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929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战地遗址参观心得体会篇一: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 莫易之2016 年 7 月 8 日至 9 日,我校党支部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前往红色革命根据地贵州习水土城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和息烽集中营的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95 年前的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道红色的霞光划破夜空的黑暗,在东方闪烁,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从那一天起,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象一擎火炬,照亮了沉睡的神州大地。象一道闪电,诏示了人类理想的航标。从那一天起,铁锤和镰刀交相辉映的大旗,迎着风雨,猎猎飘扬。指引着

2、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横断昆仑的历史壮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为了纪念党的生日,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我校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开展。学校包车送全体教师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一路上,老师们情趣高涨,高唱红歌,叙说红军故事。第一站,我们抵达“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之习水土城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土城是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并在青杠坡与国民党川军展开激战,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在纪念馆内,一张张图片和战地仿真模型让我们全面理解了革命

3、年代我党先烈的无私和伟大,一封封家信,一段段回忆的呈现,使我们从细节处认识到了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怀和对抗日救国的深情厚义。参观结束后我们又来到了第二站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在纪念馆广场,支部组织委员王继梁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同志共同表达了对党的无悔承诺和无限忠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那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我敬意油然而生,孜孜不倦的解读。在厚重的铁锤和镰刀里,我仿佛看见了半封建本殖民旧中国支离破碎的历历沉疴;看见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哓哓狂澜;看见了抗日战争的猎猎怒火;看见了解放战争的鼎鼎大势。我也看见了建国后,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

4、澎湃心声;改革开放的火花碰撞;强国富民的风帆扶摇;和谐社会的雅歌颂唱。宣誓完毕,大家又跟随解说员的脚步参观了集中营纪念馆,并给革命先烈们送上一支缅怀的白菊。纪念馆中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的英雄事迹,激励每位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让我们的广大教师燃起了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佩之心,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大教师不辱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中,画出了浓墨重彩的图画,作出了令人 2瞩目的积极贡献。为落实基本国策,我们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运筹帷幄,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骄傲地为我们是人民教

5、师而自豪,响亮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引吭高歌。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催人奋进,通过本次踏寻红色足迹活动,增强了我校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激发了全体教师们的爱国热情,我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状态融入到工作中去,为贵定职校及贵定县职业教育发展奋斗!同时,也让我们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崭新的社会视角,审慎认知教育事业,认知责任和使命。不断地提升自己,创新自己,奉献自己。2016 年 7 月 11 日3篇二:参观黄崖洞保卫战遗址有感参观黄崖洞保卫战遗址有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七周年之际,单位组织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参观黄崖洞保卫战遗址,接受了一次生动

6、的革命传统教育。此次参观,大家颇有收获,不但了解了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历史任务,缅怀了八路军与日寇英勇作战的英雄事迹。而且增强了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也树立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全部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当年,八路军总部兵工厂从榆社韩庄迁到黄崖洞进行扩建。不久就能够生产装备 16 个团的步枪、刺刀、掷弹筒、五零炮等各类武器和弹药,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击日寇斗争。因此,黄崖洞兵工厂引起了侵华日军的高度注意,成了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1941 年 11 月 9 日,日军共调集5000 多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

7、大举进犯黄崖洞。守备兵工厂的八路军特务团和当地民兵数百人,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历时八昼夜共歼敌千余人,胜利地保卫了兵工厂和为前线生产的各种武器弹药。人们络绎不绝前往黄崖洞,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黄崖洞因陡峭山壁上有一个深 40 米、高 25 米、宽 20米的天然山洞而得名,这里曾作为八路军兵工厂贮存的物资弹药的主要地点。步入黄崖洞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口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黄崖洞”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的汉白玉琉璃牌坊。再往里走就是高崇入云、须要仰视才能一览无余的红岩山体。特别是“瓮圪廓” ,两峰合围,峭壁千丈,长有 1.5 公里,宽约一

8、丈左右,形成了一个“s”形的天然山廊。从中观天,头顶仅见蓝蓝的一线,所以人们都习惯称这里为一线天。蜿蜒进入山中,步入约 0.5公里长的峡谷险道,登上宽度仅有一米多的 120 多个台阶“百尺栈” ,便是紧临悬崖深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峡谷关隘。此处景色“险” “秀”交织在一起,颇为动人,真可谓奇峰绝崖,巍峨雄浑。过了“百尺栈” ,在丝丝凉意的飞溅水花处,突然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眼前不但豁然开阔,而且广袤的山峦还能使你心旷神怡。黄崖洞风光秀美,这里选取了一个角落供您欣赏。黄崖洞保卫战不仅打出了“土八路”小米加步枪的威风,也打掉了日本侵略军不可一世的骄横,在国内、国

9、际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质装备战胜优质装备的经典战例。在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曾委派一年仅 17 岁的小战士崔振芳把守一处隘口,将数千日军堵在山门外达七天七夜,使日本战地指挥官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但又无计可施。 67 年过去了,黄崖洞保卫战的传奇过程,一直在传播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一种感天动地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在今天,乃至在遥远的未来都必将会继续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鼓舞着全体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附:罗文博友赠诗:丹桂当年香韵在,传承今夕共浇花。根深广衺荫桑梓,浩气长存映日霞!南山回复罗文博友:(藏头诗)浩 荡不屈先辈情,

10、气 吞山河展雄风。长 思牢记过去苦,存 留精神育后人。篇三:纪念馆参观心得黄花飘香,党在心中近日,我有幸参加了行总部组织的喜迎十八大参观黄花塘军部纪念馆的活动。一路走来,战地黄花飘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光荣与伟大。从行总部出发,依次穿过城区、开发区、乡镇,最后到达目的地:黄花塘军部纪念馆。一路走来,城区的熙熙攘攘、开发区的蒸蒸日上、马路的宽阔平坦、乡镇及居民集中区的整洁有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黄花塘军部纪念馆,解说员告诉我们:黄花塘原名叫黄昏塘,又叫黄晖塘,因为周边地区有大片的黄花,根据一名首长的提议,改名黄花塘听到这里,我仿佛闻到了阵阵的黄花香在黄花塘军部纪念馆,我们观看了军区领导

11、的照片、陈毅的摄影、以及红色婚礼,在当时我方积贫积弱的情况下,面对及其凶残的敌人,军区领导依然能够带领广大的劳苦人民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的面对工作和生活。而目前,我们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又算什么呢?面对的银行业逐步市场化,我相信:我们*农商行只要保持乐观务实,必定可以做大做强、笑傲江湖。在黄花塘军部纪念馆,在墙壁上、过道上,你会发现有许多标语、口号,例如: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种族不灭,中华不亡!这些标语、口号,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民目标是多么的明确、多么的坚定!联想到我的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各阶段工作主题,咬定各阶段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完成各项任务。联想到当前的改革开放,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停顿和后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容否定。在黄花塘军部纪念馆,我看到了在当时的困苦条件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用镰刀、锄头、大铁刀对付凶恶的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些事实再次告诉我:战争的伟力存在于广大人民中。联想到我们*农商行,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得为三农服务,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找准位置,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黄花飘香,党在心中。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我愿意永远跟党走、为*农商行奉献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