香港一双层巴士途中付之一炬 百余乘客有惊无险百余乘客有惊无险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屯门公路二十六日傍晚繁忙时分发生惊险烧车意外。一辆载有逾百名乘客的九巴双层巴士

16、,二十六日傍晚下班繁忙时间开往天水围途中,有乘客嗅到烧焦对象的味道从车尾传来,于是通知车长。车长透过倒后镜向车尾方向察看,见有浓烟冒出。此时车上乘客发现巴士起火,不禁惊惶失措,车长一方面安抚乘客,一方面将巴士驶至慢道停下。巴士停下后,车长立即通知上司,且有秩序地安排乘客离开车厢。乘客安全下车后,巴士车尾已冒出火光,并迅速陷入火海。由于火势猛烈,一时间浓烟密布,火光熊熊。 2、密云灯会惨剧、密云灯会惨剧密云迎春灯展,密云彩虹桥上发生踩踏造成37人死亡、37人受伤的特大伤亡事故。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三个版本,其一是现在新闻报道普遍引用的说法,称有人跌倒后,后面的人往前拥挤造成混乱。其二,现场有目击者告诉记者,桥上有彩灯漏电,一小孩尖声惊叫,公园管理人员怕更多人触电,马上拉下电闸,顿时一片漆黑,并引起人群混乱,拥挤着往西侧跑去。更多的人从被推倒、挤倒的人身上踩过,酿成死伤。记者问目击者当时是否在桥上,他说在离桥不远的地方,所以看得很清楚。其三,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