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161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8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研究姓名:高晓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高校教师)指导教师:陈金龙20100501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实证研究也在我国逐步发展。与国外学者一样,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国内的研究范围主要在是否会发生盈余管理、何时发生及为什么发生等问题,对于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的研究则少有涉及。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在介绍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涵义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解释了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琼斯模

2、型不能完全适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对扩展的琼斯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本文所用的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后文的实证研究之中。然后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 793 个上市公司 20052008 年间的 3172 个观察值为样本,对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解释实证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控制权结构的四个方面选取指标作为自变量及相关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12 个研究假设。在测算研究样本盈余管理程度时,对盈余管理测度模型进行 F 检验和 t 检验,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然后通过对盈余管理测度值和控制权结构变量、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

3、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着深层关系。本文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呈倒 U 型关系,较低和较高的股权集中度能较好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董事会人数、1独立董事的比例及监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董事会规模的扩大、独立董事的增加以及监事会规模的扩大,也能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而提高流通股比例、增加监事持股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不大。最后,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环境,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结构 盈余管理 关系研究2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

4、t of China s securities market,positiveaccounting research is developing.Th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earning management in our securities market as the foreigners.But all thescope is mostly focused on whether or not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willhappen,when to happen and why to happen. Seldom

5、 research haveinvolved in the factor that can restrict earnings management.And I willexplore it. After analysis I conclude corporate control structure is the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affect earning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ofpositive research,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earnings managementmea

6、suring models,the extended Jones model is improved, and as aresult,a new model is made and used in this paper.After selecting a newmethod to measure earnings management,I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hypothesis,it chooses the listed companies which made rights offeringfrom the year 2005 to 2008 as sample

7、s,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control structure of thesamples from the point of positive analysis. Some variables indirection,shares structure and board of supervisors are chosen as measureindex of corporate control structure,and some controlling variables

8、 arealsochosen.Then,thepaperbringsforwardsomeresearchhypothesis.When earnings management degree is measured,the paperchoose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which dont have obvious earnings3management motivations to estimate parameters.It also makes F-test andt-test to the models to validate their appl

9、icability.Lastly,it makesmultivariateFinally I explained the positive result and advanced somecorresponding policy advice.Key words:listed companies;corporate control structure;earningsmanagement;4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1.1.1 研究背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相关制度法规都未能有效地阻止股票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其中,较严重的是众所周知的盈余管理问题。企业财务报告

10、的盈余,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及社会公众等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情况。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状况的盈余数字信息,可以说会计盈余指标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是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焦点,其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但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接连发生的一系列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会计信息及会计职业界的信任危机。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诚信度,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11、盈余管理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带来会计盈余质量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直接的关系”。如果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是盈余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究竟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不真,盈余数字质量不高的呢?这时候,众多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才是滋生盈余管理行为的温床,纷纷撰文说明如果不解决企业的控制权结构问题,盈余管理就不能得到控制。企业控制权结构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是密切的,主导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高级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公司经理人员)的结构安排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实践看,企业高层管理者

12、在企业的会计行为中处于“事实主体”的地位,具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生成的控制权,企业的会计造假几乎都与他们的授意、指使或强令有关。本文试图从控制权结构的角度,探讨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以挖掘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真正原因,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1理论与数字依据。1.1.2 研究意义本文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认为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包括会计行为)都会受到公司的控制权结构的影响。然后,从上海证券市场中选取样本公司,描述公司的控制权结构,通过分析我国的现实的证券市场环境,同时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探求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的深层关系,希望以此丰富

13、盈余管理的控制权结构制约因素方面的相关实证证据,从而为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公司的控制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关联性。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实证证据,以更科学地制定规范会计行为方面的政策,有利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更快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1.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2.1 可能的创新点本文在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时,力求全面地阐述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管理层结构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主要创新点如下:(1)选取较多的研究变量。盈余管理文献很多,但研究盈余管理与控

14、制权结构关系的文献很少,本文则全面地选取控制权结构四个方面的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研究,对提高我国盈余管理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2)对盈余管理测度模型进行了创新。本文在扩展琼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盈余管理变量测度模型中非可控应计利润考虑了存货净额变化的影响,而总体应计利润的计算方面考虑了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应计利润除了受收入、资产规模的影响外,还受到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的总体应计利润真正反映了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应计项目对盈余的管理。(3)以时间序列法选取样本。众多实证性论文在计算各个上市公司的不可控2性应计利润时,通常对上市公司按照行业进行了分类。

15、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往往是多元化发展,其经营业务一般都不局限在某一单个行业,都是多个行业的混合体。这样,单纯地按照一个行业划分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可能无法准确地描述上市公司实际的经营业务,因而可能对不可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在选取样本时以时间序列法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计量。1.2.2 不足之处尽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手段,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取得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论文写作时间及个人能力上的限制,尚有若干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采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横截面琼斯模型是否适合中国资本市场?而且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内容:(1)继续探

16、索适用的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虽然国外对盈余管理的测度研究己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我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修正的琼斯模型尚不能在我国完全适用。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测度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环境,探索出一种较适合我国现状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模型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笔者所选用的模型及其运用方法对盈余管理的计量也同样不是完美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后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更适用于我国现实环境的盈余管理的测试方法,增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2)对控制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动态研究。本文只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研究,考察的是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现状和盈余管理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的变化给其会计行为(包括盈余管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可以研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管理层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公司会计行为所产生的变化。更深入的研究可以探索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控制权结构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