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416709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本章学习目的了解各类海洋区域的范围和自然与环境特点,认识各类海洋经济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开发、保护重点,理解海洋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的内容。,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本章主要内容一、海洋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分类二、海岸带经济三、海岛经济 四、国家管辖海域经济五、公海和国际海底经济六、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一、海洋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分类,1.海洋区

2、域经济的概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 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济体 系。海洋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的海洋地理单元 的空间基础上形成的海洋经济体系。,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2. 海洋区域经济的分类,海洋区域经济根据不同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海 岸带区域经济、海岛区域经济、国家管辖海域区域 经济以及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经济等。就我国来看,海岸带区域经济已比较发达,海 岛区域经济刚具雏形,而国家管辖海域区域经济及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经济测尚在形成之中。,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三、海岸带经济,1. 海岸带的概念 2. 海岸带的

3、自然与环境特点 3. 中国海岸带经济的特点 4. 海岸带保护区建设 5. 海湾经济和河口三角洲经济,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1. 海岸带的概念,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它包 括三个部分:沿着海岸线的陆地、海潮出没 的滩地以及陆地向海面以下延伸的部分。海岸带的上界划在海浪作用可达到的地 方,下界定在海水深度相当于当地经常作用的 波浪长度1/3或1/2的地方。,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从区域经济角度对海岸带的划分,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看,对海岸带的 划分向陆地一侧应主要以行政边界为标准, 向海一侧应以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海水养殖

4、所能达到的区域为界(30米)。,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我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对海岸带范围的规定,我国在19791986年进行了全国海岸带 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这次调查中对海岸带 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陆域一般自海岸线 向陆延伸10千米,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根据海岸带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延伸;海域一 般自海岸线向海扩张至10-15米等深线;河口 地区向陆自潮界区,向海至淡水舌锋缘。,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我国的海岸带,我国海岸带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太平 洋交汇的过渡地带,呈s形。它北起辽宁的鸭 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

5、达 18000千米。划入海岸带范围的有11个省、 市、自治区,197个县、区,陆上面积27.7万 平方千米,加上015米水深海域面积,我国 海岸带总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 长18000公里,呈s形。,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部分国家对海岸带范围的规定, 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向海至3海里为海岸带的范围,而向岸的边界由各州自定。 英国的一些沿海城市,把海岸带向陆一侧的范围定 为300米,向海一侧的范围则多从海军登陆艇登陆水深算起。 危地马拉规定海岸带范围向陆一侧的距离从高潮

6、线 算起延伸3000米,向海延伸至200米等深线。 塞浦路斯规定向陆一侧的距离从高潮线算起延伸50 米,向海至近岸珊瑚礁末端(约50米)。 多哥是至高潮线向陆100米内。,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2. 海岸带的自然与环境特点,第一,地理位置优越; 第二,海陆资源密集; 第三,生态环境脆弱。,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中国海岸带因其背向广阔的内陆腹地,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其他国土区域所没有的区位优势。当今世界经济、技术、贸易中心正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环太平洋地区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7、的地区。中国海岸带区域正位于这一最有利的区域,既是海洋开发的前沿基地和生产基地,又是海洋开发的后勤保障基地,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海陆资源密集,海岸带作为地球上四大自然圈层的岩石 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汇聚交接地带, 生态上具有复合性,蕴藏着比任何其他区域 都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化石 资源、矿物资源、海洋能源、空间资源、土 地资源、海水资源等,不仅资源种类多,储 量也极为丰富。,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脆弱,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海洋处于生 物区层的最低部,因此

8、海岸带是最容易受到 污染的区域;二是海岸带作为海陆过渡与相 互作用的地带,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区域; 三是海岸带地区是人口密集、人类社会经济 活动频繁的地区,由人类各种不合理的开发 等因素诱发和加剧的各种灾害与生态问题, 越来越严重。,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3. 中国海岸带经济的特点,第一,经济总量宏大,但内部差异明 显;第二,陆海并举成为趋向,陆重海轻却 依然存在;第三,第三产业比重高,但其企业的资 质较低;第四,经济外向性明显,易受国际经济 动荡的影响;,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经济总量宏大,但内部差异明显,海岸带是全国经济发

9、达地区中的发达地 区,在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资源 禀赋等原因,海岸带内部发展水平也存在明 显的差异性。从整个海岸带看,以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海河三角洲以及辽东半岛 和胶东半岛等地区经济最为密集,海岸带经 济总量宏大和内部差异的矛盾说明区域经济 的发展要受到区内不发达地域的制约。,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陆海并举成为趋向,陆重海轻却依然存在,海岸带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性,即它的 经济总量是由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组成的。 经济活动的海陆并举,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 要素向资源更丰富的立体空间转移,使其组 合形式更多样化和

10、复杂化;另一方面可以延 长产品生产链环,使其向深度加工发展。因 此,海陆并举必然成为其发展趋向,但是在 中国海岸带经济发展中,发展海洋产业仍需 加大力度。,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第三产业比重高,但其企业的资质较低,海岸带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4.5%。第 三产业比重上升,说明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效益趋于改善。然而,由于第三产业投资门 槛低,致使第三产业企业资质偏低,制约了 其增长后劲。,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经济外向性明显,易受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海岸带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外向性特点。但外向性在某些 情况下也会产生负面效应。首先,

11、外资是一个不确定数,外 商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和政治气候,凭借债券人和借贷人的 身份,随时从受资国转移和抽走资金,使受资国有因融资困 难而导致经济景况恶化的风险。其次,外资在尖端技术领域 和重要创新部门的高度集中,会形成支配受资地区经济发展 的潜在力量,进而影响到当地政府对经济命运的决策权。最 后,外向型经济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所以世界经济 的波动必然对外向型经济的进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本章视频资料(1),专家谈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4. 海岸带保护区建设,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认识 自然保护区的理念;第二,合理确定保护区中保护与开发之 间的“度”;第三,强化海洋高科技的作用,重视保 护区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工作;第四,做好保护区中有关管理和政策的 有效协调。,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