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47915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谈化学教学思想及方法,一、案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二、课程改理念 三、化学教学中的课程目标 四、化学教学中的基础 五、化学学科思想 六、化学科学方法,一、案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观察,假设,检验,结论,观察-假设-检验-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主要内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讨论:若我们要生成氧气,你认为有哪些途径?,方案一:用K

2、MnO4 加热分解(或 KClO3加热分解)制O2 方案二:用 H2O2分解制 O2 (或 Na2O2 与水反应制O2),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安全性,探究讨论:如何以铜、硝酸为原料制备 Cu(NO3)2,思考可能的途径,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方案一:铜与浓硝酸反应方案二:铜与稀硝酸反应方案三: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 氧化铜,再与硝酸反应,设计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可能途径优化选择拟定步骤具体方案 (科学合理)(综合评价) (周密严谨) (全面细致),探究讨论:如何以铝、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备 Al(OH)3?思考可能途径,写出离子方程式。,方案一:铝与稀硫酸反应,

3、再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生成 Al(OH)3沉淀 。 方案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 Al(OH)3沉淀 。 方案三:铝分别与稀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将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生成 Al(OH)3沉淀 。,Al3+,AlO2-,Al(OH)3,二、课程改理念,课程改革目标 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

4、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课程改革的策略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逻辑:教

5、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 亮点: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课程改革终结目标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所以,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在转变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

6、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初中化学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

7、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化学教学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分层次陈述教育方针或 九年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 九年级 物质构成的 教学 教育目的 课程的目标 的目标 学段目标 奥秘目标 目标国家制定 专家制定 教师制定,课程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体验性或

8、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学生的感受、体验或表现机会) 课程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如:在基本实验技能中,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条件),学生(主体)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行为动词)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不符合要求的描述 : 使学生 提高学生 培养学生,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

9、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检验、总结、计划、证明、评价、推广、撰写、拟定等。,技能-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模拟、重复、再现、例证、扩展等。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完成、表现、

10、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

11、、珍惜、蔑视、怀疑、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案 例一位教师上“燃烧和灭火”时,写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的范围和一些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训练目标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情感培养目标通过燃烧和灭火在实际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

12、义观点,初步形成看待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案 例一位教师在设计“分子和原子”课题时,写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2)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案例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测

13、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与分析,了解空气的成分;(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组织开展以空气污染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通过介绍空气中成分气体的用途,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四、化学教学中的基础 基础是事物发展的起点或必备的根本因素 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层面

14、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层面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学中真正的课改理念到位,应象落实学科基础知识那样把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作为基础重视、落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内化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良好学习品质,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许多方面,如合理安排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认真专注、独立思考等等。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

15、活的规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五、关于化学学科思想1、对一个问题的思考 问题:化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思考:我们的教学是清醒的还是盲目的?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思想、理念指导或制约吗?化学学科的特色是什么?化学学科的灵魂是什么?教学中我们体会了、感悟了吗?并且把这种体会、感悟融合到教学中去了吗?学生认识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