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3843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教皇的奶牛”的解放精品教学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下册,蒙娜丽莎的微笑 与 “教皇的奶牛”的解放,认识这两种礼仪吗?,洗礼,坚振礼,12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以上材料说明欧洲中世纪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这种思想统治下的人们思想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张扬个性与发展创新?,思考,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没有人的个性与需要。,基督教思想,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2、则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它抛弃了尖顶,建筑风格平实、亲切,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也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盛行于欧洲中世纪。建筑顶端都有高直的尖顶,表现出升入天堂、神权至上的宗教色彩。,这两座教堂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视频资料,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你用什么词来形容作品中人物的表情?,这是谁的作品?,达芬奇,视频资料,中世纪的一个家庭: 你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表情?,对比一下,这两幅画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

3、比。中世纪画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洋溢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充满着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他歌颂自由的爱情、真挚的友谊、人类的才智;反对封建分裂,痛恨资产阶级的残忍和唯利是图。至今留下的剧本,有37部,其中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著名的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忠告经典片段欣赏(上),哈姆雷特生死独白经典片段欣赏(下),哈姆雷特说:“人类是

4、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思考:哈姆雷特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是对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理性与智慧的褒扬。,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时间:,发生地:,发生背景:,代表人物 和代表作品,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达芬奇

5、 -蒙娜丽莎,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实质:,这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强调人性的解放。,这是一次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反映主题与文艺复兴类似的文学作品。,与,视频欣赏,以牡丹亭所表达的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你能再例举类似的一二部作品吗?,明代冯梦龙编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

6、奇)中的一些爱情故事,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努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宣扬人性,肯定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教皇的奶牛”的解放,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

7、大教派的总称。,知 识 卡,在基督教占据人的生活的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种颜色来描述生活,那就是灰色。为什么这样说?,天主教会耶稣会章程规定:下级应像对待基督那样对待上级。下级服从上级,应像死尸那样可以任意摆动,应像手杖那样随便使用,应像蜡团那样可以任意揉捏,1、请问你能理解这个材料的基本意思吗? 2、你认为在这样的思想下,人们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情景? 3、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罗马天主教会通过兜售赎罪券掠夺钱财的情景。,看图说史,上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哪个国家受罗马天主教会剥削最严重?被称为什么?,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什么?,在信仰问题上

8、,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诚忏悔,就可以得救。,路德向罗马教会的权威发起的挑战,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天主教认为除了信仰外,必须通过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各级神职人员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 新教认为,人只凭信心即可得救;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看图5-13、5-14,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教皇与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有何不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路德的主张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有什么相通之处?,看图5-15 分析新教分布的区域特征及影响。,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意大利,德国,以人为本,信仰平等,自己得救,解放思想,宗教独立发展,历史背景相同,都针对封建教会,具有反封建性质。,课堂小结,附板书设计:,一、蒙娜丽莎的微笑 时间:1416世纪 发生地 发生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 代表人物:达芬奇 莎士比亚 含义 意义 实质 二、“教皇的奶牛”的解放 背景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主要主张 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