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415332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 、音乐、舞蹈 、节日、衣食住(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侗族,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和湖北西南一带。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侗族人口为162.9万。其分布以贵州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剑河、镇远、玉屏,湖南新晃、通道和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最为集中。,一、概况,二、族称族源,侗族自称“干”(侗语作 Gaeml),宋代称“仡伶”或“伶”,明清代以“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称呼,或泛称为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侗族”。侗族族源研究者众,至今无定论。有古越说、百越说、骆越说、瓯越说、干越说等。就其演变,又有越为僚说、武陵蛮与越融合为僚说以及越与“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及“僚”有关说,等等,有学者认为“干越”说为

2、是。,三、侗族简史,隋唐以前建有郡县,唐在部分地方设羁縻统治,但仍处于“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籍籍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制相縻”的农村公社组织状态。北宋时以诚州、徽州大姓首领杨蕴为首相继内附。宋设土司制度统治,延续至清代。,在湖南境内,侗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域。在湘西南部居住的侗族我们称为“南侗”,主要集中在通道县与靖州县。在湘西北部居住的称为“北侗”,他们主要聚居在新晃县和芷江县。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侗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计模式和传统文化。但是南侗与北侗在村落形态、空间构成、民居建筑形式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之处,这可能由于局部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到汉族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导致明清

3、以来那些与汉民族或者汉文化直接接触的湘西北侗区域呈现出村落物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它们受到中央王朝政治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与湘西南侗区域形成了较明显的社会与文化的裂痕。这些集中体现在村落形态等直观现象中。,四、侗族文化,(一)宗教信仰 (二)婚丧习俗 (三)音乐、舞蹈 (四)节日 (五)衣食住,(一)宗教信仰,1、自然崇拜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土地神,每个村寨大都设神龛供奉只有牌位无神像有的供一块石头也有悬挂猪下颏骨的。逢年过节或遇自然灾害必须用猪羊鸡等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出猎前狩猎的引头人须到溪沟里捞取三尾小鱼作为供品烧香化纸敬

4、祭土地神然後领队上山。猎获後要向土地神谢恩。每至岁首祭祀水神,秋粮进仓或腊月期间祭祀火神等。,2、萨崇拜,南部地区的侗族崇拜众多的女性神,坐守山坳的“萨对”,守桥头、床头的“萨高乔”、“萨高降”,偷魂盗魄的“萨两”,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酒曲的“萨宾”等,此外,还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叫做“萨岁”,又称“萨麻”、“萨柄”、“萨堂”,意为祖母或奶奶。,黎平从江榕江通道和三江等县的侗族村寨都有名为“萨殿”或“堂萨”“然萨”的神坛。有的在庙内有的设於露天。庙内的神坛为直径约1米的白石堆上插一把半开半闭的黑纸伞上披挂网形剪纸石堆周围还垒有12或24个小白石堆或立12或24根小木桩网状剪纸环绕神坛作为

5、萨丙的卫士。露天神坛是用石头围砌的圆形土堆直径约3米多高1米许周围植以芭蕉或荆棘。土堆上放两口上下盖合的大铁锅锅内置有衣服银器及其他用具也有置一檀木雕刻的女人头像的。土堆上栽黄杨树象征萨丙万古千秋。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化纸和供茶。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七二月初七(春种前)和八月初七(秋收前)为隆重祭祀日。有些地方每次都要升寨旗连祭3天。其间还要举行名为“耶萨”的集体娱神活动。青年男女尽情歌舞对唱“祭祖歌”和“侗族创世纪”等歌。盛祭之年有些地方还要由登萨装扮萨丙女神巡乡游寨。,神坛,萨女神巡乡游寨,(二)婚丧习俗,1婚制 (1) 侗族曾盛行姑舅表婚。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渠阳蛮俗中谈到

6、当时靖州一带侗族的姑舅表婚说:“靖州之地”,“姑表之昏(婚)。他人娶之,必贿男(舅)有,否则争,甚则仇杀。”明清的史籍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侗族民间称这种婚姻为“还娘头”或“换扁提”。舅家娶姑家之女有绝对的优先权。,(2) 侗族社会也有等级婚姻. 指的是不同政治阶层等级之间的婚姻关系。居住在原贵州九洞、六洞、千七、千三(贵州省黎榕从比邻一带)等地的侗族历史上有“腊更”(lagx gaeml)和“腊卡”(lagx gax)两个等级的人。腊卡多是本地人或先来此定居者,腊更多是外乡人或后来定居的人。腊更社会地位低下,依附于腊卡。这两个不同的阶层之间过去是不能联姻的。直到现在,这种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仍

7、未完全消除,即使很富有的腊更后裔家,腊卡后裔家仍忌与他们通婚。,(3) 地域集团婚就是人们把婚姻对象以地域为界划分若干个集团,规定某一集团只能与某一集团联姻。这种范围一经定下,各个婚姻集团就只能在自己的婚姻区域内相互择偶婚配,不能跨越到其他婚姻集团。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乡的罗武村与琵琶村,相距仅二三华里,但罗武村属于芙蓉婚姻区,琵琶村属于双江婚姻区。他们之间不但不通婚,连男女青年之间的社交活动也不能进行。,2婚姻缔结,在历史上较为自由,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有“行歌坐月”、“玩山”等。在这些活动中,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可互换“记物”,经父母同意,而后由男方请人到女家求婚。不经父母许可,双双约逃者

8、亦有。七八十年代,父母包办者居多。,玩山,流行于侗乡北部地区,一般为白天举行。玩山侗语称“外妍”,若男青年在赶集集市上看到心仪的女青年,可以自由的以歌相邀,不需要认识,完全以陌生人的形式唱歌打招呼,只要对方唱歌作答,便是有意接触,于是男伴和女伴们结队而行,通常选择在小山坡上,小河边,或在参天大树下等环境好,空气新鲜,景色宜人的地方聚会玩山恋爱。 约会玩山一般都经过初会、请坐、约日子、赠定情信物、再会、盟誓、成双等过程,不同的阶段要唱与之适应的玩山歌,随着感情由浅入深,玩山歌的内容也相应的变换,按玩山的程序和场合,有邀伴歌、约日子歌、初会歌、请坐歌、难得歌、赞美歌、自谦歌、盘答歌、结伴歌、试探歌

9、、借物作凭歌、相思歌、约逃歌等样式。,玩山,玩山,行歌坐月,盛行于侗乡南部地区。通常在晚上进行。对男方而言称走寨,对女方而言称坐夜,或统称坐歌堂。每当夜幕来临,小伙子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琵琶或牛腿琴,串巷走寨去找姑娘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某一姑娘堂屋里(称为月堂)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到。在月堂中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直到鸡叫三遍,东方发白才依依离去。榕江七十二寨以及从江云洞等地的行歌坐月方式又别具一格,姑娘待在木楼里,小伙子在姑娘闺房的窗前架起木梯,爬在梯子上隔窗夜话和情歌对答。,行歌坐月,行歌坐月,3.婚礼,正常的婚姻,需通过“说和”、“订婚”、“迎娶”等过程。侗族有“不落

10、夫家”(坐家)之习俗。举行婚礼期间,新郎和新娘大多不入洞房,有的同房数夜之后新娘即返回娘家。每至农忙、逢年过节,或夫家有事,男方再着人把新娘接回来,夫妻才同房。次日或数日后复返娘家。如此来来往往,直到女方身怀六甲,才落夫家。不落夫家的期限没有规定,短的半年1年,长则3年5年不等。,4.离婚,夫妻感情破裂提出离婚时,通常由提出来的一方赔付结婚时的费用、财物,原物还在退还原物,否则议价赔偿。所生子女,由双方协商抚养,一般留给男方。黎平、从江等地的一些村寨过去婚姻关系比较松弛,离合容易。女方提出离婚,只要挑一挑水到夫家,对其母亲说“我今后不能服待你老人家了”之类的话就算离了婚。男方要求离婚时,则砍一

11、挑柴禾到女家说句“望妹另找好人家”等话,夫妻关系便解除了。也可以托亲友通知对方及其父母,即告离异。有些村寨只要请原来的媒人用男家的破饭篓装些饭和鱼给女人吃后,将饭篓扔掉,就表示各自东西,不再来往。,葬俗,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三)音乐、舞蹈,侗族音乐和舞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乐器有“格以琴”、琵琶、笛子。音乐表现为歌曲,可分为合唱歌曲(大歌)、伴奏歌曲(琵琶歌)、徒唱歌曲(拦路歌)。 舞蹈主要有“多耶”。形式简单。,侗族歌舞,(四)节日,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十月

12、底或十一月初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开始禁日的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等。,赶歌会农历七月二十日,花炮节,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

13、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在侗族人民的心中,是最热闹的节日。,花炮节,斗牛节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五)衣食住,1、衣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服饰,头饰和银饰是侗族妇女 最讲究的装饰品,2.食,侗族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3.住,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

14、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南侗地区民居建筑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由于层层出挑,檐水抛得很远,有利保护墙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服和谷物。除利用檐下晾晒谷物外,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干栏式楼房,鼓楼,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

15、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侗乡被称为“歌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鼓以桦树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

16、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哆耶”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寨门,侗寨的公共木式建筑,立于寨子出入口处,门框上方飞檐翘角,框边雕龙画凤。外人进入侗寨,人们在此吹起芦笙.唱起拦路歌,向客人敬献拦路酒,风雨桥,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风雨桥又称花桥。侗族称花桥.福桥.风水桥.建筑史上称为廊桥。集亭.塔.廊.桥于一体,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