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43849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_政治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讲人:程云爱,教学要求,教学时间:2010年3月2010年7月 课时:每周六课时 考试时间:2010年7月 学分:6学分,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出现1、“经济”: 我国古代典

2、籍中的“经济”一词是指 “ 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 我国对“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引自日本。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曾移植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经济论。在他所著的经济论中,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经济(Oikovouia)”一词来概括, 意指家庭管理。经济学便成了研究家庭(奴隶主家庭或庄园)管理或规划的学问。,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公元前

3、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色诺芬,色诺芬的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各方面,其中主要的有帝腊史、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苏格拉底言行录、斯巴达政体论和这里所译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书。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一书的续篇。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所谓的经济是指家庭经济而言。经济论就是研究奴隶

4、主家庭经济问题的著作。色诺荐在结束从军生活以后,便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奴隶占有制的田庄。管理田庄的经验,加上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听到的一些经济思想,便是他编写这部书的基础。雅典的收入是他晚期的作品,在这部著作中,他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色诺芬在经济论中力图证明人的幸福仅仅依赖于农业,农业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经济部门;认为自由民不应该从事其他“粗俗的技艺”。这种看法在当时是很普通的,马克思说过,“古代人一致认为农业是适合于自由民的唯一的事业,是训练士兵的学校,”所以“农业享有极大的荣誉”。经济论中有一大段文字描述了农业的各种好处,色诺芬还由此作出结论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

5、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魁奈非常重视色诺芬关于农业的观点,曾引用上面这段话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经济表的题词。,2、经济学 在希腊文中 ,经济学就是由“oukoc”(家庭)“nomoc”(规划)两个词组成的。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 前322年)在政治学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含义:(古代)研究家庭管理的学问 (近代以后)实现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包括很多具体的学科,其

6、中政治经济学是各门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3、“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源于希腊文中的“城市国家”和“经济学”。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意指他要论述的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家庭或庄园管理。所以,“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通用的。,“政治经济学”一出现,就得到普遍认同,许多经济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书名的是英国的詹姆斯斯图亚特(1767年),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第

7、四篇是“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李嘉图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马克思也一直使用“政治经济学”。西方自1890年马歇尔写了经济学原理,以经济学(Economics)替代“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经济学”不叫“政治经济学”了。1885年美国经济学会成立,1895年英国成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的经济院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但近年西方又开始多用“政治经济学”,因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遇到许多问题,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无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总是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考虑这些因素, 难以提出经济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二、资产阶级政治

8、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有蒙克莱田(1575-1622年)。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重商主义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但研究范围限于流通过程,主要是商业和海外贸易。重商主义之前是重农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吉尔贝尔、魁奈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经基础。,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17-19世纪),威廉配弟(16231687) 亚当斯密(1723-1790)李嘉图(1772-1823),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配第(创立者)、亚当斯密(发展、成熟)、大卫李嘉图(集大成者)

9、。,威廉配第,威廉配第(16231667)是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代表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等。基本理论观点有:(1)关于赋税的来源。配第的经济思想就是所谓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他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土地和劳动,而课税的最终对象也只能是土地的地租及其派生收入。他把地租看成是剩余劳动的产物,从而也是赋税的最终源泉。(2)关于税收的经济影响。威廉配第在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深刻分析了税收与国民财富、税收与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减是赋税经济效果的主要标志。他说,如果对从事生产和贸易活动给社会增加物质财富的人征税,社会

10、的财富就会减少;相反,如果对不生产任何一种物质财富或对社会有实际价值的物品的人征税,并将税收收入转移给前一类人,将资金用于生产领域,社会财富就会增加。他指出,政府可以运用税收指导人们去创办新的生产事业,增加社会财富。“如果一个国家迫使那些还没有得到完全就业的人民从事生产那些一向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或者通过对这些人征税的办法迫使这些人从事这些商品的生产,我认为,这种赋税同样会使公共财富增加” (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536页)。,(3)关于税收的原则。配第针对当时英国税收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税收“公平”、“确实”、 “便利”和“节省”四原则。他指出:“这些税收并不是依据一种公平而无

11、所偏袒的标准来课征的,而是听凭某些政党或是派系的一时掌权来决定的。不仅如此,这些赋税的征收手续既不简便、费用也不节省,它是包给捐税承包人征收的、而捐税承包人又不确切知道怎样做才算合理,就把收税的权力层层转包下去,以致到了最后,贫民所被课征的金额,竟达到国王实际拿到的2倍”(同上,第72页)。配第认为,包税制违背了公平和确实原则;人头税不能按能力纳税,有失公平;在缴纳方式上,只准用货币形式缴纳税款是不便利的,还会带来消费。(4)关于租税各论。配第在赋税论中,分别论述了关税、人头税、什一税、国内消费税等主要税种。他认为,人头税是一种课于人身的税制,越穷的人,税负越重,危害性最大。关于什一税,他认为

12、这是圣德者对生产的果实征收的薪俸。由于无能的圣职人员越来越多,什一税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应逐步减轻它。关于关税,他指出:“这种关税,最初是为了保护进出口的货物运输免遭海盗劫掠而送给君主的报酬”(同上,第52页),所以,他认为关税是一种保险费。同时,他认为对半成品征税,需要增加很多官吏,容易通过行贿等走私商品以及对英国自产而用来和外国货交换的少数商品征税等是关税的四大缺点。关于国内消费税,配第认为,最好的课税方法就是施行国内消费税。他提倡面向全民的国内消费税,认为国内消费税可以增加向有产阶级征收的直接比例税,而且它在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亚当斯密,主要理论一、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

13、,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

14、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二、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三、价值论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

15、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四、分配理论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

16、近有关。五、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六、赋税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李嘉图,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