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9322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篇一:优秀教师先进材料-扎根乡村育桃李扎根乡村育桃李记龚家坪镇中心学校杨文能老师杨文能同志,今年 30 岁,本科学历,2002 年参加工作,2005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以后,担任班主任并任教数学、英语、历史、信息等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该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上进、关爱学生,所教学科和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与历史学科成绩一直稳居同年级第一。该同志始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认真履行教育这一神圣职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探索、求真务实,把当一名好教师、好班主任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

2、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学生身上,所带的班级在全校各项综合成绩排行中名列榜首,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一、 认真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杨老师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教研效果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 ,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并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还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

3、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欲为人师,先为楷模杨老师身上有一种凝聚力,他就像一个中心点 ,有着潜在的吸引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感召力,这使得他的工作看起来总是游刃有余。无论是班干部,普通学生,还是后进生,都在他的关心、尊重、引导和鼓励下健康成长着。这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他总是这样,言必信,行必果,高标准要求自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们。的确,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是班主任形成凝聚力、亲和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

4、,这就深刻地诠释了“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三、爱之有道,教之有效爱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她们的心田。杨老师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杜兴林是他班上的一名学生,母亲智障,父亲长年外出打工,爷爷病故,他与奶奶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他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杨老师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他,挖苦他,而是以父亲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得到了温暖的杜兴林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可见,爱对教育而言

5、是何等重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白云离不开蓝天一样。那么,要想与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师生情,爱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无言的承诺。四、建好班风,促进发展杨老师非常注重班集体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每学年初,他就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好班规,并且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用班规来指导,约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校的优胜班级评比细则,以及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再定出奖惩方法,严格要求学生遵照执行。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进行监督,评定学生的执行情况,如晨读课、班会课、课间活动,数学课等等,通过反复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6、。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来自:WwW.CssY 书业 网:扎根乡村模范教师个人事迹)的成绩。五、形成合力、推动成长学校的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就成为杨老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杨老师担任班主任以来,就以“真诚有礼,不卑不亢”作为与家长打交道的行为准则,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采用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联系。时间一长,全班学生的家长也就渐渐和他熟络起来了。大多数家长都很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状况,他都尽可能地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们多聊聊,一来方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7、期望等,二来也让家长们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十分关心。这样,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增加了,在日后的交往中家长才会更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更配合学校的工作。对于一些不太愿意配合学校工作或是不太理解学校工作的家长,他则以自己不卑不亢的态度坚持他的教育原则,并努力通过事实向家长证明,学校教育是绝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父母切不可以为把孩子送进了校门就万事大吉,放弃了自己教育孩子的义务。正因为杨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的大胆创新,才使学生,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使他的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他所带过的班,从未发生过严重违纪问题和责任事故。这一成绩,得到了领导、家长和同行们的一致好

8、评。总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持久的耐心与创造力,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需要在每一个环节潜心沉入,在每一个时刻真心付出,他相信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春天的脚步,精耕细作,才会有秋天的成熟,杨老师就这样为我们诠释了爱的赞歌,教育的赞歌。篇二: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扎根农村 奉献青春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爱洒桃李,厚德载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业务副校长,他精研教育,弘扬正气,凝聚共识。他,就是现今 xx 教育界最年轻的校长xx 区六中语文教师沈 xx。从教十三年来,他埋头潜心学习,努力争创佳绩,倾心服务教师,带头遵纪守法。十三年,对于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很短暂,然而就在这看似短暂的时

9、光里,他却取得了一系列的佳绩甚至成就。2001 年,担任校刊xx 文学责任编辑; 2005 年 12月,作为班主任所带的 175 班被评为常德市优秀班集体;2007、2010 年均获得 xx 区教书育人通令嘉奖,被评为“先进班主任” ;2009 年 3 月,荣立三等功;2012 年作为班主任所执教的 217 班当年高考为 xx 六中这样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全班 9 人考取一类本科、23 人考取二类本科、三类本科上线率百分之百;十三年中,还有十余篇教育教研论文获得市、区两级论文评选一等奖,多堂语文课被评为优质课或比武课一等奖。一、勤于学习,自觉锤炼他,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然而,

10、他并没有止步于完全可以对付农村高中教学任务的已有知识和文凭。十多年来,他勤学不辍、潜心钻研,牢牢把握一切可以提高自我的学习机会。业务上,他绝不满足于自己的课堂研究,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扎进本校老师的课堂,他绝不满足本校这样的教育教学小天地,而是创造一切可能走出去,开拓视野,捧回新的教育教学空气。专业上,他绝不满足于早已在大学里装好的知识的瓶瓶罐罐,而是广泛阅读、笔耕不断,十多年整理的学习心得、教案多达几百万字。所以,他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骨干和权威;所以,他成了学者型的教师和班主任。二、情系教育,爱洒桃李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每个学生都有

11、自己不同寻常的一面,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经过多年的潜心修炼,他练就了一双特别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哪个学生,他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每天都夸奖几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特别的表现,也要给他几句鼓励的话, “你今天真有精神” 、“你学习真用功”等等,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动作,如:拍拍高个子学生的肩膀、摸摸矮个子学生的头,学生回答问题时竖一个大拇指,亮一个 v 字等等,他用独有的方式与学生保持亲密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他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一名普通老师,都应当是爱的使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应该洋溢着诚

12、挚无私的爱。他凭着这种园丁的胸怀,在 1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许多“野马”驯为“佳骏” , “丑小鸭”变成“金凤凰” , “顽石”化为“金玉” , “锈锁”开了”心窍” 。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丰厚的育人业绩,向人们展示了一名普通教师的骄人风采。三、德高业精,锐意创新他热爱教学,为创造乐学氛围,他将音乐、律动、课本剧与阅读课教学巧妙结合,为学生喜闻乐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简笔画、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他运用得得心应手;为了撰写教案与学案,他常常是挑灯夜战到深夜。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引进课堂,形成了“激情饱满、条理清晰、妙趣横生、开放互动”的教学特色,在本校乃至

13、xx 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领域独树一帜。2006 年荣获区优质课大比武活动一等奖第一名的茶馆一课,就是他课堂教学风格的完美体现。他酷爱教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与教育教学科研评比活动,曾先后若干次获得省、市、区级一、二等奖。其中论文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获得市级一等奖,论文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朗读教学中去获得国家级三等奖,论文阅读死水再别康桥的绘画美获得省级一等奖,论文从心所欲不逾矩获得市级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也曾多次发表在xx 教育 、 常德教育 、 湖南教育 、 xx 文学等书刊杂志上。四,搭建平台,共享进步2007 年,他开始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2008 年,他兼任学校教科室主任。繁

14、重的班主任和两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业绩。作为教研组长,他带领本组的老师不断地开展教研工作,2007 年,仅仅一年的时间语文组就完成了新课标下语文教改之我见的课题研究。通过他精心而严密搭建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语文组年轻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作为教科室主任,他眼界更宽了,思想更阔了,他不再满足于搭建仅供演奏室内音乐的平台,他要着力营建更宽更完美的舞台。他不断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带领学校的老师走出去,去感受区内区外、市内市外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奋进氛围,去听去看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他不仅精心构建平台,还亲力亲为地验收每一个在舞台上表

15、演的节目。他给每一个教师演员的建议不仅是那么中肯和专业,还让每一个演员倍受鼓舞,更加充满工作的激情。每一位老师都在和他获得共同进步!五,一身正气抓教学,两袖和风谋发展2010 年,他当选 xx 六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这一年,他成为 xx 教育界最年轻的校长。然而,谁能想到,这么年轻的校长却能稳步老道地推动 xx 六中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升。他,快速地激发出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的危机意识;他,迅速地凝聚起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的职业正气;他,快捷地释放出六中学生在学习上的潜在动力。他,是严肃的校长,更是和蔼的老师,亲切的兄弟。他抓学校高二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连续三年一次性合格率逾百分之八十,他抓一年一度

16、的高考,2012 年高考考出全区农村普通高中最高成绩。他引领六中人在教育教学上积极推行“师生结对教学法” ,积极落实“一周一练习,两周一检测,一月一谈话”的教学模式;他大力倡导落实“课堂学案教学” ;他认真抽检每一位老师的教案、笔记;他总能让师生每天在教室、宿舍、走廊、办公室沐浴到他亲切的微笑、领受到他犀利的目光、享用到他温馨的问候。他,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好校长。他用热情、用爱心、用勤勉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在教书育人这块园地忘我耕耘,不知疲倦。他,就是这样一位俊男帅哥,虽然几乎从未有人听到他唱哪怕是一句最流行最简短的歌曲,但是,每一位六中人分明都听到了他铿锵有力、节奏分明的奉献之歌。篇三: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万秀丽,女,1977 年出生,本科学历,初中数学教师。自 1998 年 9 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万老师扎根农村,已经在滠口街教育战线上工作了 16 个春秋,她 16 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