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英雄项羽[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48167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悲剧英雄项羽[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悲剧英雄项羽[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悲剧英雄项羽[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悲剧英雄项羽[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悲剧英雄项羽[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悲剧英雄项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剧英雄项羽[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子精神,李国文,悲剧英雄项羽,你了解项羽传奇的一生吗?,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 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 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 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 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 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 籍矣。,你了解项羽传奇的一生吗?,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 阳君、蒲将军将

2、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 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 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 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 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 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 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 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 皆属焉。,你了解项羽传奇的一生吗?,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3、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影片观看,初步感知“汉子精神”的内涵,理解项羽的汉子精神,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李清照高度赞扬了项羽不愿忍辱偷生的行径,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诗话项羽,项羽本纪司马迁 巨鹿之战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4、,司马迁高度赞扬了项羽勇猛无敌,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传记项羽,失败的英雄塑像韩美林 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韩美林高度赞扬了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和虎死不倒架、虽败不失尊严的英武。,传记项羽,讨论,司马迁、李清照、韩美林的汉子精神,共同点:,失败 心境相通,感情相知,遭遇相同 作品,成为不朽篇章。,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近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

5、,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济南历下人,进

6、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垓下歌项羽 力

7、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赏析,起句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的气象,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 项羽可谓卓绝超群。不过,此刻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局面, 面对爱妃虞姬,项羽感慨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既有对自 己往日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限感慨,对 “时 不再来”的无限懊悔。“时不利兮骓不逝”。似乎一切都是天意:时机于我不利,战 事于我不顺,连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至此,一种英雄穷途末 路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骓不逝兮可奈何。”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此时, 他多么希望能有一次卷土重来,再显英雄本色,再现破釜沉舟 壮举的转机啊。可是,他明白

8、,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他注定 要败在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之下。“可奈何”正是这种悲剧 心理和失望心态的流露。“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一名众望所归、叱诧风云 义军领袖,其强弩之末竟然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都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对项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又对项羽未能卧薪尝胆、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诗话项羽,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则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 因为经过长期战乱的人们渴望安定和平的 生活。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

9、诗写的, 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 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诗话项羽,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批评了项羽,认为项羽为了虚名,未能抓住战机,消灭刘邦,最终导致自己身死国灭。,诗话项羽,周总理评项羽,周恩来总理“一”字点评西楚霸王项羽,言简意丰,充分显示出深刻的思想见解和高超的语言功力。试就情境填“一”字成语或俗语。 六十年代初的一天,周总理前往剧院观看京剧霸王别姬,当演到项羽不听众将劝阻,执意与刘邦决战时,总理说“ 。”项羽回到后宫,

10、他宠爱的虞姬继续劝阻,仍不听,总理评曰“ 。”当项羽率部误入刘邦的包围圈后,总理说“ 。”项羽垓下被围后,总理道“ 。”当项羽饮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总理称“ 。”最后项羽不肯渡江,自刎而死,周总理慨叹道“ 。”,一言堂 一家之长 一意孤行一筹莫展 一曲挽歌 一败涂地,影片观看,请欣赏影片破釜沉舟,你认为有哪些人堪称汉子,请举例说明。,百家争鸣,作者为什么多次强调“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需张扬”?,百家争鸣,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 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 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

11、五诸侯灭 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 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 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 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评价项羽,百家争鸣,你知道有关项羽的成语吗?,作壁上观 取而代之 先发制人 以一当十 政由己出 彘肩斗酒 拔山扛鼎 楚河汉界 妇人之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背水一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沐猴而冠 四面楚歌 孺子可教 江东父老 盟订三生 约法三章 自欺欺人 政由己出 破釜沉舟,牛刀小试,请你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活动小论文,就项羽的某一方面发表见解,题目自拟。例如:项羽的性格缺陷毋以成败论项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