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44214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农小自考《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技术经济学主讲 李世慧,2,Chapter 1 导论,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条件产生 : 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技术活动 & 经济活动)发展条件 : 1.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2. 科技生产力的显现 & 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 (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三阶段 :,3,Chapter 1 导论,第二节:技术的含义和分类,(一) 技术的含义 ( 狭义 & 广义 & 现代技术概念 )(二) 技术的属性 (自然属性 & 社会属性 & 多元属性 & 中介属性)(三) 技术的分类 (三级分类法)(四) 技术进步的作用,4,Chapter 1 导论,第

2、三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三要素: 技术 / 经济 / 计量技术-硬技术 软技术经济-劳动节约,经济分析计量-量化分析(二) 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三) 研究对象(四)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按研究范围) 广义农业技术经济学 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按研究重点) 宏观 / 中观 / 微观,理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5,Chapter 1 导论,第四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内容,(一)主要特征: 1.综合性 2.系统性 3.数量性 4.比较性 5.预测性 6.决策性 7.优选性(二)主要研究内容1.基本理论:2.系统研究方法: 3.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种

3、植 / 畜牧 / 林业 / 渔业 / 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评估,6,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一) 经济效果基本概念1. 经济效果 -指劳动成果与取得这一劳动成果的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其实质为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3.正确处理技术经济效益中的几个关系(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1.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种生产成果.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 一致性和矛盾性,7,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三) 农

4、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和特点1. 含义-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为基础,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或技术制度等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2.特点: 相关性 / 持续性 / 综合性 / 多样性 / 不稳定性(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1.表达式: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或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经济效益临界=被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02.分析图:(见下页),机会成本,8,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2.分析图:,3

5、.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9,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一) 原理 (木桶原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是非均衡的,其能力值大小不同,根据”木桶原理”,要提高农业生产投入的整体功能水平,必须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使各生产要素投入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而且重点要放在”最小构成因子”上.(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途径 1.数量平衡 2.质量平衡 3.时间平衡 4.区域平衡 5.动态平衡,10,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一) 农业生产资源分类自然资源 (阳光,风力,雨水,土地,森林矿

6、藏.)物资资源人工资源 (加入人工劳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人的智慧,技术,科学,管理 )(二)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 1.可控性 / 不可控性 2.贮藏性 / 流失性 3.互补性 / 替代性 4 再生性 / 相对性(三)边际的概念,11,Chapter 2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四)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单项资源报酬形态)1.资源报酬固定形态 (直线)2.资源报酬递增形态 (下凹)3.资源报酬递减形态 (上凸)(五)农业生产资源报酬递减及其原因,递减原因:,12,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制定研 究计划,资料收集, 整理,

7、综合评价, 方案选优,13,第一节:,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制定研 究计划,(一) 内容及过程,(二) 五个原则,确定课题项目,拟订课题研究提纲,明确资料来源,确定课题项目的研究方法,14,第二节:,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 重要性和内容,资料收集, 整理,(三) 资料的整理,15,第三节:,Chapter 3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 评价内容,(二) 评价的一般标准,综合评价, 方案选优,1. 技术评价 2. 生态评价 3. 经济评价 4. 社会评价,1. 技术先进性 2. 经济合理性 3. 生产可行性,(三) 技术方

8、案的优选,横向技术经济水平分析 2. 全面评价,(四) 最优方案的实施程序,16,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学习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各 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2.学会运用相关的指标来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综合评价,17,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作用及设置原则,(一) 作用(二)设置原则 1.科学,实用 2.系统,全面 3.简便,易行,第二节: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 概念及作用(二) 分类与构成,18,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三节:主要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

9、(一) 土地生产率指标组,土地生产率 = 产品量产值 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产量产值= 产量产值 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 (农产品产值 -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纯收益 = (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二) 劳动生产率指标组,劳动生产率 = 产量产值 (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 产品数量产值 活劳动时间 正指标劳动生产率 = 活劳动时间 产品数量产值 负指标劳动净产出率= (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活劳动时间劳动盈利率 = (产品收入-产品成本) 活劳动时间,19,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三节:主要农业技术经济评价

10、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三) 资金生产率指标组,1. 成本产品产值率 = (产量产值 产品成本)x100%单位产品产值成本= 产品成本 产量产值2. 成本净产出率 = 净产出 产品成本成本利润率 = (利润 产品成本)x100%3. 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资金占用总额)x100%固定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固定资金占用总额)x100%流动资金占用产品率 = (产量产值流动资金占用总额)x100%资金占用净产率 = (净产值资金占用总额)x100%资金占用盈利率 = 【 (产品收入-产品成本)资金占用总额) 】x100%,20,Chapter 4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四节:基

11、本建设投资效果指标组,(四) 资金生产率指标组,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年) =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年平均利润增加额 (年平均成本节约额)2.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 = 年利润增加额(或年成本节约额)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投资总收益 =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x投资年收益额)投资总额 】x100%投资年利润率 = (年平均利润增加额 投资总额)x100%5. 追加投资回收期 = (K1-K2) (C2-C1)K1,K2:同一用途的两种投资金额;C1,C2:同一用途的两种成本总额或利润总额.,21,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介绍了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最重要的分析方

12、法:一般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试算分析法,连环代替法,综合评分法.要求掌握一般分析法在农业生产时间中的具体运用.,22,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一节: 一般分析方法概述,(一) 一般分析方法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比较分析法 各种技术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效果指标,目的指标或分析指标进行对比,选优的分析法. (最基本的)2. 试算分析法 对未实施的方案估算其经济效果,对比选优的分析法.连环替代法 分析多因素条件中,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逐个分析其中一个因素变动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从技术方案内部找出影响,制约经济效果的主要因素的方法.综合分析方法 将各项指标的优劣,统一实

13、行数量化,再集中用一个数量综合起来,求得总体得分的高低. 是解决多方案,多指标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评价择优的分析方法. (最重要的)共同特点: 初等数学范围内的数学知识.,23,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二节: 比较分析法,(一) 原则,条件,劳动对象可比性 资源的可比性 技术功能的可比性 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价格指标的可比性 时间的可比性 空间的可比性 特定因素的可比性,(二) 应用对象,规模 水平 速度 结构 效益,24,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二节: 比较分析法,(一) 试算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平行分析法 分组比较法 动态比较法 比较

14、优势法,25,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三节: 试算分析法,(一) 试算分析法的定义,特点和一般步骤,定义: 根据有关的技术经济参数,实验数据,历史资料等,对新方案,新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试算,并将所得的数据与现行的标准方案或基础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获得预期其预期经济效益的估计植,确定是否采用新方案,新技术.特点: 预测性 严密的科学性,(二) 举例分析 (如下页),26,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三节: 试算分析法,27,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四节: 连环替代法,(一) 连环替代法的应用,(二) 连环替

15、代法的局限性及要注意的问题,第五节: 综合评分法,(一) 综合评分法的步骤和方法,1. 选定评分项目 2. 确定评分标准 3. 确定各个评价项目的权重 4. 编制评分表,积加各方案总分,进行选优.,28,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五节: 综合评分法,(二) 综合评分法案例,1. 选定评分项目,2. 确定评分标准,29,Chapter 5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五节: 综合评分法,(二) 综合评分法案例,3. 确定各个评价项目的权重,4. 编制评分表,积加各方案总分,进行选优,(二) 综合评分法的特点,30,Chapter 6 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边际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边际分析方法解决两个问题:1.在产量一定情况下,如何使资源成本最小;2.在资源一定情况下,如何把资源分配于不同的产品生产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1,Chapter 6 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边际分析,第一节: 边际分析的基本概念,(一) 边际分析概念,1.用两种增量的变化率来研究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2.平均变化率:3.精确变化率: lim4.平均变化率-是曲线某一段切线的斜率精确变化率-是曲线某一点切线的斜率,32,Chapter 6 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边际分析,第一节: 边际分析的基本概念,(二)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