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9378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勘查工作中的 地质原始编录与“三边”工作,魏发团 2010年3月,前言,受局地质科技处的委托,结合多年地质工作实践,按照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_01)和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的要求,就固体矿产勘查中的“三边”工作,以及与“三边”工作有关的原始地质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整理与大家进行共同交流,以便相互弥补,促进和提高我局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和地质勘查 经济效益。讲的不对之处和与现行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敬请大家指正,有不同认识的地方愿与大家进行探讨。,一、原始地质编录,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实测地质剖面、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大比例尺化探、探槽、

2、探井、坑道、钻孔、工程测量、采样的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的原始地质编录、野外资料整理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从规程适应的范围来讲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它规定了各项具体勘查工程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即然是规定那么就应贯彻执行。在我们以往所承担的国家地质勘查工作中,在质量检查验收中就原始地质编录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我们没有按照规程规定的要求去作,具体表现为:一是丢东拉西、内容不全,二是编录格式、工作程序不符要求,如地质填图中的手图问题、信手剖面的等问题都被我们所忽视而遭质凝。,1.1、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原始地质编录内容包括现场编录和室内整理两部分:现场编录:指在野外现场,编录人员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保

3、留下来的宏观和微观地质现象的记录。记录有文字、数字、素描、照片、音像、光(磁)盘等整理:指在室内,编录人员根据野外测量结果和采集到的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数据,对现场编录的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制图、制表、整饰和归档的过程。,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全面原始地质编录中,对地质现象的观察研究要认真、细致、全面,记录要真实、客观。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大小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编录时,应将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加以区分。编录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事后记录。2、原始地质编录应及时进行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

4、时进行。用掌上电子计算机编录时,原始资料和数据应按规定格式及时存盘、入库。3、 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应吻合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表必须互相对应、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4、工具、量具: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要求定期检验的,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报告应与原始地质编录一同归档。5、 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原始地质编录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值。在其精确范围内修约时,按CB 8170数值修约规则进行。6、 记录设备和材料:

5、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设备和材料。文字记录使用野外记录本,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张绘、印,幅面尺寸为185260mm或其2n倍(n0,1,2,3,4)。现场记录及绘图时,应使用碳素或2H绘图铅笔。对铅笔记录部分,整理时要用碳素墨水将图线及重要数据着墨。用掌上电子计算机编录时,按有关规定执行。7、 编录方法及图件、表格: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原始地质编录。编录中所使用的图件样式见附录A,使用的表格格式见附录B。,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8、原始地质编录中的手图与清图:在野外进行原始地质编录时,先作野外手图。手图上可简化某些要素,用临时代号、简 单的注记等代替,待工作告一段落,修

6、订地质界线和制图要素后,再按要求整理转绘成清图,清图经质量检查确认,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实批准后,作为原始资料保存。,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9、 编录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9.1 钻探施工的质量监督a)钻孔编录人员要随时到施工现场检查核对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配合施工单位搞好质量管理工作。b)对钻探施工人员填写的钻探施工班报表,钻孔施工概况表、孔深仗量台账、校正和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和提交的岩矿心要认真查看,若发现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9.2 槽、井、坑探施工的质量监督槽、井、坑探编录人员应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的

7、工程是否符合“地质勘查坑探规程”要求。10 编录人员技术准备编录人员在编录前,必须熟悉矿区的地质设计、地质情况和与矿区勘查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规定。,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1、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修改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改动。除非经研究、论证、实地核对、项目负责人批准,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层及地质体代号、编号、矿体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名称、术语及与此有关的文字描述部分进行修改。但这些改动必须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注明修改原因、批注人及修改日期,不得在原始资料上涂抹修改。,1.3矿区常用勘查工程代号,1、4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地质点编号地质点、实测剖面、录像、录音、

8、磁带、磁盘、标本、样品,均用全矿区顺序编号。即:矿区代号、类别号、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号码允许不连续、缺号,但不许有重号。勘探线编号勘探线按勘探阶段最密的间隔等距离编号。在基它矿产勘查中以中央为0线,左侧为奇数号和右则为偶数号。在预查、普查、洋查阶段,可以按勘查类型预留那些暂不布置工程的勘探线。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均从西向东依次编号,也可预留部分线号。工程编号探矿工程由工程代号、勘探线号及勘探线上(包括勘探线附近)该类工程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如矿区2号勘探线上的第一个探槽编号为TC201,18号勘探线上的第一个钻孔编号为ZK1801。在勘查程度很低,尚无法确定勘探线的矿区和工程少的小矿区,可按

9、工程类别及施工 顺序统一编号。例如:钻孔ZK1、ZK2,探槽TC1、TC2,但需在设计中作出规定。对远离勘探线的采场、采坑、石门、竖井、老硐等及其它零星工程可按全矿区顺序编 号。,1.5各项勘查工程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不细讲,规程对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填图、槽探、探井、坑道、钻孔等勘查工程的工作方法、要求和原始地质编录都作了规定,具体应用时可详细阅读、具体应用。重点只讲二个问题,一是实测地质剖面,二是钻孔的原始地质编绿。实测剖面应注意三点。一是地质图比例尺与实测剖面图比例尺的匹配问题,一般为:二是实测地质剖面的长度与密度的问题:长度要测全各填图单元,密度是各填图单元、都应有实测

10、的地层厚度、岩性和赋存形态。现在存在最多的问题是勘查区内赋存的地层厚度实测不全。,三是关于剖面精度,不同比例尺的剖面其精度也不同,剖面精度以独立分层的厚度大小为主要原则,实测剖面的分层精度可根据剖面的比例尺大小确定。凡在剖面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也应独立分层,并将其在图上放大到1mm表示,1.6各项地质原始编录格式,各项地质原始编录的格式要统一,图式、图例、表格要与规程规定相一致,不能各行其事。更不能一个本子记录所有的工作内容。野外工作离不开图,不能只描述、记录,不填

11、图。地质图应禁止在室内凭记忆勾画。,1.7、钻孔原始地质编绿与整理,1、钻孔原始地质编绿:在固体矿产勘查 工作中,钻探是一项重要的勘查手段,机械岩芯钻探可以获得地下深处的岩芯,供人们进行各类地质现象的直接观测和采集实物进行化验测试,因是实物观测资料所获成果真实可靠,同时为进行其它地下试验、测试提供必备的通道。除重型山地工程外、钻探工程施工与其它地质勘查工程相比具有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困难大的特点。所以钻孔的原始地质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整理工作,在地质矿产勘查中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杂的工作,也是一项最基础的地质工作。,1.7、钻探原始资料,1、钻孔原始资料种类1、钻孔原始资料分为六大类:一是程序类资料

12、,包括布孔通知书、安装通知书、开钻通知书、加深、减浅通知书、终孔通知书、测井通知书、封孔通知书,程序类资料代表了钻探的施工过程和责任的划分,在程序类资料上各事项、责任要交待清楚、说的明明白白,有关责任人的签名、日期一定要填写齐全; 第二类是设计类资料、包括钻孔设计书、封孔设计书、钻孔各类试验设计书;第三类是钻探各种原始记录,包括钻探小班原始记录,打煤报告,钻杆仗量台账、钻孔封孔报告。第四类是地质编录,包括钻孔原始地质分层记录,钻孔地质分层综合记录。第五类是钻孔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包括测井工作记录,测井原始数据资料,测井全孔岩煤层解释成果,钻孔煤层解释成果、测斜成果、测温成果。第六类是钻孔工程质量

13、统计验收资料。,2、钻孔地质原始分层;钻孔岩芯地质分层原始编录按钻探回次进行分层 ,分层原则:凡厚度大于0、50米的一般岩层就应单独分层,有意义的矿层,地层不论厚度大小也应独立分层,回次顶部和下部的分层不论厚度大小,应先单独分层,然后在综合整理时再根据上下回次岩性、厚度大小再确定是否合併。钻孔岩芯地质分层原始编录要注意的六个事项:(1)、要防止岩芯巅倒:为了防止岩芯巅倒,要从两个环节做起,首先从岩芯管向外取岩芯时要防止巅倒和混乱。二是要对岩芯箱进行编号,规定方向,岩芯装箱时从右上角开始。岩芯编号采用回次加块数的方法,如12-5-2-12,12回次,取了5块岩芯,这是第2块,长12厘米,也可不带

14、长度。,岩芯巅倒的判断:一是如上回次有残留岩芯,那么残留岩芯一定在下回次岩芯的最上边,残留岩芯的明显特征多出现偏芯磨损。二是如钻孔停钻时间较长或钻孔出现掉块、脱皮现象回次岩芯上边有泥、岩块混杂的泥团。在确定了回次岩芯的最上部后,可根据每节岩芯横断面的形状、岩性进行遂块岩芯顺序的确定。(2)、残留岩芯的判断:当回次岩芯顶部出现偏芯磨损。则磨损部分属于残留岩芯。回次岩芯长度大于回次进尺时,就有上回次残留岩芯存在。对于回次残留岩芯要单独分层,层厚不能占本回次进尺数量,要占上回次进尺数。(3)、缺失岩芯量的处理:受钻探技术和地质体复杂性的影响,钻孔岩芯很难100%的取全,当一个回次岩芯达不到100%时

15、,对于缺失量如何处理,一般要求进行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看是科学,但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附合。在实际工作中凡岩芯横断面有明显磨损的,缺失量加在有磨损的岩层上。无明显麻损时,要根据上下层的岩性硬度而确定,凡由硬岩性进入软岩层,缺失量加在上部硬岩层上,由软岩层进入硬岩层的,缺失量加在上部软岩层,凡是有煤的回次、缺失量都加在煤层上。,(4)、钻孔钻遇的地质界线、构造线层段要认真详细分层。(5)、要多量、量准岩芯角,现在发现有把岩芯角的余角误当岩芯角现象,岩芯角是岩芯竖立时岩性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岩芯外壁与岩性层面的夹角。在岩芯分层过程中岩芯角一定要多量,尽最大努力要仗量准确,当两个相邻岩角的差值大于5

16、度时,一定要查明原因。一个钻孔不能一个岩芯角都没有,如果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不能终孔。因为没有岩芯角就无法进行煤、岩层的真厚计算。(6)、关于钻孔终孔的问题:煤炭资源勘探中的钻孔多以一层位为终孔层位,而以深度为准的很少。所以在钻孔地质签验工作中要根据所取岩芯,即时,准确的掌握钻进层位,正确的确定终孔层位和终孔深度。钻孔穿过终孔层位后,终孔深度以测井探管能够下到目的层以下2-3米为原则,一般有10米左右即可。,原始资料的整理,钻孔原始资料的整理就是对钻孔原始地质分层资料、测井资料、各类样品化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取伪存真,正确确定钻孔最终采用成果、完成反映钻孔实际地质成果图件的编制和成果表格的填写。

17、供“三边”工作进行线、面综合分析之用。在钻孔资料的整理过程中,首先是进行钻探和测井煤层成果的对比,以及钻探与测井煤层质量评级。钻探与测井煤层成果的对比要坚持科学、公证的态度,要取伪存真,不能偏信一方而导致成果采的失真。对于钻探煤层成果首先要从顶未底初缺失量之和,来评价煤层厚度的可靠性,从煤芯采取率高低、煤芯的完整性来评价煤层结构的可靠性,从钻具仗量的准确性来评价煤层空间位置的可靠性。在对钻探煤层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后,再把钻探煤层成果与测井煤层成果从厚度、结构、深度等一一对照,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最终采用成果。最终煤层成果中的煤层底板深度、厚度、结构必须是同一方法的全部成果,不能钻探、测井成果混杂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