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501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思品九上2《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 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 许多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 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处于世界后列 尽管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表 现为: 人口多,底子薄。我国有

2、13 亿人口,由于人口基数大,年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在世界各国中还列在 100 位之后。 生产力不发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以手工工具为主的农业和大 量落后于现代化水平的工业同时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与 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技术总体水平不高同时并存;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不足 30%(发达国家 60%-70%);由于技术水平低,造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 巨大浪费,也带来了一些地区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 13 亿人口 9 亿在农村,城乡之间存在明显 差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也存

3、在比较大的差距。 3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的含义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意义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顺利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 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 是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城 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

4、发展不可 逾越的历史阶段。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 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 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和终点:(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起点是上世纪中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终点是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二、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到 21

5、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经济 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 1980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 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步 已经胜利实现,现在正在向第三步目标前进。 上海的任务:根据党和国家作出的以上海浦东开

6、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 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战略决策。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 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 2020 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根据基本国情制定的)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现代化建设必须坚

7、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把发展作为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地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 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

8、方向。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 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 项,都会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5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为什么?)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 伟大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经济建设上了一个 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表明,改 革开放是解放

9、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 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 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活力源泉。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1到 20 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21 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 时间: 21 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 目标: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 更高水平的小康、更加全面的小康、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具体内容:(1)、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5000 美元,相当于当时 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和

11、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会明显 增加。 (2)、建设更加全面的小康。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 活;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建设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就是要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 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 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为国家和人

12、民的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奋发 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建功立业的奉献精 神。 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b)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 形成的优良传统。 c) 艰苦奋斗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应发扬的一种奋斗精神。在新时期发扬 艰苦奋斗精神,就是要发扬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奋

13、斗精神; 发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发扬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建功 立业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一种 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德。 d)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比较落后,要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除了长期艰苦奋斗外,别无他途。即使将来我们的国 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e)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 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2青少年要努力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要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中自觉进行磨练,把艰苦、困难、挫折、失 败都当作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

14、磨刀石。 相关知识链接: 1 国情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 2历史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以及历史留存给后人的有利 和不利因素。 3自然国情: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环境气候状况、地理生态状况。 4 现实国情:指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的基本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生活 状况。现实国情是国情研究的重点。 5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全面的 奋斗目标。 富强是经济建设的目标,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民主是政治建设的目标。 文明是文化建设的目标。 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目标。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 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 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