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47910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小组成员:杨苏芸余路遥徐旭红,2,后天,印度洋海啸,4,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1. 水资源短缺2. 土地资源短缺3.矿产资源短缺4.水污染不断扩散5.大气污染严重6.固体废物污染逐渐增多,草原、森林退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5,生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样,都是历史的范畴,伴随 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有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

2、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把生态 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自然规律为准则,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7,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一、走文明发展道路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 二、走文明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走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8,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一、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转化,树立生态文明理念。(P174) 二、着力抓好五项工作。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深化节能减排3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4 .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5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 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A生态文化 B生态

4、文明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2. 在( )上,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A十六大四中全会 B十七大 C十七大三中全会 D十七大四中全会,10,B,B,3.党的(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A十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七届三中全会 C十七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五中全会4. 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 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追求最好的()A生态利润 B生态利益 C生态收益 D生态效益,11,D,D,5. 环境保护工作应

5、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 ),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单选 ) A生态文明 B生态安全 C生态平衡 D生态保护6. “()”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单选 )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生态发展 D低碳发展,12,A,A,7.以下属于按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划分的文明的是() (多选 ) A游牧文明 B生态文明 C社会主义文明 D工业文明8.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 ), 保护地球, 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 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

6、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A尊重生态 B尊重自然 C顺应自然 D善待自然 7,13,ABD,ABD,9.生态问题包括( )等。 (多选 ) A生态失衡 B环境污染 C能源枯竭 D人口膨胀10.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途径包括( )。 (多选 ) A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 B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C转变政府职能 D以上都不对,14,ABCD,AB,11. 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 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以保护环境。 (判断 )12.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内涵就是生态文化理念。 (判断 ),15,错误,错误,13.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

7、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 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判断 ) 14. 十五大报告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判断),16,错误,错误,15.在水土流失区域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电力、建材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 ) (判断 ),17,正确,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

8、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而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中其他“四位”的关系: 1.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绝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18,2.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为政治建设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两者具有紧密

9、的互馈性。3、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显而易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关系。4、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发展社会事业化社会结构,还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19,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20,21,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