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43213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17.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系列4-神经系统(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 经 系 统,Nervous System,目录,概述 脊髓 脊神经 脑,脑神经 传导路 内脏神经系 中枢神经辅助结构,神经系统,概述,基本功能 调控,适应环境,语言、思维的基础 组成 神经元 神经胶质C,神经组织,神经系统,区分1、根据位置、功能,中枢N:脑、脊髓 周围N:脑N、脊N,2、根据分布,躯体N 内脏N,感觉纤维 运动纤维,活动方式-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图1,图2,概述,髌腱反射,概述,常用术语,名称 位置 构成 特点 举例 灰质 中枢神经 胞体、树突 色灰暗 脊髓灰质 白质 中枢神经 轴突 色苍白 脊髓白质 神经核 中枢神经 胞体 白质内 齿状核 神经节

2、周围神经 胞体 略膨大 脊神经节 纤维束 中枢神经 神经纤维 成束 薄束 神经 周围神经 神经纤维 索状 坐骨神经,脊髓,位置,图,图,椎管内。上端:连延髓,下端:平L1下缘,形态 扁、长圆柱形。,下端脊髓圆锥2个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6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2):连脊神经前根后外侧沟(2):连脊神经后根,节段,概念组成 31个:C(8)、 T(12)、L(5)、 S(5)、 Co(1) 与椎骨的关系 脊髓节段 对应的椎骨序数C 14 相同C 58、T 14 1T 58 2 T 912 3 L 15 第1012胸椎S 15 、 Co 第1腰椎马尾,脊髓,内部结构,前角(柱):内含运动神

3、经元(前角C)后角(柱):内含联络神经元(后角C)侧角(柱):仅T1L3有,内含交感神经元(侧角C)。S24该处内含副交感神经元,白质,灰质,内部结构,白质 分前索、侧索和后索,主要由上、下行纤维束组成。,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后索,传导同侧的本体觉、精细 触觉(脊髓T4以下),后索,同上(脊髓T4以上),侧索,传导对侧的痛、温觉,前索,传导对侧的粗略触觉,侧索,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支配骨骼肌的运动,前索,同上(只达上胸髓),图,表,功能,反射 传导,概述 组成 31对:颈N(8)、 胸N(12)、腰N(5)、骶N(5)、尾N(1) 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f 躯体运动f 内

4、脏感觉f 内脏运动f 形成与分支(性质)前根后根,脊神经,(运动性),(感觉性),脊神经,椎间孔,(混合性),前支,后支,(混合性),(混合性),图,文,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胸锁乳突肌 上部深部,C 1-4前支,膈N,皮支:耳大N、 枕小N等,斜角肌间隙 锁骨中点后 方腋窝,C 5-8前支、 T1前支大 部分,尺N 桡N 正中N,肌皮N 腋N,腰大肌深面,T 12前支一部 分、L 1-3前支 L 4前支一部,股N,闭孔N 髂腹下N 髂腹股沟N,盆腔内, 梨状肌前面,L 4前支部 分、S 1-5 、 Co前支,坐骨N,胫N,腓总N,阴部N 臀上N 臀下N,图,图,表,表,主要神经(行程要点、分布、

5、损伤),膈神经 经肺根前方心包、胸膜、膈肌。 尺神经 经尺神经沟。分布:肌支-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手内侧 肌大部。皮支-手掌尺侧1/3、尺侧一个半指,手背尺侧半、 尺侧二个半指。损伤: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第4、5指远节指关 节不能屈,各指不能并拢,掌指关节过伸。畸形-“ 爪 形手”。 感觉障碍- 手的内侧缘、小指最明显。 正中神经 臂部: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与肱动脉伴行。分布:肌支-除尺神经支配外的前臂前群肌、手肌。 皮支-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皮肤。损伤: “猿掌”。,图,图,表,文,表,文,表,表,表,表,表,文,表,表,表,桡神经 经桡神经沟。分布

6、:肌支-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皮支-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近节。损伤: “垂腕”状。 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等。 腋神经-三角肌等。 胸神经前支 包括11对肋间神经和1对肋下神经。分布:肋间肌、胸前外侧壁皮肤和壁胸膜;腹前外侧壁 皮肤、肌及壁腹膜 。,表,表,表,股神经 股动脉的外侧。分布:大腿前群肌和皮肤。隐神经 股N 终末支,伴大隐V。分布:小腿内 侧、足内侧缘皮肤。 闭孔神经-大腿内收肌群等。 臀下神经 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臀大肌 。 阴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经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会阴、外生殖器、 肛门部。,图,表,文,表,坐骨神经,行程要点:梨状肌下孔出盆,月国窝上角处分为胫N、腓总N。体

7、表投影: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稍内侧-股骨内、 外侧髁连线的中点,两点连线的上2/3.胫神经 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与胫后A伴行,至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内、外侧N。分布:小腿后面、足底的肌肉和皮肤。损伤: “” 勾状足”。 腓总神经 绕腓骨颈外侧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深N。腓浅神经 小腿外侧群肌内下行- 该肌群, 足背、趾背皮肤。腓深神经 小腿前群肌深面-该肌群、足 背肌, 第1、2趾相对缘背面皮肤。损伤: “跨阈步态”(马蹄内翻足)。,图,图,图,表,文,表,文,文,脑 Brain,延髓 锥体、锥体交叉、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脑桥 延髓脑桥沟、基底沟、 小脑中脚、小脑上脚 中脑 大脑脚、四叠体(上

8、丘、下丘) ,图,图,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还有迷走副舌下,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一、脑干 位置 颅后窝斜坡 外形 分 部 主要结构 相连的脑神经,文,文,内部结构,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灰质 N核 脑神经核(内侧外侧) 躯体运动核(8)内脏运动核(4)内脏感觉核(1) 躯体感觉核(5),动眼N核(中脑)、三叉N核、 面N核(脑桥)、舌下N核(延髓),动眼N副核(中脑)、 迷走N背核(延髓),孤束核,三叉N中脑核、三叉N脑桥核、 三叉N 脊束核(脑桥-颈髓),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楔束核(延髓) 本体觉、精细触觉 红核、黑质(中脑) 躯体运动,

9、图,文,白质 纤维束内侧丘系 薄束核、楔束核细胞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中央管前方左右交叉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脑干中线两侧上行,终于丘脑。本体觉、精细触觉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 上束的背外侧。痛温觉、粗触觉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越边至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外侧丘系 听觉锥体束 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概念 脑干的中央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间有 散在的神经元。功能 参与睡眠觉醒,参与控制自主运动,调节 内脏活动。,图,图,文,文,文,脑干功能,1、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2、传导,二、小脑,位置 颅后窝的小脑窝,脑干的后上方。

10、形态组成:小脑蚓中间、小脑半球两侧上面平坦;下面隆突,有小脑扁桃体(疝)。 结构 小脑皮质小脑髓质小脑核(齿状核:最大) 功能 维持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骨骼肌运动。,图,文,三、间脑,组成:背侧丘脑、后丘脑、下丘脑。中间有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丘脑皮质下高级感觉中枢(全身浅、深感觉) 后丘脑内侧膝状体:皮质下高级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皮质下高级视觉中枢。 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等。是调节内脏、内分泌活动的皮质下较高级中枢。,图,文,文,四、端脑,组成:左、右大脑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胼胝体。外形三面: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 三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五叶:额叶、顶叶、枕

11、叶、颞叶、岛叶主要沟回:上外侧面-中央前沟、前回、中央后沟、后回、 颞横回内侧面-扣带沟、中央旁小叶、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距状沟下面-嗅束、嗅球,图,文,文,文,文,内部结构(深浅),1、侧脑室 左右各一,3图,2、基底核 埋藏在白质中的灰质团块,靠近大脑底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 尾状核:在丘脑背外侧。豆状核:岛叶深面,包括壳、苍白球。,3图,文,文,文,3、髓质 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连合、联络和投射纤维。 内囊 位置: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性质:由上、下行纤维束投射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分部:内囊前肢内囊膝 (皮质核束)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丘脑

12、顶 叶束、视辐射、听辐射)损伤:“ 三偏” (偏麻、偏瘫、偏盲),图,图,文,内囊,内囊,4、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特点:a、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b、左右交叉。c 、各部投影区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视觉中枢-距状沟上下 听觉中枢-颞横回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Broca回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顶下小叶的角回,图,文,文,脑神经,概述 组成 12对:嗅N 视N 动眼N 滑车N 三叉N 展N 面N 前庭蜗N舌咽N 迷走N 副N 舌下N 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f 2、

13、躯体运动f 3、内脏感觉f 4、内脏运动f(副交感f) 分类 感觉性: 、 、 运动性: 、 、 、 混合性: 、 、 、 副交感纤维 仅、 、 、对脑神经有,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还有迷走副舌下,脑神经一览表 (1)名 称 性质 连脑 穿颅处 纤维成分及分布嗅N 感 大脑 筛孔 内脏感觉f-鼻粘膜嗅区视N 感 间脑 视N管 躯体感觉f-视网膜 动眼N 运 中脑 眶上裂 躯体运动f-眼球外肌5块 内脏运动f-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滑车N 运 中脑 眶上裂 躯体运动f-上斜肌三叉N 混 脑桥 眶上裂 躯体感觉f 眼N-眼球、额 顶皮肤 圆孔 躯体感觉f 上颌N-上颌牙、睑裂下卵圆孔 躯感、运f 下颌N-下颌牙、 口裂下,咀嚼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