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第11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5056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第11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电工技术第11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电工技术第11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电工技术第11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电工技术第11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第11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第11讲(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解题步骤:,1、根据原电路图画出相量模型图(电路结构不变),3、根据相量模型列出相量方程式或画相量图,4、用相量法或相量图求解,5、将结果变换成要求的形式,2、确定参考相量。如果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出相量,只给出有效值,则可以自己设定参考相量。即设定0度角相量。,小结,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例:如图电路,已知,解,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例:如图电路,已知,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解:设电容两端电压为,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解:设电容两端电压为,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例:如图电路,已知,解:设电容两端电压为,u与i同相,,因为u与i同相,所以,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六、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相量图,由相量图可知:,因为u与i同相,所以,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1、谐振的概念,在同时含有L 和C 的交流电路中,如果总电压和总电流同相,称电路处于谐振状态。,串联谐振:L和C串联时,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并联谐振:L和C并联时,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在只含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电感或电容不消耗有功功率。只和电源进行能量交换(能量的吞吐)。在同时含有L 和C 的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与电源之间不再

3、有能量的交换,电感与电容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此时电路呈电阻性。,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u与i同相时 称为串联谐振,u与i同相时 称为并联谐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2、串联谐振,(1)、串联谐振的条件,串联电路的阻抗:,根据串联电路谐振的定义知: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即,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2)、串联谐振的频率,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2)、串联谐振的频率,可以看出,谐振频率只由电路中的L和C决定。,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可以看出,谐振频率只由电路中的L和C决定。,(3)、串联谐振分析,串联电路的阻抗:,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4、,七、谐振电路,(3)、串联谐振分析,串联电路的阻抗:,因为电流最大,所以谐振时电阻两端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U。,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因为电流最大,所以谐振时电阻两端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U。,谐振时电感两端电压,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谐振时电感两端电压,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4)品质因素Q,在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4)品质因素Q,在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品质因素表示在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的Q倍。,所以,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

5、交流电路,品质因素表示在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上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的Q倍。,所以,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七、谐振电路,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XLR,或XCR,则UC=ULU。即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或电感两端电压,大于电源电压。R越小,品质因素越大。,3、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方法,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XLR,或XCR,则UC=ULU。即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或电感两端电压,大于电源电压。R越小,品质因素越大。,3、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方法,(1)电源频率f和电容C一定时,改变电感L使f=f0。即改变电感L使电路发生谐振。,(2)电源频率f和电感L一定时,改变电容C使f=f0。即改变电容C使电路发生谐振。,第四

6、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1)电源频率f和电容C一定时,改变电感L使f=f0。即改变电感L使电路发生谐振。,(2)电源频率f和电感L一定时,改变电容C使f=f0。即改变电容C使电路发生谐振。,(3)电感L和电容C一定时,改变电源频率f使f=f0。即改变电源频率f使电路发生谐振。,4、串联谐振的曲线,(1)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3)电感L和电容C一定时,改变电源频率f使f=f0。即改变电源频率f使电路发生谐振。,七、谐振电路,4、串联谐振的曲线,(1)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谐振时,阻抗最小,电路呈纯阻性。电流最大。,第四章、正弦

7、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2)电容电压、电感电压、电阻电压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5、串联谐振的特点,(1)阻抗最小,电路呈纯阻性。,(2)电流最大,(3)电压与电流同相。,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2)电流最大,(3)电压与电流同相。,(4)电压关系,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4)电压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在RLC电路中: 如果感抗(XL)容抗(XC), 即电抗XXLXC0。则电压超前电流。称这样的电路为感性电路。 如果感抗(XL)容抗(XC), 即电抗XXLXC0。则电压

8、滞后电流。称这样的电路为容性电路。 如果感抗(XL)容抗(XC), 即电抗XXLXC0。则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同。称这样的电路为阻性电路。 这个时候称为电路发生谐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6、串联谐振的应用,在电路中如果发生谐振,产生的大于电源电压,会烧坏电路元件。如Q100,电源电压U6V,就会产生600伏的电压。,在电源电压比较高的电力系统中,应该避免出现谐振现象,电感和电容两端的高压会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在电源电压比较微弱的无线电系统中,利用串联谐振的这一特点来提高微弱信号的幅值。,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在电源电压比较微弱的无线电系统中,利用串联谐振的这一特点

9、来提高微弱信号的幅值。,例如:收音机的输入回路。L1:接收天线。LC组成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设天空中有三个电台,发出信号。e1、e2、e3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例如:收音机的输入回路。L1:接收天线。LC组成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设天空中有三个电台,发出信号。e1、e2、e3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调节可变电容C,对所需信号频率(如e1)产生串联谐振,则信号e1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最大,将这个信号进行检波、放大,用喇叭放出,就是这个电台的声音。,例:将一线圈(L4mH,R50)与电容器(C160P

10、F)串联接在U25V的电源上,,、当频率增加10时,求电流及电容器上的电压。,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时发生谐振,,求电流及电容器上的电压。,解:(1),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解:(1),(2)当频率增加10即,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2)当频率增加10即,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例:已知收音机输入电路线圈L的电感L0.3mH,电阻R16。(1)若收听e1电台的频率f640KHz,应将可变电容C调到多大?(2)如在调谐回路中电台e1感应出的电压E12mV,信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有多大?在电感或电容上产生的电压是多少?,解:(1),第四章、

11、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解:(1),结论:当 C 调到 204 pF 时,可收听到e1的节目。,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结论:当 C 调到 204 pF 时,可收听到e1的节目。,(2)已知电路在,时产生谐振,所需信号被放大了78倍。,例:将一线圈(L4mH,R50)与电容器(C160PF)串联接在U25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试求:(1)电路的谐振频率。(2)谐振时电路的电流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3)计算电路的品质因素。,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解:(1)电路发生谐振时:,(2)谐振时,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解:(1)电路发生谐振时:,(2)谐振时,(3

12、)品质因素,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3)品质因素,作业:P164、习题、4.7.4。,例:有一RLC串联电路,接于频率可调的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在10V,当频率增加时,电流从10mA(500Hz)增加到最大值60mA(1000Hz)。试求(1)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值。(2)在谐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 (3)谐振时磁场中和电场中所储的最大能量。,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解:(1)因为电流最大值为60mA(1000Hz)。,说明谐振频率为f0=1000Hz。谐振时电流为I0=60mA,七、谐振电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解:(1)因为电流最大值为60mA(1000

13、Hz)。,说明谐振频率为f0=1000Hz。谐振时电流为I0=60mA,因为电流为10mA时频率为1000Hz。,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因为电流为10mA时频率为1000Hz。,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联立解得:L=0.105H,C=0.242F,(2)谐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联立解得:L=0.105H,C=0.242F,(2)谐振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3)磁场储存的能量为:,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七、谐振电路,电场储存的能量为:,谐振时电感电流I=60mA,磁场储存的能量为:,谐振时电容电压U=39.5V,电场储存的能量为:,

14、八、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1、功率因数,(1)定义,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夹角为。Cos称为电路的功率因数。,(2)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我们知道,表示了有功功率的利用程度。,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电源设备给出的容量都是S。如:,而需提供的无功功率为:,电源设备的容量全部用于设备做功。,而需提供的无功功率为:,八、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电源设备的容量用于设备做功的有600KW,还要提供800KW的能量用于在电感电容之间能量转换。这部分功率没有用,称为无功功率。,注意:SPQ 。这样使电源不能充分利用。,所以,提高Co

15、s可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以充分利用,减小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功率损耗。,设输电线和发电机绕组的电阻为r。,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3)功率因数cos低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多为感性负载-如电动机、日光灯,这样造成电路多为感性电路。因此功率因数cos较低。,2、功率因数的提高,(1)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即:加至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2)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在感性负载两端并电容,如感性负载:,电压超前电流。 相量图如图。,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0。,相量图如图。,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并电容后:电压与电流的夹角由1减小到。角减小,功率因数cos提高。,结论:并联电容后,原感性支路的工作状态不变,总电流减小。电路总功率因数提高。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不变。电路总视在功率S减小。,3、功率因数的计算,又由相量图可得:,因为并联电容前后有功功率相同,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八、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例1:一感性负载,其功率P=10kW,接在电压U=220V , =50Hz的电源上。,(1)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需要并多大的电容C,求并C前后的线路的电流。,(2)如将 CoS从0.95提高到1,试问还需并多大的电容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