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的方法--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1920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断句的方法--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断句的方法--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趣味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2、留!,断句方法总结,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根据词性、语序断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总结1:发语词领句断句,“盖”“夫”“且夫”“今夫”等,领起句子,断句时在这些词前断开。,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欲置公子职,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欲置公子职。 楚成王将商臣立为太子,不久又想立小儿子为太子。,总结2:时间词语领句断句。“既而(已)”“俄而(顷)”“是时”“后”“昔者”“乃今”等,根据文言中常见的时间词语可以断句。,3.复音虚词领句断句,然则荆轲之湛七族要离之烧妻子岂足道哉,然则荆轲之湛七族/要离之烧妻子/岂足道哉,复音虚词用于句首特点:一、这些

3、词领起的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一般都领起一个分句。二、复音虚词前,大多不用主语,主语大多承前省略了。 常见的有:其(岂)惟,岂独,岂徒,岂足,然且(则,犹,尚),故夫,大抵,何为,未必,无乃等,4.谦词领句断句,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谦词:下官、窃、寡人、孤、仆、愚、妾、贱妾、婢等。断句时结合相关动词的位置,如果确定在句首,要在这些词前断句。,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5.“故”、“然”领句断句,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文言文中“故”字常领起推论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断句。,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

4、超北海之类也。,6方位词领句断句,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5、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方位词在文言文中常常连用或对用,当它们用于领起句子时,可用于帮助断句的标志。,7.语气词句尾断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句尾常见的语气词有“与(欤)”,“耶(邪)”,“乎”,哉,也,矣,焉,耳等等,这些词后要断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如果见到有人做人不好,也要反省 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根据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6、不倦何有於我哉,者也.,如 何,无乃乎,何焉为,不亦乎等等,陈胜者,阳城人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三)根据修辞技巧断句,古人讲究句式的整齐,音律的和谐,以及对仗、对称、排比和重叠等修辞格,充分注意这些修辞现象,就会给断句带来很多便利。,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人在少年时代,品性还没有形成、固定

7、,和别人玩耍,受到别人的熏陶,说话、喜笑、举动,虽然无意学习别人,但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就像别人了;更何况那些要明确学习的技能呢?因此和好人一块居住,就像进入培育芝兰的房子,时间长了自己也芳香了;和坏人一块居住,就像进入屠宰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臭了。墨子见到染丝线就发出悲叹,就是这样。君子一定要谨慎交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比喻断句)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对比断句)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 。(顶真断句)其它修辞如:排比、对偶、重复

8、等也可作为判断断句的标志。,(四)其它方面断句,1.根据对话用语的词语标志断句,如“曰、云、言、道、对、谓”等 2.章法和文体特点断句。 议论文有论点、论据和归纳的结构特点等。 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要素。,练习,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 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 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君子之

9、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练习:,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答案: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践)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翻阅)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走一步);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通“贾”,来往于海上的商人)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

10、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答案: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断句口诀:,断句步骤总

11、结,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在句中。对话、引文标志: “曰” “言” “云” 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总之,这道题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训练,相信在高考中取得

12、满分是完全可能的。,高考,9断句和翻译。(9分)(2007年广东高考题)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原文】:异 史 氏 曰 满 招 损 谦 受 益 天 道 也 名 小 立 遂 自 以 为 是 执 叶 公 之 余 习 狃 而 不 变 势 不 至 大 败 涂 地 不 止 也 满 之 为 害 如 是 夫。答案:异 史 氏 曰 满 招 损 谦 受 益 天 道 也 名 小 立 遂 自 以 为 是 执 叶 公 之 余 习 狃(ni) 而 不 变 势 不 至 大 败 涂 地 不 止 也 满 之 为 害 如 是 夫。,【解读】: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断句的能力的考查。,古诗文阅

13、读,9、断句和翻译。(10分)(2008年广东高考题)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答案: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建议】: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 、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