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考点解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4584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考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地理2考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地理2考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地理2考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地理2考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考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考点解读(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2考点解读,福州格致中学 陈明真,一.人口与城市 (一)人口 考点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比较、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逐步过渡,自然增长率,(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变化,(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

2、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 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工业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影响人口增长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增长率政治经济文化生育观念等人为因素为主 死亡率经济生活水平医疗水平人口的年龄构成等,但某些年份死亡率的突然升高往往与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有关 人口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医疗卫生条件改变国家政策人们的文化观念社会福利等因素有关,可联系复习的内容: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分布及影

3、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历史基础),考查方式:,以某时期不同区域或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统计图(柱状图、曲线图、 坐标图、金字塔图等)、人口统计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总数、不同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等)数据表来考查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的主要特点、地区分布、人口变化的原因等。,【例】(2006四川)图1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1)-(3)题。,(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 B.古巴 C.新西兰 D.埃及,(D),【例】,(2007上海)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

4、 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1)B (2)A (3)B,【例】图4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图,据此回答(1)-(3)题,(1)图中四点与我国2000年人口状况吻合的是 A B C D,(2)图中点,O14岁人口比重较高,原因可能是A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B保险、福利事业的发展C大批青壮年出

5、国打工 D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3)图中点所对应时期的人口问题表现为A人地矛盾尖锐 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 D青壮年社会负担过重,(1)C (2)A (3)D,【例】(2008全国卷)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 (1)-(2)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2)该城市是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D),(B),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时间和空间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和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6、的特点和方向-19世纪以前和二战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和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和以后运用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气候.水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就业机会.工资收入等 社会因素-个人生活需求.战争.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等,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利弊(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经济发展 文化和民族融合 环境,考查方式:结合某地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曲线图或表格数据, 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并进一步考查学生从图中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例

7、1】(2008江苏)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 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 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 迁入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2)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 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AC),(AC),【例2】(2008海南)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

8、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A),(C),考点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资源.科技水平.人们文化和消费

9、观念.地区开放程度等 考点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地域文化影响人口的谋生方式和生育观念,考查方式:以漫画、人口统计数据材料等切入,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以及面临人口问题。,【例1】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答案:(1)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

10、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随海拔增加人口密度减小)。 (2)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差。 (3)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 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二)城市 考点1: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地域形态和城市功能区)及其形成原因,(1)城市的地域形态,团块状-平原常见-成都.合肥 条带状-山区河谷-兰州.洛阳 分散式-河流和地形影响及工业联系等-重庆.武汉,形成原因-地形.河流和交通条件的不同,(2)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最常见有以下,分析相应功能区形成的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11、;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园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应布置卫生防护带。,考查方式:

12、1.选用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强的热点材料或新区规划图、城镇布局图、模式图 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及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比较分析的能力。,【例1】(2008江苏)图8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 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区,(B),(C),【例2】(2007北京)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 读图3,完成下题。,图中

13、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A和 B和 C和 D和,(C),【例3】(2007江苏)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B),(D),考点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

14、弱(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通过实例,分析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因素(城市形成和发展因素)-位置.土地.水源.气候.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政治.科技.军事等等.,考查方式:以某地区城市体系为案例,分析不同等级城市数量、功能、服务范围的差异。,【例1】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辐射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五 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多,辐射范围越广;等级越低,则反之。(2)沿河沿海分布 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营造滨水景观,(1)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体系共有_级。简述该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_。其原因是_。,【例2】

15、(2007宁夏)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 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 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 回答(1)(2)题。,(1)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 (2)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A),(D),考点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城市化的内涵-标志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6、起步时间.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原因)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设施的完善.中心城市的环境问题等 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对气候.水源.生物.土壤 解决措施-建设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