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0502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概述及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流程(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保持概述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水土保持概述及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一、水土保持概述及我区的水土保持情况 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概要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 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拟订 五、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 六、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准备,一、水土保持概述及我区的水土保持情况,(一)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二)我区土壤侵蚀类型区划 (三)我区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四)我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1、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和其他地

2、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及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的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 2、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侵蚀营力和不合理人为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地表侵蚀和水的损失。 3、土壤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按外营力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等。,(1)水力侵蚀,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 会产生水力侵蚀。

3、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击溅并冲走土壤。,(2)风力侵蚀,在气流冲出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规程的过程。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 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悬移、跃移和蠕移3种运动形式。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再就是东南沿海的沙地、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风力侵蚀的特点是以风为动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移动到另外的地方降落。,(3)重力侵蚀,地面岩体或土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平衡而产生位移的侵蚀过程。根据基形态可分为崩塌、崩岗、滑坡、泻溜等。重力侵蚀主要分

4、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衩水注淘空,汉遇土壤水分变化或震动时,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4)冻融侵蚀 在高寒区由于寒冻和热融作用交替进行,使地表土体和松散物质发生蠕到、滑塌和泥流等现象。 (5)人为侵蚀 人们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开发中造成新的土壤侵蚀现象。如开矿、采石、修路、建房及工程建设等生成的裸露面及产生的大量弃土、尾砂、矿渣等带来的泥沙流失。,4、土壤侵蚀模数,表示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名称和代号为吨每平方公里年t/(km2.a),或采用单位时段内的土壤侵蚀厚度

5、,其单位名称为毫米每年(mm/a)。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容重建立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侵蚀厚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土壤侵蚀厚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重,5、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见表 注:该表引自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6、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土壤遭受侵蚀的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阶段,并不直接反映现状侵蚀强

6、度的大小。诊断侵蚀土壤的程度,是根据土壤剖面中A层(表土层)、B层(心土层)及C层(母质层)的丧失情况加以判别,土壤侵蚀程度分级表见12和13.土壤侵蚀程度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现状,为土地改良和防治土壤侵蚀提供科学依据。,7、正常侵蚀与土壤容许流失量,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土壤容许流失量(允许土壤侵蚀量)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侵蚀量,即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确定容许土壤流失量值是一项较为复杂的

7、工作,目前各国确定的指标还有待完善,需要积累成土速度和土壤侵蚀对土壤生产力影响等方面的资料。确定了不同地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值为2001000 t/(km2.a)。,各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表,8、加速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受自然因素如降水、大风、地形、坡度以及植被盖度等方面的影响,土壤侵蚀速率超过土壤形成速率时构成加速侵蚀。长期的加速侵蚀得不到根治,将导致土层变薄,甚至流失殆尽,形成石漠化沙漠化现象。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大风,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人为加速侵蚀是指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建设活动,如滥伐森林、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

8、樵采等造成的侵蚀,还有开矿、采石、修路、建房及其他工程建设等产生的大量弃土、尾砂、矿渣等带来的泥沙流失。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主要包括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防护,随意倾倒废土弃石,形成虚土陡坡,一旦遇到暴雨或大风,就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9、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淘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水土保持工作对开发建设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整治国土,治理潇洒,减少水、旱、风等 灾害,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针对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持就是在合理利

9、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组织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等形成水土保持综合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山丘区和风沙区生态环境的目的。,(二)我区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土壤侵蚀类型按照外营力性质可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等类型。我国土壤侵蚀类型一级区划依据发生学原则(主要侵蚀外营力),将全国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大侵蚀类型区,这是监测分区及站网布设的主要依据。,(二)我区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级指标按国家水利部的标准,水蚀以地貌类型、植被准盖度、地表组成物质、地形因子作定性分级;风蚀按

10、地貌类型、植被盖度来做定性划分;对于冻融侵蚀,以地貌类型、地形因子、地表组成物质作划分。新疆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孕育的风水两相动力作用,造成对土壤的交错侵蚀,其主要分布于山盆结合部,洪积扇缘附近的土丘以及准“雅丹”地貌的形成与此过程有关。因此专门划分了风力水力交错侵蚀。以营力作为一级划分,共分为风蚀、水蚀、风力水力交错侵蚀及冻融侵蚀四种侵蚀类型。,(二)我区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新疆土地总面积166万km2,沙漠面积43.04km2,据1999年全疆的土壤侵蚀调查结果,现有轻度侵蚀以上面积111.91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1.54万km2,风力侵蚀面积92.0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8.3万

11、km2,占全疆国土面积的67.42%。 1、风力侵蚀风力侵蚀的分布范围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55.42,成为新疆最主要和典型的一种侵蚀类型。风蚀是风力对地面物质的破坏搬运作用,包括风力吹蚀、风蚀、风积以及风沙流的磨蚀等作用。除与风力作用有关外,还与地形条件、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一般当地面风速达6米/秒时就能引起沙土的移动,造成风蚀。新疆风蚀作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山麓及盆地、平原地带,其中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有:,1、风力侵蚀, 塔里木盆地南部: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包括和田地区的7县一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南部山区地表受强烈的干燥剥蚀与风化

12、作用,植被稀疏,山体裸露,地面支离破碎,机械风化作用强烈,倒石锥、崩塌、滑坡到处散布;低山丘陵带,坡面几乎被粉砂土覆盖,分布范围极广,厚度大。北部为浩瀚的流动沙丘,沙丘起伏,沙丘的高度一般为30-50米,也有许多地方可达120160米,风沙作用十分强烈,遇风极易起沙,形成大风尘暴天气,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漠南移和农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及南缘:在阿拉山口大风的影响下,裸露地表沉积物风蚀严重,风蚀沙化加剧发展,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十分频繁,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等县以及西南缘的莫索湾、下野地垦区,风蚀沙化农田现象日趋突出,固定沙丘活化,大片人工防护林及野生水保林

13、和植物因干旱缺水而死亡,风沙侵蚀农田、耕地。 东疆吐一鄯一托盆地:包括吐鲁番和哈密地区4县2市,吐一鄯一托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炎热,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而且是大风高发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分布于此,大风日数超过100天以上,风蚀作用极为强烈,风蚀吹蚀肥土,沙化耕地,大面积的自然草场因干旱、风蚀作用而严重退化。,2、水力侵蚀,水力侵蚀面积只有11万km2,仅占全疆国土面积的6.63,但破坏性较强,影响范围较大。主要区域分布于伊犁河谷、准噶尔盆地北部、天山山地及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北部、吐哈盆地部分靠近天山山脉、阿尔泰山的前山地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蚀情况。其中主要以伊犁河谷、

14、天山南北坡为主。,2、水力侵蚀, 伊犁河谷地带:该区位于天山西部南北两个支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包括伊犁地区的9个县市及国营农牧场,总土地面积5.68万km2,与新疆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是全疆平原区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均在250mm以上,山区降水均在500mm以上,其水土流失主要是以沟蚀和面蚀为主的水力侵蚀,以沟河道两岸较为严重,河谷两岸的沟壑地带极易发生塌岸和泥石流。 天山南北坡地带:低山带和山麓带是新疆水力侵蚀最剧烈地区。该区降水一般在200mm左右,且多为阵发型降水或暴雨形式,地表多由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组成,植被覆盖度在20 %以下。面蚀、沟蚀十分发育,形成各种水力侵蚀的地貌类型。,3、

15、风力一水力交错侵蚀,新疆的水土流失侵蚀类型中,最突出的就是面积由于广大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所孕育的风水两相动力作用,对土壤造成的交错侵蚀。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在风力、水力共同或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侵蚀形式,这是一种交错侵蚀类型;侵蚀因子相互叠置,水力侵蚀主要以季节性融雪洪水和季节性阵发型降雨冲蚀为主,风力侵蚀则在水蚀形成的微地貌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加速土壤侵蚀过程。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区:,3、风力一水力交错侵蚀, 准噶尔盆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在盆地中部的冲积平原上,风力的作用造成了特殊的地貌形态沙漠。在西部由于接近风口,常以风蚀为主。在疏松砂泥岩分布的乌伦古湖和额尔齐斯河地带,在盐化

16、作用的参与下,形成了无数大小不等的风蚀洼地。 吐哈盆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区内气候干旱,多有大风和沙尘暴天气,风蚀强烈。山区地带由于暴雨洪水,水蚀较为强烈,危害较大。如:1996年7月21日,天山东段山区降雨5070mm,托克逊县阿拉沟、白杨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山洪泥石流汹涌而至,冲毁兰新铁路和314国道,供水、供电全部中断,四乡镇30个村受灾,损坏房屋20040间,倒塌房屋12194间,死亡25人,失踪3人,死亡牲畜360头,白杨沟沟谷柳树几乎全部冲毁,沿河两岸耕地冲蚀严重,该区也是风蚀较严重的区域。,3、风力一水力交错侵蚀, 塔里木盆地北部水蚀与强度风蚀侵蚀交错区:该区包括阿克苏河、渭干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干流,北依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诸河下游为冲积平原绿洲。北部沿天山的戈壁带和绿洲带水蚀较严重,河流自天山流出后,戈壁地带较宽阔。比降为1-3%,水流湍急,对两岸农田冲刷强烈,致使大片农田冲毁。南部沙区受风沙危害大,风蚀强烈,长达1000余公里的塔里木河自西向东穿越沙漠北部,塔里木河天然胡杨林是我国荒漠河岸林中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也是沙漠中的绿色走廊。但由于近代水资源大量开发利用,塔里木河下游300多公里已断流,加之垦荒采伐下游胡杨林绿色走廊逐渐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