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9159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召开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社科工作讲话精神座谈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大学科研简讯宁夏大学学术委员会 2009 年第 3 期(总第 60 期)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 二九年十月十日本本 期期 目目 录录项目新闻项目新闻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领导检查我校项目进展情况日本新泻大学中野和弘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项目交流我校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备选项目”科技厅领导检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我校 7 项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我校 2 项科研成果荣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我校喜获 26 项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综合快讯综合快讯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会

2、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宁夏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启动大会隆重召开自治区科技厅 宁夏大学科技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银川市 宁夏大学科技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中国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高峰论坛隆重召开主办我校与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科技部调研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座谈会在我校召开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一行来我校考察指导工作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论证会成功召开我校安排布署宁夏“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及相关课题研究工作1项目新闻项目新闻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领导检查我校项目进展情况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领导检查我校项目进展情况2009 年 6 月 22 日,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

3、处芮建华处长一行来校检查我校国际合作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在校本部 A 区主楼十三楼会议室召开。李星副校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检查组一行听取了“日光温室群智能灌溉及卷闭帘监控系统的研发”等5 项自治区国际合作项目主持人分别做的执行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成果和国际合作研究情况,对研发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合作研发提出了指导意见。芮建华处长指出,汇报的项目能够按预期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个别项目可以按期提请结题验收。他建议各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和推广应用研究,力争取得高水平实用的成果。日本新泻大学中野和弘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项目交流日

4、本新泻大学中野和弘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项目交流2009 年 6 月 2426 日,日本新泻大学农学部副部长中野和弘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项目交流及友好访问。24 日下午,中野教授在李星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农学院部分实验室并与农学院相关领导及教师座谈。25 日参观了双方合作项目“灵武红枣计算机图像处理无损害分级检测系统”及“智能化灌水系统的研发”试验基地灵武长枣基地及永宁小任果业,观摩了项目研制出的一代和二代红枣分级机及日光温室群卷闭帘和灌水智能控制系统。26 日,在宁夏大学科技处组织下,中方项目负责人何建国校长及相关科研人员针对红枣分级机研制的若干技术问题及智能灌水的模糊控制与日方教授交换了意见,并

5、对下一步展开更高层次的合作进行了讨论。通过协商,日方表示对日光温室智能灌水继续进行技术支持,在农产品内部品质检测分级、智能化食品机械研究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就互派研修生等问题达成意向。我校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部我校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备选项目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备选项目”2近日,科技部下达“关于服务企业的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备选项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限报 50 项,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 5

6、0 万元。科技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召开动员会,主动协助相关教师与对接企业联系沟通,推动科技人员与企业尽快达成合作意向,约定待遇及权益分享等合作内容,签订协议,协调联合申报过程的相关事宜。截止 2009 年 5 月 30日,我校科技人员联合企业共申报该项目 44 项,通过自治区科技厅论证筛选 21 项,占全区上报科技部的 46%。其中, “宁夏南部山区设施蔬菜高效生产”、 “灵武长枣采后分级分选生产线产业化应用与推广”、 “高淀粉马铃薯种薯生产及产业化”等项目均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有长期合作积累,取得了明显的示范应用推广效益。7 月 1 日,在悦海宾馆,自治区科技厅召开了“自治区科技特派

7、员服务企业启动大会”,指明了服务方向,布置了工作。会后,我校科技人员已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厅领导检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厅领导检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黄河河套地区 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2009 年 7 月 2-3 日,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部门领导、管理者、项目监理和专家组对我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为期2 天的年度中期检查,王辛武副厅长带领科技厅计划处、社发处、监理组专家、承担单位领导、项目首

8、席专家和课题负责人、各基点负责人和全体科研骨干,深入西大滩、惠农和红寺堡三个核心试验示范区,对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指导。在一天半的检查中,课题和各基点负责人分别向科技厅领导和专家汇报了目前三个示范区建设和各课题田间试验进展情况,科技厅领导和专家在听取汇报的同时,深入田间,依次察看了各课题试验田间布置及作物生长情况,并详细询问了相关测定结果。3看完现场,全体人员在红寺堡召开了中期检查总结会。项目首席、5 个课题负责人、3 个基地负责人分别简要汇报了今年试验研究工作进展情况,项目监理组专家进行了点评,最后科技厅杨汉森助理巡视员、陈国顺、张儒处长分别做了讲话,他们认为今年项目计划任务总体

9、进展较为顺利,示范区建设在去年基础上更加完善,各课题田间试验落实到位,作物生长情况基本良好,并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确保今年任务顺利完成,为明年项目圆满结题打下坚实基础。参加中期检查的人员有:科技厅王辛武副厅长、杨汉森助理巡视员、计划处陈国顺处长、社发处张儒处长、张乃颖副处长、条材处李芸副处长等,项目监理组专家戈敢、罗代雄、徐兆桢,宁夏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刘炜副处长,宁夏大学李星副校长、项目首席专家许兴副校长、宁夏大学科技处李建设处长、何文寿副处长,各课题负责人、各基点负责人和全体科研骨干等。3 个示范区所在地相关部门领导陪同进行了检查。我校我校 7 7 项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

10、建设项目通过验收项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2009 年 7 月 7 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厅计划处、条财处、财政厅教科文卫和宁夏大学的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我校承担的 2005-2006 年度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会在校本部 A 区 13 楼会议室召开。我校许兴副校长、科技处李建设处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刘成敏主任、各项目主持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验收会。会议由科技厅计划处陈国顺处长主持。验收组现场考察了各项目进展情况,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对仪器设备购置及运行情况的汇报。通过现场考察、材料审查、质疑和讨论,验收组认为,各平台实验室仪器购置均通过

11、政府采购,操作规范,资金使用合理,配套经费落实,仪器运行正常,管理规范,利用率高,在项目研究、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改善了实验条件,提升了学校科研水平。一致同意各项目通过验收。许兴副校长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和支持各平台的建设,在培育和建设期间,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切实改善了硬件条件,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校今后将结合地方需求,根据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和特点,4区别定位,重点支持,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已购置大中型仪器的作用,探索出适应地方及学校需求发展的仪器共享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力促学校顺利转型,为自治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陈国顺处长对宁

12、夏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是科技工作主体计划之一,科技厅将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已批复建设的平台将继续给予支持,今后将把重点放在仪器维护、运行方面。希望宁夏大学加强仪器共享管理和协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引全区产业主体目光,开展服务合作,突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服务双丰收。我校我校 2 2 项科研成果荣获项科研成果荣获 第五届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2009 年经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专家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我校陈育宁教授申报的中国藏西夏文献、何建

13、国教授申报的宁夏“十一五”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项目规划研究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类三等奖和经济学类三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每 3 年评选一次。自 1995 年启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来,1998 年、2002年、2006 年分别进行了三次评选,2009 年第五次评选时将名称改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此次评选活动中,人文社会科学所涉及的 25 个学科共申报 8000 余项,最终产生 649 项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 38 项,二等奖 205 项,三等奖 393 项,成果普及奖

14、 13 项;各学科分类中,民族学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9 项;经济学一等奖 3 项,二等奖48 项,三等奖 61 项。陈育宁教授申报的大型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牵头, 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等二十多家文博与学术单位整理编辑,跨省区组织西夏学、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的专家联合攻关,对全国 40 多个文物与图书单位 10000 余面西夏文献、数十块党项与西夏碑刻以及现存党项与西夏题记进行系统的考释、定名、翻5译、叙录,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版我国境内收藏的西夏文献,在

15、整个西夏文献整理出版与西夏学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学术意义,并对民族学、历史学、文献学、佛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陈育宁教授也因此成为我校两次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殊荣的第一人。何建国教授申报的研究报告宁夏“十一五”特色优势重点项目规划研究,是受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按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349 号文件要求,组织区内 30 余名专家,在对宁夏资源优势、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综合竞争力状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政策保障,系统提出了宁夏“十一五”特色优势产业的

16、重点项目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谋划了一批有影响、有前途的重大项目,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发展政策和建议,为自治区政府提供了一份较完整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对宁夏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区域间合作和促进国际 FDI 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启示作用。本研究报告已被收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国家开发银行主编的西部大开发重大问题与重点项目研究宁夏卷一书,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 2006 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中采纳了主要观点,被自治区发改委作为编制宁夏“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重要基础材料、被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现为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宁夏“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附表:宁夏大学荣获第五届(2009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成果名称奖项出版或使用单位出版完成时间申报人及合作者中国藏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