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49214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4 篇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西宁西宁 20152015 年年 11111919 已考已考) )战国策原文呈现段层精解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 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 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 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 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

2、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自己被蒙 蔽。 第层:刻画邹忌的外貌。 第层:“窥”字写出了邹忌的矛盾心情, 进而引出“三问三答” 。 第层:徐公出场,邹忌自比自思,才发觉 受到蒙蔽。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 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第二段:写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层:邹忌现身说法,推己及人。 第层:进一步分析,总结得出:王之蔽甚 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

3、人之耳者,受 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 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第层:写齐王纳谏并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第层:写齐王纳谏取得的良好结果: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全文中心】本文生动地记述了邹忌讽齐王 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 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 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 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人物形象】邹忌:能根据个人经历明辨是 非,不被谗言所蒙蔽,并能从中得出

4、经验。 讽谏方法得当,条理清晰。齐威王:虚心纳 谏,政治清明,赏罚分明。【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 战国策是一部写战国各国历史的国别体 史书。由刘向编订,共 33 篇,分为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十二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 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现实意义】(1)要虚心地向他人请教。(2) 要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批评和建议。(3)要 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 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仔 细古今 异义明日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 明天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5、:土地方圆; 今义:地点,处所刺能面刺寡人之过古义:指责;今义: 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 过谤谤讥于市朝古义:公开指责别人 的过错;今义:诽谤私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 自私修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 高;今义:改正服朝服衣冠古义:穿戴;今义: 衣服一词 多义朝皆朝于齐朝见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能谤讥于市朝朝堂,官府的大堂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意思是俊美一词 多义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 ,仔细上受上赏上等上书谏寡人者呈上,进献下受下赏下等令初下颁布,下达词类 活用服朝服衣冠名词

6、作动词,穿戴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闻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听到蔽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 受蒙蔽续表虚词之齐国之美丽者也的问之客代词,他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孰视之代词,指徐公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王之蔽甚矣不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人之过者的数月之后不译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于欲有求于我也向能谤讥于市朝在皆以美于徐公比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形貌昳丽连词,表并列,并且暮寝而思之连词,表承接与客从外来,与坐谈介词,跟,和1 1(20162016 南昌中考)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诚知/不如

7、徐公美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而形貌昳丽 昳丽:_光艳美丽_ (2)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_比得上_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_确实,的确_ (4)王之蔽甚矣 甚:_厉害,严重_ (5)乃下令 乃:_于是,就_ (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当面指责_ (7)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_议论_ (8)时时而间进 间:_间或,偶然_ (9)期年之后 期年:_满一年_ 3 3(20162016 苏州中考)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于是入朝见威王 才美不外见(马说) B皆以美于徐公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C受

8、上赏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闻寡人之耳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162016 鄂州中考)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问他的妻子:“我与城北徐公比美,谁更漂亮?”_ (2)(20162016 广东中考)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差远了。_ (3)(20162016 南昌中考)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_ (4)(20162016 达州中考)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口和庭院内

9、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_ (5)(20162016 南宁中考)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_ 5 5(20162016 达州中考)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_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人 都对齐王有所求。 6 6(20162016 苏州中考)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_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的结论。_ 7 7(20162016 南昌中考改编)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

10、 作简要分析。 _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意近即可)_ 8 8(20162016 苏州中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 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_示例: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 ,语意相同,句式、 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 “畏我” “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_ 9 9(20162016 达州中考)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_示例一: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这是一种智慧。示例 二:

11、我更欣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劝谏。_ 1010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_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_ 1111(20162016 达州中考)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_齐国“战胜于朝廷” ,达到“大治”的原因是:(1)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劝谏 君王的忠臣;(2)齐威王能够接受和采纳群臣的劝谏和意见_。 1212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_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用语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_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回答问题。(青海 20122012 年 13131717 题已考) 1 1解释下列句中加

12、点的实词。 (1)吾妻之美我者 美:_以为美(认为美)_ (2)闻寡人之耳者 闻:_使听到(让听到)_ 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皆以美于徐公 于:_比_ (2)能谤讥于市朝 于:_在_ 3 3用现代汉语翻译“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一句。 _(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_ 4 4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采用设喻(讽喻)说理的方法(类比论证或类比说理 的方法)_。 5 5依据第一段的提示,请你用两个字的词语分别概括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比美 第二段:_进谏(讽谏)_ 第三段:_纳谏_ 二、(20162016 重庆中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13、一文,完成下面各题。 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_长,这里指身高_ (2)朝服衣冠 服:_穿戴_ (3)私我也 私:_偏爱_ (4)王之蔽甚矣 蔽:_因受蒙蔽而不明_ 2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吾与徐公孰美 与:_和_(2)皆以美于徐公 以:_认为_ 3 3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头等奖赏。_ 4 4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_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在现 实生活中,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