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492136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基础训练第12课 苏武传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 训练落实篇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栘中(y) 奢侈(ch)汉亦留之以相当(dng) 旗鼓相当(dng)B且鞮(j d) 节旄(mo)汉天子我丈人行也(hng) 贿赂(l)C单于(chn) 单四嫂子(dn)缑(gu)王 单于母阏氏(yn zh)D重负国(chng) 左伊秩訾(z)昆邪(hn y)王 煴火(yn)【解析】 A 项中“留之以相当”的“当”读音为 dng, C 项中“单四嫂子”的“单”读音为 Shn, D 项中“重负国”读音为zhng。【答案】 B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丈人行(辈) 厚赂(赠送礼物) 会缑王与谋反(适逢)B阴相与谋(

2、暗地里) 治其事(审理) 恐前语发(揭露、暴露)C此必及我(牵连到) 见犯乃死(看见犯罪) 果引张胜(牵攀,招供)D当相坐(相连坐治罪) 畔主背亲(背叛,离弃) 斗两主(使相斗)【解析】 “见犯” ,受到侵犯、侮辱。【答案】 C3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信义安所见乎?D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解析】 B “畔”通“叛” ,C“见”通“现” ,D “马雚”通“欢”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很、极

3、)C.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D.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假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解析】 “假” ,古义,临时充任。【答案】 D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A因厚赂单于。B其一人夜亡。C空以身膏草野。D天雨雪,武卧啮雪。【解析】 C 与例句皆为使动用法;A 无活用;B 为名词作状语;D 为名词作动词。【答案】 C6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译: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及中郎将,让他持节出

4、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趁机赠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B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译:事情发展成这样,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C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译:假如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译: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来问候苏武,却逮捕监禁了张胜。【解析】 应为“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 。 【答案】 A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5、注】 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丁年,壮年。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_【答案】 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销魂”二字。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

6、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课内精读阅读苏武传的文段,回答问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

7、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

8、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

9、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解析】 “阴”作“相与谋”的状语,是“暗中、私下里”的意思。 【答案】 A9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 【解析

10、】 第一句的“会”是恰逢、恰巧的意思。第二句的“会”从会合中引申为共同、一起的意思。第三句的“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第四句的“生”是也是活着的意思,但是动词,作谓语。【答案】 D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檠弓弩B单于壮其节 C杖汉节牧羊D天雨雪,武卧啮雪 【解析】 B 项的“壮”是意动用法,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答案】 B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

11、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解析】 因为他想杀卫律的目的,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在谋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再则,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应叫做“行动” 。【答案】 B12. 翻译下列各句: (1)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_(2)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_(3)何以汝为见?译:_【解析】 (1)“当”是抵押的意思,要译出来。 (2)“见”表被动。(3)“汝为见”是宾语前置的结构,其中“为”起提宾作

12、用。【答案】 (1)汉朝也扣留他们来作抵押。(2)被侮辱以后才死,就更加对不起国家。(3)为什么要见你呢?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四十五孙。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再调临济令。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衎至,即焚其庙。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

13、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今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瘅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

14、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未几,复出为天平军节度副使。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矢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有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遗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

15、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恃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乾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衎守章句,无文藻,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宋史列传二十九)注:津遗:资助遗送。祖饯:祭祀路神,引申为送行。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少:稍微B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祠:祭祀C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荣:以为荣耀D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 推:推荐【解析】 推,推重,推崇。【答案】 D1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相如张目叱之C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情 秦王恐其破璧D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