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162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何以“败走麦城” (1) 关键词:股改失败原因对策 摘要:本文直陈股改失败的种种表现,并对股改失败的原因作了简 要的阐述和 分析 ,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但愿失败乃成功之母, 但愿今后的股改能够从失败走向成功!并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 正文: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自今年五月份风风火火地开展以来,推进到 今天,尽管比较主流的声音都讳言失败,而称其进入了“关键时期” 。但依笔者的管窥之见,现有股改的失败即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也 无须讳言。相反,我们应该正视股改的失败,并且,对此失败必须 给予高度地重视,必须认真及时地 总结 经验教训,深入探求所以 失败的原因,果敢提出 科学 有力的

2、解决之道,以免最终酿成更大 的市场灾难,并尽力争取股改的最后胜利。 一、股改的失败 股改的失败,有下列种种表现: (一)股改步入歧途 股改的根本目的,原本应该是通过股权结构的变革,重塑股市的诚 信和公平,使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进而推动股市持续稳定的 发 展 。然而,实际的股改却在一帮“知识和经验不足”的人的把持下, 被一些利益集团夹持着,逐步演变成了拯救机构的行情。其相距诚 信和公平越来越远。这从宝钢、上汽等动用数十亿人民币为机构投 资者接盘,权证被疯炒,以及各式各样的“投票门”事件中,可见 一般。 (二)G 股成为“跌股”和“死股” 如果股改成功,那么 G 股就应该有投资价值;就应该是“香

3、勃勃”, 而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就应该成为“涨股”和“活股”。然而,事 实上,G 股却成了“跌股”和“死股”,据有人统计,“截至 11 月 8 日,推出股改方案的 企业 共 234 家(不含清华同方),其中送 股类的企业为 224 家,比例达 96%。在送股类的 224 家企业中,已 完成股改的 G 股企业 99 家,其中 97 家跌破股改前价格,占 98%,73 家跌破 自然 除权价,占 74%;已公布方案尚未实施送股 的准 G 股企业 125 家,方案推出后首次复牌的有 95 家,其中 59 家 跌破停牌前价格,占 62%”。而惟有毫无投资价值的“权证”,则 在“创新”的旗号下,被一些违规资

4、金操纵着,疯狂的上串下跳。 以至于管理层竟要冒天下之大不违,毫无 法律 依据地搞什么“倾 斜政策”去支持 G 股做优做强。照此下去,如果还未股改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改之后,也是如此地跌跌不休,岂不是要在已被 推倒的广大中小投资者身上再踏上一只脚吗?岂不是要将已被推倒 的证券市场中政府的信用彻底粉碎吗?股改的“成功”又从何而来 呢? (转载自.中国评价网) (三)中小投资者参与股改投票的越来越少 如果股改成功,那么,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应该得到切实地保 护;中小投资者参与股改的热情就应该得到维系;中小投资者参加 股改投票的比例就不会越来越少。然而,事实上的股改,从试点第 一批到全面推进后的

5、第一批,流通股平均参与率为 58.37%、50.26%、37.36%,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虽然,因为保荐机 构的努力“工作”,全面推进后第二批 37 家公司流通股平均投票率 为 38.74%;第三批 21 家公司流通股平均投票率为 41.74%,流通股 股东的股改投票参与率有所起稳,但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则是无 可争辩的。中小投资者参与股改投票越来越少的事实,表明了中小 投资者在股改中的弱势,以及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从 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股改的失败。 (四)“对价”越来越低 如果股改成功,那么,“买卖公平的法则”在“对价”的支付上就 应该得到遵守;优质就应该优价;劣质就应该降价。然而,事

6、实上 的股改,在平均十送三股的预期中,一些业绩差的公司实际上付出 的“对价”反而更少,(其送出的股份)豆腐买出肉的价格,公平 再次地被践踏。而如果以中小企业板为例,其对价水平不断下降: “第一批(第二批公布股改方案的公司中开始出现中小板上市公司) 10 家公司平均对价水平是 10 送 3.78,第二批 20 家平均对价水平就下 降到 3.44 股,而到了随后公布的方案,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 10 送 3.14 股”。这也充分显示了对价水平的实际不公。 (五)股指数度面临千点之危 如果股改成功,那么,投资者对于股市稳定发展的预期就应当确定, 股指在经历了 4 年多的下跌之后,就应该呈现稳中有涨的局

7、面。然 而,事实上,以沪市综指为例,自股改以来,股指从 2005 年 4 月 29 日的 1159 点,在短短一个月后的 6 月 6 日跌到 998 点;后虽被 所谓政策性资金托住,但又在此后不久的 7 月 12 日和 7 月 19 日两 度跌至 1004 点;之后,股指虽有所回升,在 9 月 20 日达到 1223 点; 而就在各界人士特别是管理层因股指的上涨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股 指却又再度掉头向下,并在 10 月 28 日又跌到 1067 点,直逼 1000 点的大关。(深市综指则更是于 11 月 16 日创下 2593 点的次低点位, 相较 6 月 3 日的低点 2590 点,只有一步之

8、遥)股指的如此走势,其 彰显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股市稳定发展的预期,并没有因股改而得到确立,反而更加惶恐不安!如此,股改的成功从何谈起。 (六)股市的成交量一再缩减 如果股改成功,股市的吸引力就应当增加;就应当能够吸引新资金 的加入;股市的成交量就应该有所放大。然而,事实上,股票型基 金不仅发行困难,而且遭遇净赎回;除了一些所谓的政策性资金外, 增量资金其实很少,以至于管理层急急企求于 QFII,使其得以乘虚 而入。而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也就一直不能有效放大。如此,如果, 中国 的广大投资者不能因股改而得利,反而令到外国的资本有机可 乘。则股改的“成功”将仅是外国资本的胜利而已,而且其将来 (很可能是

9、在两、三年内)胜利退出之日,很可能就是中国股灾再 度降临、 金融 危机暴发之时)。其于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建 设何益? (七)大股东的增持承诺渐渐消失 如果股改成功,上市公司果然有投资价值。大股东就不怕做出增持 的承诺。然而,事实上,股改开始的时候,虽然还有不少大股东信 誓旦旦地誓言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有投资价值,并承诺出资增持。 但是,在看到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失败以后,其他上市公司后 续推出的股改方案,就再难看到大股东增持的誓言了。更有甚者, 有的上市公司(如中化国际)的大股东干脆就直接背弃诚信,将自 己已然做出的承诺置于脑后,一赖了之。可以说,大股东增持的失 败,以及大股东增持承诺的逐渐消失,也同样标志着股改的失败。 (作文网 zw.sAc.编辑整理) 以上种种,已然充分表明现有股改的失败。那些以为股改方案获得 股东大会通过,就是成功的人们,请扪着良心好好想一想,“大跃 进”和“文化大革命”的 历史 教训吧!共 2 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