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475509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第五单元课文复习ppt培训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第五单元复习,诸子喻山水秋水前赤壁赋,略庄子 外篇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被动句 1.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介后 1.仲尼亟称于水 2.何取于水也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5.故几于道 6.天下莫柔弱于水; 宾前 1.何取于水也; 2.是之取尔;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诸子喻山水 特殊句式,诸子喻山水 词类活用(包括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故能成其圣; 知者乐水; 盈科而后进; 君子耻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日

2、月有明; 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以其善下之; 正善治; 源泉混混; 明主不厌人;,诸子喻山水,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兼容并包、胸怀宽广。 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诸子喻山水,第六则(徐子曰) 为人治学要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名副其实 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开阔;在过程中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第八则(上善若水)歌颂水默默奉献、谦下不争的精神;体现老聃为政

3、“贵柔”的主张第十一则(夫兵形象水) 战略战术上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一词多义(虚词),1 于 仲尼亟称于水 何取于水也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2 而 盈科而后进 可立而待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一词多义(虚词),3 之 君子耻之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流水之为物也 是之取尔,4 为 苟为无本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被)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秋水 特殊句式,被动句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方存乎见少 3.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 判断句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 省略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尔将可与(

4、)语大理矣; 3.人卒()九州 4.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介后 1.莫大于海; 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3.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4.今尔出于崖涘。 宾前 1.东面而视; 2.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又奚以自多; 定后 1.闻道百,秋水 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东面而视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不辩牛马; 拘于虚也; 人卒九州;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 此其过江河之流; 方存乎见少; 至于北海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思想主张:唯心主义。 政治主

5、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顺应自然。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想象奇幻 eg:河伯、海神、鲲构思巧妙 eg:一问一答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内容与主旨,全篇写河伯与海神若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为喻,阐明的哲理是:一个的见识是有限的,万事万物亦是相对存在的,因此不能够骄傲自满、坐井观天,否则就会贻笑大方。,艺术特色,巧设比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说明人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化抽象为形象;对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对比的

6、手法eg:把黄河的壮阔和大海的广阔进行对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难穷eg:把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一词多义 (虚词),之 我之谓也 仲尼之闻 伯夷辞之以为名,于 吾非至于子之门(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莫大于海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一词多义(虚词),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伯夷辞之以为名,为 以为莫己若者(认为)不可为量数 伯夷辞之以为名,有关成语,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条件)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大方之家:

7、指学识渊博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井底之蛙:井底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前赤壁赋,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

8、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艺术手法赏析,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景物连贯,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不仅在结构上俨然一体,而且沟通了感情脉络(乐-悲-乐),使得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完美统一。,语言风格,自由豪放,恣肆雄健 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 舒卷自如、活泼流畅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 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9、 “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 自然本色、平易明畅 景物所构成的纯真自然之美带来了难忘的艺术享受。,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名作动,1、扣舷而歌之 歌:唱2、下江陵 下: 攻下 3、顺流而东也 东: 向东进军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捕鱼砍柴 5、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 显出白色,名作状,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 2、

10、 西望夏口 西:向西 3、东望武昌 东:向东 4、举匏尊以相属 匏:用葫芦做 5、桂棹兮兰桨 桂:用桂树做 6、桂棹兮兰桨 兰:用木兰做,意动 使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把.当做伴侣 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把.当做朋友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舞动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 正襟危坐 正 :使.端正,形作动,肴核既尽 尽 :吃完 白露横江 横 :笼罩 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用,一词多义,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在月出于东山之上 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 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托遗响于悲风 给,一词多义,之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 音节助词,无意 倚歌而和之 代词,指“

11、歌”哀吾生之须臾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词多义,而 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承接 扣舷而歌 连词,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连词,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 连词,表因果,一词多义,然 其声呜呜然 .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 这样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的样子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郁乎苍苍 助词,无意,特殊句式,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省略句 省略主语(苏轼)举酒属客 省略介词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3、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 1、客有吹洞箫者 2、凌万顷之茫然 宾语前置句 1、何为其然也?

12、2、而今安在哉? 3、而又何羡乎?,成语归纳,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 政治上提出变法主张,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

13、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课文主旨,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 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段落分析,第1段: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叙,议,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

14、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 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古今异义,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4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词类活用,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惑: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13.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动词作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