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569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试议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对比 导读:难说有一条清晰可寻的 脉络;但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在感慨之余体味到死亡的苦涩。在狂人 日记中,狂人诅咒了两千年吃人的历史,让人在血淋淋的吃与被吃中,体 味死亡的悲愤。在药中,苟活者虽饮了死亡者的血,等待他的仍是 孤坟的阴冷。 1、鲁迅的叙事与海明威明显不同,更多的采 用类似复调的形式,无论是在祝福在酒 摘要:“死亡”以其黑 暗恐怖的内涵成为人们非常忌讳的词,但它却是海明威和鲁迅作品的 主题,并构成了他们写作的大部分内容。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 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二人死亡哲学以及背后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对人民命运、对国家

2、命运的高度关注。关键词:海明威;鲁迅;死亡哲学一、海明威与鲁迅的作品与死亡主题海明威与鲁迅这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前者是美国小说家、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后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 描写死亡时,两位作家都充分展示了驾驭文学的能力。他们在文学这 一领域里深思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 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1936 年,鲁迅病逝,遗嘱的最后一 句话: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1961 年,海明威死去,用猎枪打 碎了自己半个脑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走向了死亡。所谓“死亡哲学”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 界观的哲学,不仅包括对社会

3、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 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 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 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 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 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 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 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 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 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

4、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 秘作用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二、海明威打不败的“硬汉”精神海明威说,“一定要找出新策略来为我们寻求在这个世界上的存 活空间。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 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育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 深刻、充实。他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还提倡以“硬汉子”精神 来面对死亡。他作品的主要人物大部份必定以死亡告终,但他们在失 败或死亡之中往往维持着本身的一种理想,保存其做人的信念。而在老人与海这一部简单的中篇,简单到只写了一个老人打 鱼的故事;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

5、明威最后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花了 80 多天才打到一条鱼,已经够倒霉的了,偏偏那条马林鱼又被大群鲨 鱼来抢吃。他面对近海的鲨群时喊出了心声:人不是天生就要被打败 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打不败他。即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人的肉体可以 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 ,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作用和 价值。三、鲁迅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只很确切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海明威与鲁迅的死亡哲学 对比由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鲁迅说。与海明威相比, 鲁迅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至少很难说有一条清晰可寻的脉络;但细心的 读者,一定会在感慨之余体味到

6、死亡的苦涩。在狂人日记中,狂人 诅咒了两千年吃人的历史,让人在血淋淋的吃与被吃中,体味死亡的悲 愤。在药中,苟活者虽饮了死亡者的血,等待他的仍是孤坟的阴冷。1、鲁迅的叙事与海明威明显不同,更多的采用类似复调的形式, 无论是在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中,都会有一个深 思者与主人翁相对,他意味着质疑和不间断的探索;尽管在野草中 许多篇章都写到死亡,然而那是诗人希望在死亡中得到存活,这种写法 也许可以称着“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生而直面死亡,这恰是鲁迅大 无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诗人对同时代进步青年敢于反抗压迫、 抗击黑暗的战士精神的讴歌,也是诗人对青年一代的迫切希望的情感 的显现。2、鲁迅也直接书

7、写了死亡,但与海明威的沉郁相反,却呈现出一 种怪异的嘲讽;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傲的持守:拒绝关于死后的一切深思,把 焦点只限于人生有限。在过客中,鲁迅塑造了一个黑衣跋涉者的 形象,没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他走了多久,多远,但当他知道前面只有坟的时候,仍义无返顾地走向暮色。过客的孤独和执着以及 背后那沉沉暮色,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桑地亚哥置身于茫茫大海。3、在死火里,这一意念被推向了极致:死火不得不对苟且的 生与骤然的死作出抉择;它选择了燃尽生命的一跃,带着它全部的 ,完 成了饱满的决死一跃.正如舍斯托夫所说,只有面对最大的恐惧,灵魂 才决定全力以赴,否则它永远也摆脱不了平庸;死亡的痛苦和难看迫使 我们忘掉一切,走向从前满是幽灵的领域去。人,可以死,但他更要承 受他的使命,坚守自己的意志。象海明威一样,也让他的人物,带着傲 笑向死亡冲刺。四、总结到此,我们大概可以对二者的探索做一个总结,海明威和鲁迅在对 生命有限的认识中,坚持一种抗争和创造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苦难,以 不屈的生命意志,对抗死亡的虚无。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而唯有正 视死亡的现实存在,追求光明与存活,反抗黑暗与死亡,才能创造出生 命最深刻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