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438698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1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内科学营养代谢病(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营养代谢性疾病,概 述:畜禽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特点、病因、诊治 一、营养代谢病的一般病因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过剩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饲料营养物质缺乏,食欲降低或废绝 饲料营养物质过剩: 如干乳期饲以高能饲料,乳牛过于肥胖;日粮中动物性饲料过多,引发禽痛风;碘过多,致发甲状腺肿;高钙日粮,造成锌相对缺乏等。,2营养物质吸收不良 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消化吸收障碍,如慢性胃肠疾病、肝脏疾病及胰腺疾病;二是饲料中存在干扰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如磷、植酸过多降低钙的吸收,钙过多干扰碘、锌等元素的吸收。 3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 生理状况下:妊娠(尤其双胎、多胎妊娠)、泌乳、产卵及生长发育旺期,对各种

2、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病理性状况下:慢性寄生虫病、慢性化脓性疾病、马传染性贫血、鼻疽、牛结核等慢性疾病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多。 4营养物质平衡失调 (1)转化:如糖、脂肪、氨基酸,三大物质间相互转化 (2)依赖:如钙、磷吸收,需要维生素D (3)拮抗:锌、铁充足可防铜中毒。,5参予代谢的酶缺乏 一类是获得性缺乏,见于重金属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及一些有毒植物中毒;另一类是先天性酶缺乏,见于遗传性代射病。 6内分泌机能异常 如锌缺乏时血浆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含量下降。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二、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各异,但在发生上有其共同特

3、点。 1群体发病 在集约饲养条件下,特别是饲养错误造成的营养代谢病,常呈群发性,同种或异种动物同时或相继发病,表现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 2地方流行 由于地球化学方面的原因,土壤中有些矿物元素的分布很不均衡,如远离海岸线的内陆地区和高原土壤、饲料及饮水中碘的含量不足,而流行人和动物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我国缺硒地区分布在北纬2153和东经97130之间,呈一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狭长地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3起病缓慢 营养代射病的发生至少要经历化学紊乱、病理学改变及临床异常3个阶段。从病因作用至呈现临床症状常需数周、数月乃至更长时间。 4多种营养物质同时缺乏 在慢性消化

4、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营养性衰竭症中,缺乏的不仅是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等也显不足。,5常以营养不良和生产性能低下为主症 6. 发病动物体温一般变化不大,有继发和并发其他疾病的例外。 7.有些营养代谢病具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8.对于营养缺乏和过多症,补充或减少某一特定营养物质的供给,对本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三、营养代谢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调查 着重调查疾病的发生情况,如发病季节、病死率、主要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等;饲养管理方式,如日粮配合及组成、饲料的种类及质量、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数量、饲养方法及程序等;环境状况,如土壤类型、水源资料及有无环境污染等。 2症状识别 如

5、仔猪贫血可能是铁缺乏;被毛退色、后躯摇摆,可能是铜缺乏;不明原因的跛行、骨骼异常,可能是钙、磷代谢障碍病。 3治疗性诊断 4病理学检查,5实验室检查 主要测定患病个体及发病畜群血液、乳汁、尿液、被毛及组织器官等样品中某种(些)营养物质及相关酶、代谢产物的含量,作为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的依据。 6饲料分析 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提供各营养成分的水平及比例等方面的资料,可作为营养代谢病,特别是营养缺乏病病因学诊断的直接证据。 四、营养代谢病的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全价饲养;开展营养代谢病的监测,定期对畜群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的变动,正确估价或预测畜体的营养需要,早期发现病畜;实施综

6、合防治措施,如地区性矿物元素缺乏,可采用改良植被、土壤施肥、植物喷洒、饲料调换等方法,提高饲料、牧草中相关元素的含量。,S,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营养代谢异常的相关疾病,一、学时: 二、内容: 奶牛酮病 肥胖母牛综合症 绵羊妊娠毒血症 马和驴妊娠毒血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 野生动物捕捉性肌病新生仔猪低糖血症,奶牛酮病(ketosis in dairy cows),一、概述 概念 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醋酮血病,是营养代谢紊乱所致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为特征的酮体酸中毒症。 特点: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 原发性酮病:因能量代谢紊乱,体内酮体生成增多。 继发性酮病:因其它疾病,如创伤性网胃炎

7、、子宫炎、乳房炎等引起食欲下降、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脂代谢紊乱,酮体产生增多。 临床酮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临床酮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二、病因 关于病因有许多不同意见,其中能量代谢负平衡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产后泌乳高峰出现得早(约在产后4-7周出现),而产后食欲高峰出现较晚(约在产后10-12周),奶牛对能量的需要超过了从饲料中摄取能量,引起能量负平衡,因而导致发病。原发病常见原因是奶牛产后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各种因素引起的糖异生作用发生障碍,饲料品质差,过量饲喂含丁酸含量高的青贮饲料,运动不足,分娩时过度肥胖,特种营养如丙酸、钴的缺乏,泌乳增速太快且产奶量过高等。继发性酮病常见于引起食欲

8、减损的疾病。,三、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有争议,普遍接受的是糖缺乏理论。 1,草酰乙酸,(一),肝内:生成酮体,超过机体解酮能力,酮血、酮尿、酮乳,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泌乳丢失大量糖,生糖先质(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消化紊乱),动员肝糖原,体脂、体蛋白 (糖异生),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 ,(一),三羧酸循环,(一),肝内:生成酮体,超过机体解酮能力,酮血、酮尿、酮乳,3、血酮升高对机体的影响,脑神经症状,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酸中毒,瘤胃内分解为异丙醇,瘤胃内生物构成和活力改变,前胃弛缓,四、症状 1、消化紊乱、消瘦、泌乳量显著减少。 2、神经症状:见于

9、少数病牛,表现突然发病,不认其槽,盲目于棚内乱转;四肢叉开或交叉站立,站立不稳,步伐蹒跚,全身紧张,肩胛部和腹部肌肉震颤;有些病牛横冲直撞、不可遏制。有的病牛空口磨牙、流涎、感觉过敏,不断舌舔皮肤,吼叫,神经症状发作约持续1-2小时,8-12小时后可能复发;有的牛不愿走动,呆立于槽前,低头耳搭,眼睑闭合、嗜睡,呈沉郁状。 3、病牛的呼出气、乳汁、尿液、汗液中散发有特殊的丙酮气味。血、尿、乳中酮体含量升高。 4、无并发症时,体温、呼吸、脉搏无多大变化。随病程延长,体温略有下降(37),心率加快(100次/min),心音模糊,脉搏细弱。,五、临床病理学 特征性变化: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有些病牛

10、血浆游离脂肪酸增高。血浆白蛋白,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血液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 ,嗜中性白细胞,血钙 。尿总氮、氨氮、氨基酸氮增高,尿素氮减少,尿pH下降呈酸性。,六、诊断 初步诊断:根据多发生于分娩后2-6周内的病史,产奶量减少,食欲或废绝、前胃弛缓,渐进性消瘦和呼出特殊丙酮气味的临床症状,在排除继发性酮病的基础上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作临床病理学检查,检查血糖和血、尿、乳中酮含量或酮体定性。 类症鉴别:创伤性网胃炎、真胃变胃、前胃弛缓、子宫疾病、生产瘫痪、皱胃变位及消化道阻塞性等疾病时易继发酮病,应注意鉴别诊断。 (1)注意观察原发病的特征 (2)用药探病:给葡萄糖或激素,效果良

11、好为原发性,效果不良,为其他疾病继发本病。,七、治疗 治疗原则:提高血糖含量,减少体脂动员,提高饲料中丙酸及其它生糖先质的利用。 1葡萄糖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每日2次,连用数日。或50%葡萄糖2000ml,缓慢滴注。 2激素疗法 糖皮质激素刺激糖异生而提高血糖水平。ACTH则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 3口服生糖先质 丙酸钠、或丙二醇、或甘油。丙二醇比丙酸钠和甘油更有效,因为它既能作为肝脏糖异生的先质也能免遭瘤胃发酵。高剂量的丙酸盐可引起消化紊乱,甘油虽能在瘤胃内转变为丙酸、但也可转变为生酮脂肪酸。饲喂或灌服蔗糖或蜜糖治疗效果不明显。 4其它疗法 包括镇静(水合氯醛

12、)、纠正酸中毒、健胃助消化、补充维生素营养等。,肥胖母牛综合症 绵羊妊娠毒血症 马和驴妊娠毒血症,这几个病发病机制与奶牛酮病基本一样,治疗方法差不多,马驴妊娠毒血症加用促进消化的药物,酮病与肥胖母牛综合症有密切关系,Tony Andrews将牛能量缺乏综合症病理发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脂肪肝 亚临床酮病 临床酮病 慢性酮病 肥胖母牛综合症,肌红蛋白尿病,一、概念:肌红蛋白尿是以临床上排肌红蛋白尿病为特征的变性性肌病的总称。许多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均有发生,而且在疾病的发生、病因、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上,相互间有许多共同之处。有资料表明,在非洲野生的有蹄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中,有22种发生过本病。红鹤

13、也发生过。人因剧烈运动导致本病时有发生。也有报道人因剧烈运动导致肾损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短期休闲后突然使役发病) 牛肌红蛋白尿病 其他家畜的肌红蛋白尿病(猪、绵羊、犬) 野生动物捕捉性肌病(野牛、红狷羚、大羚羊、小羚羊、斑马、犀牛、大象、狒狒、麞、鹿、野山羊、红鹤、麅子、麋、海豚、蓝角马等) 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病(与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不同。病因不清楚,可能与营养缺乏、应激有关。多无饲喂多量糖类饲料的病史,不论使役与否均可发病,疾病的本质不是乳酸中毒,碳酸氢钠治疗无效),二、病因 1、剧烈运动:除人特发性肌红蛋白尿病是起因于遗传性缺陷外,家畜

14、、野生动物和人的发病均与剧烈运动有关。 马:经短期休闲后突然使役,尤其是重役。 牛和猪:冬季舍饲转为春季放牧,由于突然增加运动不适应而发病。 野生动物:捕捉和追逐是导致野生动物发病的根本原因。,2、其他可能与本病发生相关的因素: (1)应激:寒冷、长途运输、惊恐畏惧等 (2)营养因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 (3)肌肉创伤(挤压综合征、严重鞭打伤、重度烧伤及电灼伤等 );肌肉炎症(如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肌肉缺氧(如大动脉血栓栓塞) (4)中毒(如蛇毒、蜂毒、毒蜘蛛毒及重度酒精中毒等) (5)剧烈痉挛抽搐、恶性高热等。,三、临床特点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发病,表现前肢和后肢运动障碍,患肢僵硬,肌肉肿胀

15、、硬固,针刺反射减退或消失。体温正常或升高。排红褐色、暗红色乃至黑色的肌红蛋白尿液。超急性无先驱症状突然死亡。重症表现呼吸窘迫,循环衰竭,伴酸中毒、氮质血症和高钾血症。致死原因往往是肌红蛋白尿病性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血清中肌肉特异酶活性升高(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血清乳酸含量显著升高;尿中肌红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图1为血红蛋白尿:早上7点排出的尿液颜色很深,含有大量的由红细胞破裂后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尿液逐渐转清。图2为肌红蛋白尿(左)及治疗后之尿液(右),四、病理变化:无论人还是动物,其病理变化基本相同。活动量较大的前肢和

16、后肢肌群是病变的多发部位;病变的主要特点是透明变性为主,兼有凝固性坏死,坏死灶常发生钙化,肌肉呈灰黄或土黄色,煮肉样外观,肌肉质地稍硬而脆,肌间结缔组织水肿。有的病例心肌、膈肌、喉肌和咬肌也有类似变化。 五、治疗: 由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尚无统一的规范化治疗。多数学者的治疗原则是,补碱抗酸纠正酸中毒;输注大量生理盐水、抗菌消炎防止肾功能衰竭。有的还用维生素E、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C 、镇静剂等。,新生畜低糖血症(Neonatal Hypoglycemia),一、概述 概念 新生畜低糖血症是新生畜吮乳不足,而致血糖急剧降低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临床特征:血糖显著降低,病畜表现虚弱、惊厥、昏迷、体温低下、迅速死亡。 发生特点:仅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生后3日内发病最为多见,死亡率通常为30%-70%,在有些猪场可见全窝死亡,死亡率达70%100%。冬春季节多发,夏季少见。一窝里只要有一头仔猪开始发病,其余仔猪即相继发病,常在半天内全部发病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