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45425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5网络培训(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计算机基础,开学篇,2,大学计算机基础,“2” 全校必修,VB.NET C/C+,硬 件 技 术 基 础,软 件 开 发 技 术 基 础,数 据 库 技 术 及 应 用,多 媒 体 技 术 及 应 用,W e b 技 术 及 应 用,夯实基础,各类创新活动,面向应用,培养创新,2010起我校实施的2+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x” 全校限选二,各 专 业 计 算 机 应 用 技术,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本课程的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程简介,5,课程内容体系(2011试点),6,

2、课程特点,内容多: 每一章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各章之间紧密联系少。为与上机和便于教学,讲课的次序与教材不一致。既有理论又实践。 学时少:每周2学时上课、2学时上机。 实践性强:“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每周有丰富的上机作业,网上递交,机房随机检查、期末上机考试 学生程度不一:个别学生没有接触计算机,个别是计算机高手,一般Word文字输入、网上搜索、聊天。 解决办法:基础差,增加课外上机;基础好,帮助其他同学,做创新作品,加分。,7,学时和进度(以实践为主线、探索计算思维思想训练),8,土木8次学时和进度(以实践为主线),9,学时和进度(

3、以实践为主线),周学时 2+1 ,2.5学分 32理论+16课内上机+16课外上机,10,教学方法和措施,学会自主学习,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网站、课程网站是教材的补充http:/ 每周2学时上机, 定时定机器,课外至少2学时 按时到机房,出勤率和随机检查作为平时成绩 自由上机,每人300免费机时,一卡通上上已存入,周一至周日822点开放 实验作业从OFFICE开始,每个实验完成上传,提供了自动阅卷新功能上传教学网站:http:/,11,教学方法和措施,面向过程的考核每次实验作业网上递交课堂、机房随机检查期中无纸化考试(第1、3、4、5章基本概念,Windows、 Office操作)创新、优秀作品

4、加分(网上公布)期末无纸化考试(第2、6、7、8、9章基本概念,网页、Access、Flash设计),12,学习方法的指导 1. 明确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的方法例李开复的给新生开学的第四封信:自修之道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该这么度过 踏入大学校门时,你还是一个忙碌的、青涩的、被动的、为分数读书的、被家庭呵护着的中学毕业生。 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好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

5、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将是“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13,2.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探索和创新最快和直接手段:利用网络例第一次实验,优盘双击打不开引出病毒、注册表、信息安全等问题同学间探讨、帮助、提高:三人行,必有我师 计算机爱好、基础好,提倡:帮助指导、做创新作品,按照小步伐快节奏的原则,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重视主教材建设的同时,更是着力实验教材建设。 以四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为指导思想; 以四精“精心布局、精选实例、精练的文笔、精讲多练”为原则; 以集主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方案、电子教案、考试于一体的立体化建设为目标.,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验教材建设,发展历程,1997年获得 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校第一批优质课程(10门) 全国工科优秀CAI软件三等奖,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 奖 (计算机类最高奖),上海市教学成果 一等奖 国家级二等奖,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 国内同类唯一,国家精品课程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二等奖 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二等奖,1999年上海市 优秀教材二等奖,2007年上海市 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国家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