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课件-08讲民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44529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37.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案课件-08讲民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图案课件-08讲民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图案课件-08讲民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图案课件-08讲民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图案课件-08讲民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案课件-08讲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案课件-08讲民(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案,中国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工艺美术专业,王珠珍 颜鸿蜀 设计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电子课件(8),第三章 第二节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图案要点 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 蓝印花布影形与点相结合的 图案语言 蜡染工艺 蜡染冰纹式的点线面结合的 图案语言 扎染工艺 扎染的图案语言,第 8 讲,中国民间印染工艺的历史 一、蓝印花布 二、蜡染图案 三、扎染图案,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第三章第二节中国民间印染图案目录,中国民间印染工艺的历史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和

2、人文历史因素,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印染工艺形式,随之出现了多种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蜡染图案,扎染图案, 木版印花布图案 在这些印染图案中,以民间蓝印花布图案、蜡染图案和扎染图案的分布面最广,影响也最大。,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一、蓝印花布,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上,用小幅镂空花版直接漏印银灰色的底纹, 当时镂空花版已出现。 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北朝遗址出土的蓝地白花毛布残片,图案都是用大小圆点和 瓜子形斑点构成,点和点之间不连接,并有脱浆的痕迹。北朝时代,镂空

3、花版、刮浆 印染的蓝印花布工艺已经基本形成。 宋元的“药斑师”,明代的“浇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 其“去灰药,则青白相间”,进一步完善了蓝印花布从染制到整理的整个工艺过程。近代的蓝印花布: 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蓝印花布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农民们自织土布、自产蓝靛、 自制灰浆、自设作坊、自行刮浆和染色。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仍保留有这样的手工作 坊。,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人们用蓝印花布作各种生活用品:被面、被单、蚊帐、帐沿、枕套、包袱、门帘也用蓝印花布作小孩和妇女的各季服装。蓝印花布蓝白二色,图案清新,朴素美观。 图案内容丰富多采,

4、有动物图案、人物图案、花卉图案、山水图案、吉祥图案、几何图案等。 由于生产工艺的相同,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蓝印花布在气质和品味上基本一致,以至许多蓝印花布无法辨认出它们的产地,但也有少数地区的蓝印花布,如南通的蓝印花布有某些特色,新疆地区的蓝印花布也与众不同。 以后,在漫长的年代里,蓝印花布的染制工艺和图案的创造,在民间相互影响广泛交流,集民众的智慧达到今天的丰富多彩和完美。,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小孩围嘴,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包袱,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新疆的蓝印花布,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

5、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一)蓝印花布以浆防染的工艺中国民间蓝印花布,是以“灰浆”为防染剂,镂空花版,刮浆印染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1. 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镂空花版将镂空花版平压在白布上刮浆晾干多次染色晾干刮浆粉工序蓝地白花的蓝印花布只需要一块花版印花,构成图案的斑点互不连接。白地蓝花的蓝印花布,一般都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尸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 (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不该连接的地方遮盖起来,使蓝色花纹断开) 。2. 民间的花版制作有五道工序裱纸板、上花样、刻花、砑版、上油。用五到七层高丽纸或牛皮纸裱糊成纸板;在纸板上描绘出刷印的花样;用刻刀依照花样镂刻成透空的漏版,好的花版刀口利

6、落.;用鹅卵石把刻好的花版磨平(称为砑版);最后上油,先刷生桐油烘干,再刷熟桐油,晾干,不怕水泡。,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3. 防染剂的配方石灰八两,黄豆粉四两,加一个鸡蛋清,用水调成糊状。用石灰拌入水豆腐,发酵,搅匀,成糊状。石灰和黄豆的比例约为2:1。 4. 染料农民自种蓝草,收蓝后即制作“水靛”,也有的 农家专门制作“水靛”,每年五、六月间,用船运到各地卖给染坊使用。靛蓝色素不溶于普通的水,必须利用还原剂的作用,使它溶解在碱性的水里,成为隐色体, 即黄色液体,才能被纤维吸收。被染物从染缸里取出晾在空气中氧化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又成为不溶性色质,牢度高。,图

7、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二)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1. 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由点“点”出的各种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等。点的形状多种多样,圆点、半圆点、月牙形点、瓜子形点、梭子形点、长方形点和大点、小点。在点的排列方式上又有多种变化。山东蓝印花布中:猫蹄纹是由中间一圆点,周围六圆点构成。大猫蹄纹是猫蹄纹的外围又加上六个大圆点构成。金钱菊、皮球花都是由点构成。“冰盘菊”也称“烧饼花”,是点出来的 “光效应”图案,-这一图案以中间一小点为圆心,将各种形状的点,一圈圈地向外作发射状排列使人,视觉恍惚,产生光感。点的排列的疏密,不仅产生图案的

8、造型,同时造成了蓝印花布的蓝白节奏 感,产生对比调和之美。“点”是蓝印花布图案语言的根本。,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冰盘菊”,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

9、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是“点的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2. 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有趣的“影形”。 人物的影形、动物的影形、植物的影形影形的边缘呈曲折变化。大多数的影形作适形造型状的排列。每个影形上,有各种形状和各种排列的点,正是这些点,将影形没有表达清楚的形象进一步刻画出来。“影形”

10、与“点”的合作,形成蓝印花布的图案语言。,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蓝印花布图案语言是“影形

11、”与“点”的合作,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三)蓝印花布多种构成形式根据生活实用品的外形、大小及用途确定其构成形式。床单、被面等大面积的蓝印花布,常常以“回”字形划分出装饰面。围嘴等小面积用品,直接作图案的适形造型。做服装的花布用四方连续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包袱,构图以“回”字形 划分出装饰面,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做服装的花布用四方连续构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四)蓝印花布的吉祥寓意凡是出现在蓝印花布

12、上的图案,几乎都有其吉祥寓意。五片圆瓣梅花寓意“梅开五福”; 石榴寓意“多子”;鹿谐音“六”,与鹤谐音“合”,表示“六合长春”;梅、竹、兰寓意“岁寒三友”君子之交;金鱼寓意“金玉”;瓶形寓意“平安”;葫芦寓意“福禄”; 佛手寓意“福寿”;鸳鸯寓意爱情;长命锁寓意锁住儿童的生命,不被疾病侵害;老虎与五毒(蜈蚣、蛇、蝎、壁虎、蛤蟆或蜘蛛)寓意辟邪驱毒;麒麟背上童子寓意“送子”;凤凰、牡丹寓意爱情;喜鹊与梅花表示“喜上眉稍” 等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手持荷花的“和圣”与手持圆盒的“合圣”,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上,把他们视为和美协调的象征。中国神话传说刘海戏蟾中的人物刘海,十六岁中状元,五十岁当丞相,后入

13、终南山学道成仙,是淡泊名利的代表。,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鹿谐音“六”,与鹤谐音“合”,表示“六合长春”,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麒麟背上童子寓意“送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手持荷花的“和圣”与手持圆盒的“合圣”被 视为和美协调的象征。,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凤凰穿牡丹寓意爱情,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凤凰穿牡丹寓意爱情,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喜鹊与梅花表示“喜上眉稍”,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14、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梅、竹、兰寓意“岁寒三友” 君子之交,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作业练习:1. 临摹蓝印花布图案 2. 依据专业的需要, 在可能的条件下,实践蓝印花布工艺全过程 3.创作蓝印花布小作品,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临摹稿推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临摹稿推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临摹稿推荐,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二、蜡染图案,图案 第三章 中国民间图案 第二节 中国民间印染图案,在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人们随处可以

15、看到精美的蜡染。闪闪烁烁的银饰协调蜡染优美素雅的光彩,使人赞叹。蜡染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花方法之一,古代称“蜡缬”。“缬”即印花,以蜡防染,染色后显花的织物即“蜡缬”。蜡染工艺过程的发生可以推至汉代以前。传说一位苗族姑娘偶然将蜂蜡洒在织好的布上,布染后出现了花斑,从此便创造了蜡染。蜡染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秦汉时期,已有对蜡染的记载。隋唐时代,蜡染已十分盛行。就实物和文献分析:当时蜡染品种繁多,用于日常生活,室内装饰。在唐开元时,还有用染缬作军服的制度。宋代,中原蜡染衰退。西南中南的苗族、瑶族、黎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盛行。明代的仡佬族悬棺中,还发现用于殉葬的蜡染丝麻织品。中国蜡染流传至今,产生了很多生产基地。手工蜡染在国内外均为高品位的工艺品,并行销法国、美国、日本等世界许多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