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578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 式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导读:。实验 2 比较 语言间的启动效应是否与语言内的启动效应一致,如果两者的启动 效应相似,能够进一步说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储存方式与一种语言的 储存方式相类似,两种语言有着共同的语义。另一方面,为了比较 聋人对 L1(手语)以及 L2(汉语书面语)的依赖程度,选择了 L2- L2 作为语言内启动条件。 2.实验 1 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语言间 的隐蔽语 摘要 采用隐蔽语义联想启动范式,考察熟练聋人手语-汉 语双语者的手语和汉语的语义表征,探讨两种语言的联系模式。结 果表明:(1)手语-汉语共享语义表征;(2)手语-汉

2、语的语言联 系模式符合修正的层级模型,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与健 听的双语者相似,但聋人对手语的依赖程度强于健听人对第一语言 的依赖。关键词 手语-汉语双语者 语言联系 模式分类号 G7621.理由的提出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是心理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双语 者的心理词典分为概念层和词汇层。概念层是指词汇的语义表征, 词汇层包括词汇的词形表征和语音表征。双语的语言联系模型主要 有以下几种类型。(1)词汇联结模型(odel),認为双语者的第一 语言(L1)的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具有直接联系,第二语言(12) 的词汇表征需要借助于 L1 的词汇表征与语义表征建立联系。(2) 概念中介模型(C

3、oncept Mediation Model),認为双语者的 L1 和 L2 的词汇表征都可以直接通达语义表征,但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之间 没有直接联系。(3)修正的层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認为双语者的 L2 的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的联系既可以以 L1 的词汇表征作为中介,也可以直接联系,联系的强度随着 L2 的 熟练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当 L2 不熟练时,L2 的词汇表征要借助于 L1 的词汇表征来通达语义表征,属于词汇联系;当 L2 熟练以后, 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都可以直接通达语义表征,属于概念联系。但 两种语言之间也存在着联系的不对称性,L1 的词汇表

4、征与语义表征 之间的联系强于 L2 的词汇表征与语义表征之间的联系;相反,从 L2 的词汇表征到 L1 的词汇表征的联系强于从 L1 的词汇表征到 L2 的词汇表征的联系。因此,修正的层级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联系 模式。上述模型均建立在有声语言研究的基础之上。有声语言都诉诸于相同的感官。基于有声语言建立的双语联系模型能否解释跨通道 的两种语言(手语一有声语言)之间的联系,国内外还鲜有研究。 聋人缺乏听力,与外界交流需要通过手语。手语(Sign Language) 是以手的动作,配合以相应的表情、姿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 语言形式,是一种成熟的自然语言。手语的产生需要借助于手型、 手部运动以及

5、与身体的相对位置来完成,通过视觉方式来接收。手 语的特征参数(运动、位置、手型)属于同时性表达。在熟练使用 手语以后,聋人开始接触书面语(或口语),书面语(或口语)成 为聋人的第二语言(L2)。健听生在学习 L2 时需要以 L1 为中介, 聋人在学习书面语或口语(L2)要以手语(L1)为中介。当聋人掌 握了手语和书面语(或口语)以后,就成为手语-书面语(或口语) 双语者。聋人双语者和健听的双语者所获得的语言存在着本质区别。 (1)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感觉通道不同。聋人双语者侧重于视觉 通道,健听的双语者侧重于听觉通道,因此,聋人双语者被称为 “跨通道双语者”。(2)聋人的 L2 的建立与健听人

6、的 L2 的建立 存在差异。由于听力丧失,聋人的 L2 表征系统不完整。聋人在学习 书面语(或口语)时,只能够从视觉上接收手语信息,也许无法获 得完整的 L2 表征系统。因此,已有的双语联系模型能否解释跨通道 的两种语言(手语-有声语言)之间的联系,仍然需要考察。以往的双语研究多采用外显记忆的任务范式(如翻译、命名及 词汇联想)。这一类任务难以避开被试使用策略。隐蔽语义启动范 式是在目标词呈现之前呈现另一语言的词汇作为语义相关启动词或 语义无关启动词,启动词被掩蔽符号“#”遮盖(呈现 30ms- 66ms),被试一般不知道启动词的身份,甚至意识不到启动词出现, 这样就不会有情景记忆的痕迹出现,

7、能够避开被试采用策略,也能 够较好地反映出词汇早期自动激活的过程。隐蔽语义启动效应是证 明语言之间共享语义表征的决定性的证据。本研究采用隐蔽语义启 动范式,从语言间以及语言内两个角度考察手语一汉语双语者的两 种语言的联系模式。实验 1 比较两种语言之间是否会存在启动效应, 包括手语词启动汉字词以及汉字词启动手语词,如果两种语言之间 获得了相似的启动效应,则说明两种语言共享语义表征。实验 2 比 较语言间的启动效应是否与语言内的启动效应一致,如果两者的启 动效应相似,能够进一步说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储存方式与一种语言 的储存方式相类似,两种语言有着共同的语义。另一方面,为了比 较聋人对 L1(手语)

8、以及 L2(汉语书面语)的依赖程度,选择了 L2-L2 作为语言内启动条件。2.实验 1 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语言间的隐蔽语义联想启动效应2.1 策略2.1.1 被试聋大学生 22 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先天聋人,中重度 听力损伤,手语为第一语言,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熟练地掌握两 种语言。2.1.2 设计2(目标词类型:汉字词/手语词)2(语义关系:语义相关/语 义无关)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词汇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2.1.3 材料在称呼语、物品和自然物、动物 3 个范畴内随机选取了 40 个在 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词汇,请 20 名聋大学生对 40 个词汇进行自 由联想:看到词汇

9、后写出想到的第一个与其语义相关的词汇(如: 桌子-椅子)。选取 20 名被试填写的目标词完全一致的词汇,符合 条件的词汇共有 26 个。选取与目标词语义无关的词汇 26 个。然后, 20 名聋大学生用 7 点量表对 52 个词汇及其手语翻译对等词的语义 相关度和熟悉性进行评定,“1”表示语义相关度或熟悉性非常低, “7”表示语义相关度或熟悉性非常高。语义相关度评熟练手语汉 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e 1.1 软件编程。 实验包含 160 次试验,40 个目标词,每个目标词呈现两次,采用伪 随机的呈现方式,防止相同的目标词连续呈现。另外,加入 80 个填 充材料。目标词和

10、启动词分属于两种语言,如果启动词是汉字词, 目标词就是手语词;如果启动词是手语词,目标词则为汉字词。实 验开始时,首先在计算机屏幕的 呈现掩蔽符号“#” 500ms,掩蔽符号消失后,在相同的位置上迅速呈现启动词(手语 词或汉字词)47ms,启动词的大小不超出掩蔽符号的大小,然后在 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目标词(汉字词或手语词)2500ms。要求被试既 快又准地判断目标词是真词还是假词。如果是真词,按 F 键;如果 是假词,按 J 键,然后进入下一次试验。计算机自动记录被试的反 应时和错误率。计时单位为 ms, 3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导读:.2 关于聋人双 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本研

11、究结果不支持词汇联结模型。在两个 实验中,发现了语言间的启动效应,无论是从 L1 到 L2,还是从 L2 到 L1,都存在启动效应,说明汉字词和手语词一样,两者共享语义 表征,需要激活共同语义才到达目标语言。虽然汉字词和手语词共 享语义表征,但是,从启动量的差异以及错误率的趋势可知,L2 的 词汇表征有 误差为1ms。在实验前,被试先进行了 10 次练习, 练习材料不出现在正式实验中。2.2 结果与分析删除错误反应的反应时和反应时在 M3SD 之外的数据。结果 见图 1 和图 2。反应时的方差分析表明,目标词类型的主效应被试分析显著, F1(1,21)=13.27,p0.05。手语词的反应时显

12、著短于汉字词。语义 关系的主效应显著,F1(1,21)=12.11,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手语词启动时,语义相关词和语义无关词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 p0.05;汉字词启动时,语义相关词的错误率显著低与语义无关词 的错误率,p 试议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导读:通 过第一语言掌握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又可以反作用于第一语言,从 而促使聋生的全面发展。 5.结论 (1)手语-汉语双语者的两 种语言的词汇共享语义表征。 (2)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 系模式基本上符合修正的层级模型,但聋人对手语的依赖强于健听 者对第一语言的依赖。123 令他们得不到完整的语言结构認知,对 口语的发展

13、不利。由此可见,手语在聋人的语言学习中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中国聋人为了能够在语言上适应聋、听两个世界,汉语成为聋 人必须掌握的语言。对于手语-口语双语者而言,汉语书面语就成为 聋人的第二语言。聋人学习汉语不会像获得手语那样迅速。因此, 聋人的汉语学习便像汉语健听者学习英语一样,需要借助于第一语 言。聋人不可避开地要通过已经建立的手语词汇系统及语法规则理 解、记忆并解释汉字词。聋人学习汉语与健听汉语母语者获得汉语 的过程存在差异:(1)语言和文字的习得过程不同。聋人通过汉字 来学习汉语;健听者通过日常对话来学习汉字。(2)语言形成的途 径不同。健听者通过感官(口、耳)形成,聋人对汉字的掌握要通

14、 过手语。在学习跨通道的两种语言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正 因为此,聋生对手语的依赖程度会大大增加。在本研究中,手语词 对汉字词的启动优于汉字词对手语词的启动、聋生在汉字词语义加 工中会自动激活手语词,同样说明了聋人对手语的依赖。手语-汉语双语者的手语词和汉字词的联系同健听双语者的两种 语言的联系既相似,也有差异。相似之处表现在,聋人与健听者获 得第二语言的过程类似,都需要第一语言的支持,并且在第二语言 习得中,两种语言逐渐共享语义表征。但是,聋人双语者对于第一 语言的依赖要比健听者对于第一语言的依赖程度更强,表现为手语 一汉语双语者对汉语高度熟练以后,在语义加工中仍然会激活第一 语言。健听的双语者在习得第二语言以后,伴随着第二语言的高度 熟练,在第二语言加工中,不再需要借助于第一语言。所以,在对 聋人的汉语教学中,利用手语帮助教学,聋生可以通过第一语言掌 握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又可以反作用于第一语言,从而促使聋生的全面发展。5.结论(1)手语-汉语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的词汇共享语义表征。(2)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基本上符合修正的层级 模型,但聋人对手语的依赖强于健听者对第一语言的依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