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44982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图与计算机绘图(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所以掌握正投影法理论,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绘图和读图能力的关键。本章将介绍正投影法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一、投影法概念,物体被灯光或日光照射时,在地面或墙壁上就会出现物体的影子。,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影子的启示,科学地总结出假想光线(称为投射线)能通过物体,将其内外所有边界轮廓向一个平面(称投影面)投射,从而在这个平面上得到一个由线条组成的平面图形(称投影或投影图)来表达物体形状,这种将物体进行投射并在投影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二、投

2、影法的分类,1中心投影法 指投影线汇交于一点S(投射中心)的投影。工程上常用这种投影法画透视图,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指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它与投影面位置关系,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2.平行投影法,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倾斜于投影面,(1)斜投影,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1)直角投影(正投影),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三、正投影的性质,平面平行投影面,该面投影实形现;直线平行投影面,该面投影实长显,显实性,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三、正投影的性质,积聚性,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三、正投影的性质,类似性,平面倾斜投影面,

3、投影类似往小变;直线倾斜投影面,该面投影长变短,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2物体的三视图,将机件用正投影法向投影面进行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一个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一、三视图的形成,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正直投影面,简称正面, 代号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用“H”表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用“W”表示。,2.2物体的三视图,投影面与投影轴,2.2物体的三视图,2三视图的形成及名称,将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主视图从前向后投射,在V面所得的视图;俯视图从上向下投射,在H面所得的视图;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在W面所得的视图。,2.2物体的三

4、视图,将投影面展开: 正面(V)不动,W面向右转90,H面向下90,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到同一平面,2.2物体的三视图,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1.位置关系,正面放着主视图, 俯视画在它下面, 右边画着左视图, 三图位置不改变,2.2物体的三视图,2.方位关系,物体上下主、左见;物体左右主、俯现; 物体前后看左、俯,里是后边外是前。,2.2物体的三视图,2.尺寸关系(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2.2物体的三视图,三、画物体三视图的步骤,2.2物体的三视图,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任何立体都是由点、直线、面等几何元素所组成。例:下图所示三棱锥的表面由

5、三角形SAB、SBC、SAC、ABC四个平面所围成;两相邻平面有交线(称为棱线)SA、SB、SC等六条,六条交线(棱线)汇交于A、B、C、S四个点。显然画三棱锥的三视图,实质上是画这些点、线、面的投影。因此,掌握点、线、平面的投影及投影规律是正确、迅速画立体投影的基础。,一、物体上点的投影,将形体上空间点A分别向H、V和W三个投影面作垂线(投射线),其垂足a、a 和a即为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1.点的三面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点的投影用小写(如V面a加撇,H面a不撇,W面a“加两撇)。 点两面投影位置连线与投影轴的相交点,用ax、ay、a

6、z表示,oy展开为oyH、oyW(同一轴),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点的直角坐标 空间点的位置也可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点的坐标规定书写形式:A(X、Y、Z),如A(30、10、20), 点到W面的距离 Aa“=aay=aaz=oax,用坐标X标记 点到V面的距离 Aa=aaX=a“az=oaY,用坐标Y标记 点到H面的距离 Aa=aaX=a“aY=oaZ,用坐标Z标记,由此可知: 点的水平投影a由axO、ayO,即点A的xA、yA两坐标决定; 点的正面投影a由axO、azO,即点A的xA、zA两坐标决定; 点的侧面投影a由aYO、azO,即点A的yA、zA两

7、坐标决定。,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点的投影规律 点的投影规律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一致的,即点的投影规律仍然符合“长对正(aaOX)、高平齐(aaOZ)、宽相等(aaz =aaz=yA)的对正关系。,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例1 已知点A(30、10、20)作点三面投影。,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例2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两点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是以一点为基准,判断其他点相对于这一点的左右、高低、前后位置关系。在三投影面体

8、系中,两点的相对位置是由两点的坐标差来决定的。 空间两点的上下相对位置通过V面和W面投影判断(物体上下主左见),Z坐标值大者上为; 左右相对位置通过V面和H面投影判断(物体左右主俯现),其X坐标值大者在左; 前后相对位置通过H面和W的投影判断(物体前后看左俯,里是后边外是前),Y坐标值大者在前。,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空间两点相对位置,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例3】 已知点的三面投影,B点位于A点的左方20,上方15,后方10,求作B点的三面投影。,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3重影点及可见性 空间两个点

9、在某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个点时,则称此点为两点在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空间两点的两个坐标相等,这两点处于某投影面同一投射线 判断可见性时,坐标值大的为可见,坐标值小为不可见,用“( )”表示。,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重影点可见性判断,一、物体上点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根据“两点可确定一直线”的几何定理,作直线的投影时,可作出直线上任意两点(一般取直线段的两端点)的投影,然后将这两点的同面投影相连,即得到直线的三面投影。,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有三种位置: (1)投影

10、面垂直线 (2)投影面平行线、 (3)一般位置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和投影面平行线又称为特殊位置直线。,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并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的空间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垂直线。 垂直于H面的称为铅垂线;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垂线;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垂线。,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铅 垂 线,投影特性: (1)a(b)积聚为一点; (2)abOX;abOY; (3)ab=ab=AB,直观图,投影图,示例,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正 垂 线,投影特性 (1)b(c)积

11、聚为一点; (2)bcOX;bcOZ; (3)bc=bc=BC,直观图,投影图,示例,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侧 垂 线,投影特性: (1)d(b)积聚为一点; (2)dbOZ;dbOY; (3)db=db=DB,直观图,投影图,示例,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在另外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空间直线的实长,且与空间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的两轴垂直。,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投影面平行线,

12、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并与另外两投影面倾斜的空间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 平行于H面,且与V、W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水平线; 平行于V面,且与H、W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正平线; 平行于W面,且与V、H面倾斜的直线,称为侧平线。,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水 平 线,(1)abOX;bOY,且均不反映实长; (2)ab=AB;,直观图,投影图,示例,投影特性,(3)、反映真实倾角,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正 平 线,直观图,投影图,示例,投影特性,(1)cbOX;cbOZ,且均不反映实长; (2)cb=CB;,(3)、反映真实倾角,二、物体上

13、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侧 平 线,直观图,投影图,示例,投影特性,(1)acOY;acOZ,且均不反映实长; (2)ac=AC;,(3)、反映真实倾角,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反映空间直线实长的线段,该线段与投影轴的夹角为空间直线与其他两个投影面相应的夹角;其他两个面的投影为比空间直线缩短的线段,且分别平行于空间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两根投影轴。,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3)一般位置直线,空间直线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称为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

14、影均与投影轴倾斜,其投影不反映空间直线的实长,也不反映该直线与投影面的实际倾角。,【例4】 已知直线AB的V、H两面投影,求其W面投影。,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二、物体上直线的投影,2.3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直线与点以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直线上的点。, 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反之,如果点的投影均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则点必在该直线上,否则点不在该直线上。,2.直线与点以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直线上的点。, 直线上的点分割直线之比,在投影后保持不变。如图:点K在直线SA上,则SKKAskkaskkaskka,这种点分线

15、段成比例的投影特性,称为定比性。,【例6】 求直线AB上距H面和V面相等的K点的三面投影。,在能同时反映Z坐标和Y坐标的W面上,过O点作倾斜45的辅助线,其与ab的交点即为K点的侧面投影k,根据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可求得k、k。,【例7】 已知AB直线的两面投影和直线上S点的正面投影s,求作水平投影s。,分析:由于AB为侧平线,不能直接由点s求s,根据点在直线的从属性,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求得。,方法一: 先求出直线的侧面投影,同时求得s;然后根据点在直线上投影的从属性由s求得s,,方法一:过点a作任意一辅助线,在该辅助线上截取as0as,s0b0=sb;连接bb0,过s0作bb0的平行线交ab于

16、s点,即为所求。,(2)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三种情况:平行、相交、交叉。平行和相交的两直线都是属于同一平面(共面)的直线,而交叉两直线则不是属于同一平面(异面)的直线。在相交和交叉两种直线中,又有垂直相交和异面垂直的特殊情况。,平行两直线,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其各同面投影必相互平行,反之亦然。,相交两直线,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面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影规律。反之,若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则此两直线在空间一定相交。,两直线交叉,空间两条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称为交叉两直线。其投影既不满足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也不满足相交两直线的投影特性。,交叉两直线不存在共有点,但必存在重影点。同面投影的交点,实际是两直线在处于同一投射线上的两点(重影点)的投影(重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