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503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每课一练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第二课 立足国情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强国富民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1国情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研究国情的重点是 2从根本上说,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由我国现阶段 决定的。3国情大致可分三方面的内容: 、自然国情、现实国情。4基本国情是指对一个国家的国情 的概括。5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6实践表明,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7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8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勇

2、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称之谓 精神。9到 2020 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中心之一。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1我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总体达到小康水平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终点是( ) 。A工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B科学技术现代化基本实现C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4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今年 GDP 总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 GDP 仍居世界 100 位之后。 这表明我国 ( ) A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C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三辨别改错题三辨别改错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是依据我国的国情而作出的重要决定。 ( )改正: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 )改正:3尽管目前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但青少年学生

4、仍需要在各种艰难困难中磨练自我,培养科学精神。 ( )改正:4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这表明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改正四、不定项选择题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于 2010 年 11 月 1 日开始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A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 B有利于我国正确制定“十二五规划”C是转化我国巨大人口压力的根本途径22011 年 3 月底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开启了“援疆史”上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新一轮对口

5、“援疆工程” 。加快新疆建设( )A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B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C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3. 2010 年邮轮出游成为市民旅游趋势,世博期间上海口岸邮轮进出境旅客总数达到 18 万人次,世博会为上海的邮轮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邮轮经济发展显示上海(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航运事业的发展 C金融事业的发展 4温家宝总理在第 65 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讲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温总理的讲话体现了( )A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6、 B我国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C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2010 年 11 月 27 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亚运会在广州圆满落幕。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 B我国已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强国 C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五问答与分析题五问答与分析题(共 34 分)1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共 8 分)请结合本课知识,简要回答:(1)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6 分)(2)请例举两例近年来我国发展经济所取

7、得的辉煌成就。 (2 分) 2在学校食堂中,常常会看到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餐桌上、饭菜吃几口就倒掉等现象,调查发现,平均每 5 位同学就有 1 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 1/3 碗饭菜的同学更多,看着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为此我区某学校在中学生中开展了“文明用餐、节约用餐”的大讨论,有同学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是一种修养;也有同学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请你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说明这是不是“小题大做” 。(12 分)3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8、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4 分)(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3 分)(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上海肩负着怎样的战略任务?(3 分)(3)作为上海小公民,你从现在起应该作好哪些准备? (4 分)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举两例。 (4 分)参考答案 2 一填空题(每格 2 分,共 18 分)1.现实国情 2.基本国情 3.历史国情 4.总体性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 改革开放 7.科学发展观 8.艰苦奋斗 9.航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1B 2B 3C 4B 三辨别改错题(每小题 4 分

9、,共 16 分)1 () 2 ()划出 “改革开放政策” 改为“四项基本原则”3 ()划“科学”改为“艰苦奋斗” 4 ()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AB 2AC 3AB 4BC 5AC 五问答题(共 34 分)1 (本题共 8 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 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就要把发

10、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 (6 分) 导引P16 (2)教参 P57 略(2 分) 2 (本题共 12 分)这不是小题大做。我认为文明用餐、节约用餐是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一个行为规范。 (2分)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物质和文化基础比较落后,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国家发达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

11、不能丢。(3 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提倡发扬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发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 (2 分) 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德。对于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的事业上都要有所建树,都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 分) 文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文明、节俭也体现了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2 分) (如果学生答国民素质的意义可给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 (本题

12、共 14 分)(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3 分)(2)到 2020 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浦东新区要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实现上海崛起成为又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3 分)(3)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自己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作为公民,我们要增强国家观念和责任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公共生活,自觉守法,讲道德,知荣辱,做一个社会主义好公民。 作为祖国新一代,我们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分)(4)国民素质不高;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保护不力。(4 分。写出任何两个方面就给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