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264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 治 学 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别: 中文系 完成时间: l多情,深情,豪情浅析宋代悼亡词的情感指向专业: 汉语言文学 摘 要:广义的悼亡文学所伤悼的对象包括与当事人有关的一切对象。从广义角度来说,宋代悼亡词的悼念对象包括爱人或情人、友人、先烈三种。悼念爱人或情人,对亡妻的情感态度是庄重严肃,对亡妾则是亦庄亦“色” ,对亡妓的态度则是声色并重。悼念友人,是词人对友人一片深情的深切展现。悼念先烈,情感指向的重点则是词人的满怀敬仰,一腔豪情。关键词:宋代 悼亡词 广义悼亡 情感指向悼亡之作,始于两千五百多

2、年前的诗经 。文人悼亡诗多是为悼念恩爱情深的亡妻而作,所以狭义的悼亡诗即指那些悼念亡妻的诗。而广义的悼亡诗还应包括哀悼其他友人以及凭吊先贤英烈的诗篇。诗词前后相承,悼亡词正是在悼亡诗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始创于宋代的苏轼,自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问世后,悼亡词在宋代不少作家笔下时有出现。贺铸、黄庭坚、李清照、孙道绚、辛弃疾、史达祖、刘克庄、吴文英等词人都曾写下了一些情深意挚、感人肺腑的悼亡词。两宋时期,词的创作十分繁荣, 悼亡词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一、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深切真挚的悼念爱人或情人的词作两宋时期的悼亡词佳作如林,从广

3、义角度来说,这些词的悼亡对象包括了悼念爱人或情人、悼念友人、悼念先烈三种。其中,悼念爱人或情人的词作是宋代悼亡词最主要的中心部分,是整个宋代悼亡词体系的灵魂所在。历来学者研究宋代悼亡词,都是从这些词作入手,这部分词作的悼念对象分为妻子或丈夫,妾氏,以及妓女。(一)难忘亡妻的勤劳贤惠夫妻恩爱,白头到老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追求的爱情至高境界。 诗经邶风击鼓中便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说。然而世事未必总能如意,相濡以沫的夫妻总有一方会先行离开尘世,于是,生死永诀的无穷痛苦,悼亡伤逝的无限悲衰,不可避免地加之于未亡人身上。悼妻、悼夫以抒悲怀的作品便自然而然地产生。l两宋时期最有名的

4、悼念亡妻之作,是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与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苏轼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 江城子即为怀念这位温善贤良的妻子所作。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写道:“君之末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知书敏而静也。从轼官于风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 ”王弗不仅非常孝顺,侍奉父母公婆尽心尽力,而且能够给丈夫许多劝诫。对于这样一位知书达礼、恭谨肃恬的妻子,词人当然会“不思量,自难忘” 。更何况在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受到压制,思想苦

5、闷,生活困顿,当然会更加思念亡妻。困境之中,词人要将内心的苦楚向亡妻倾诉,于是“幽梦” “还乡” ,见到了“小轩窗,正梳妆”的妻子。夫妻相见,没有卿卿我我的亲昵,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悲伤。 “无言” ,实则包括了千言万语,融入了对仕途艰辛的慨叹和对妻子王弗“谨肃”的称许。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与江城子一向并称为宋代悼亡词的“双壁” 。黄庭坚称赞贺铸“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 “断肠”之感,便是在这首词中也有着深切的体现。贺铸虽是宋太祖孝惠后的族孙,且很有才学,却一生屈居下僚。其妻赵氏也是宋宗室之女,她一生俭以持家,与贺铸同甘共苦,无怨无悔。 鹧鸪天半死桐便是通过旧地重游,追念

6、与亡妻在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抒发对赵氏的深挚怀念。整首词中,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既是抒情的最高潮,也是最为感人之处。作者只寥寥数语,就在我们面前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景象。早已两鬓斑白的词人独自躺在空荡荡的房内,听着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不由想到,妻子离开人世后,还有谁会为自己在深夜挑灯缝补衣裳?这一句以琐屑的小事和平实的细节,表现了妻子赵氏的勤劳贤惠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恩爱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清陈廷焯说:“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 ,这种伤心除了他长期屈居下僚外,其妻的亡逝亦是极为重要的原因。苏轼、贺铸之后,悼亡之作更多。南宋词

7、人刘克庄悼念亡妻刘氏的四首风入松l就是代表。刘克庄与夫人林节之间感情非常深厚,二人共同生活十九年,是门当户对的一对恩爱夫妻。林节知书识理,持家有方,颇受词人的尊重。词人曾在亡室墓志铭称赞她:“君有至性,忠孝大旨皆暗与吾徒合” 。在个人小患与国家大难面前,林节劝丈夫不要以小妨大,有气度、识大理,可见其人品、见识确有过人之处。嘉定十五年(1222年) ,刘克庄携妻子赴桂林,在一次游漓江中遇险, “柁折舟漩,危在瞬息” ,林节镇静自若,毫无怖容,克庄再一次被她感动。绍定元年(1228年) ,林节“苦脾泄,饵岁丹黄芽不止” ,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九岁。对爱妻的去世,刘克庄十分沉痛,两个月后,又因“落梅诗

8、案”罢官归里,更加凄苦,回莆途经福清,写了两首悼亡词,以第二首风入松福清道中作为例: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馀、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这一句明显是在感念亡妻的勤劳贤惠。今时今日的“凄凉”皆因妻子亡故。妻子在世时,每当秋风萧瑟的季节就会为词人制衣,应该在“捣衣”的时候就会为词人捣衣,勤劳贤惠自是不言而明。后两首风入松题为“癸卯至石塘追和十五年前韵” ,触发点一如前两首,仍是“残更”之际、 “凄凉”之时,字面上虽然没有涉及妻子的勤劳贤惠,

9、但字里行间也处处露出此意。这些词作都是宋代词人内心真挚感情的抒发,在女性被视为附属品的时代,他们对妻子真挚动人的感情无疑是非常可贵的。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悼妻之词大都是词人悼念妻子的勤劳贤惠,感情色彩是极为庄重肃穆的。(二)女性词人的悼夫之作感慨夫亡之后自身的凄凉不同于数量众多的悼妻之作,宋代悼念亡夫的词作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也只有李清照和孙道绚的作品。女性词人的悼亡词和男性词人的悼亡词最大的区别是女性词人侧重于描述丈夫过世后自己孤独凄凉的境况,展现惆怅悲苦的心境和自己细腻的内心世界。李清照的爱情婚姻本来十分美满,她和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意趣相投,家庭生活快乐幸福。然而不久后宋室南渡,李

10、清照受到国破家亡,丈夫去世的沉重打击,内心充满深切悲痛。她的孤雁儿悲悼亡夫,表现了夫君亡殁之后自己以泪洗面的凄凉苦况。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l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建炎初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起复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李清照从青州来会。在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二人每每共同出游,作诗和句。不久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被抛在人地生疏的江南,心情异常凄苦。大概在建炎某一年的春天,梅蕊初绽,作者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词。“藤床”这种陈设在宋人词作中,大都表现凄

11、凉倦怠的情景。如无名氏春光好云:“小藤床,随意横” ,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 。一榻横陈,日高方起,正是词人孤寂无聊的写照。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写的是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词人枯坐,泪下千行。以雨催泪,以雨衬泪,恍若词人在声声慢中所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非常形象的描绘出丈夫逝去后,词人愁肠百结,整日以泪洗面的境况。这首词中最能表达词人的凄凉心境的词句是最后一句“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一句话是化用陆凯赠梅于范晔的故事,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

12、上,四处茫茫,却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寻觅觅之情, “没个人堪寄” ,写尽了怅然若失之感。孙道绚是稍李清照之后的女词人,她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但晚年都用火烧毁。 醉思仙是她仅存的几首词之一,也是她最为人所称道的悼亡词。词的下半阙“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堪与李词媲美。词中抚今追昔, 低徊伤叹。字字句句皆为铭心刻骨的断肠语,读之使人不能卒章。尤其是最后一句“叹黄尘久埋玉”,实在是叹息与小乔公瑾事相暗合。千百年来,薄命佳人,未竞英雄皆悉如此。从“断肠挥泪东风”一句可以看出,

13、和李词相同,孙道绚的醉思仙也是侧重于描写丈夫死去之后自己深痛悲切,整日以泪洗面的惆怅悲苦的境况。不管是男性词人的悼妻词还是女性词人的悼夫词,都深刻的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切怀念。但男性词人的悼亡之作更多的是从传统道德上感念妻子的温柔贤惠,他们怀念的是妻子在灯下为他们缝补旧衣,在秋风萧瑟之时为他们捣衣制衣等种种贤良之举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相比之下,女性词人更加在意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缺失。她们l往往在词中反复感叹丈夫去世之后,自己的处境是如何的凄苦悲凉,以此来表达自己愁肠百结,哀婉凄凉的心理。(三) 难忘亡妾的美色以及歌舞悼念亡妻或者亡夫之作,都是怀着对妻子或丈夫的爱与敬,是非常庄重肃穆的。这种情感态

14、度与词人们的悼妾之作有很大的不同。以男女爱恋为基础结合在一起的男人与妻子恩爱情笃,当妻亡之后,在与妾的共同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又建立起了新的爱情。宋代的悼妾词大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悼念亡妾的词作,大都频涉美色歌舞,偶尔写及勤劳贤惠。以吴文英写给杭州亡妾的悼亡词绛都春为例:南楼坠燕。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叶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当时明月娉婷伴。怅客路、幽扃俱远。雾鬟依约,除非照影,镜空不见。 别馆。秋娘乍识,似人处、最在双波凝盼。旧色旧香,闲雨闲云情终浅。丹青谁画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频看。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这是词人于某一年的秋天,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忽然碰到一个与亡妾长相极似的

15、歌妓,情弦触动而写下的。“南楼坠燕” ,既用绿珠典,又喻其妾的轻盈娇美。 “娉婷”形容其妾婀娜多姿、情态美好;“雾鬟”指其妾发鬟蓬松美丽。 “秋娘乍识,似人处、最在双波凝盼” ,表面是写京口歌妓的美貌,实际则写亡妾美貌。或许正是因为她那双眸及双眸注视自己时的神态太像亡妾了,才会与之“闲云闲雨”吧。其他还有“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莺啼序 )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沉,花未减、红颜先变”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等。如此看来,只要关涉到“妾” ,连悼亡也大量使用香艳之词。这是因为士大夫文人在庙堂上进国策,与众人论经史,朋友间赠诗文,酒宴中

16、作小词。他们在正式场合不能表露的思想与感情,在被视为“小道”的词中就不必避忌,可以尽情地倾诉,他们甚至可以在词中暴露自己的隐情,表达对异性的赏玩、思恋或倾慕。在这一点上,即便是一向享有美誉的苏东坡也未能避免。苏东坡的西江月咏梅是悼妾词中的翘楚,此词是为伤悼爱妾朝云而作。自从爱妻王弗去世以后,苏轼没有再娶,其他侍妾也先后辞去,唯有朝云晨夕相随。当苏轼谪贬岭南时,朝云不畏南方瘴病,紧紧跟随左右,不久便不幸病死于惠州。苏轼十分悲痛,作了这首西江月以悼朝云。l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去,不与梨花同梦。苏轼对这位在困境中追随自己,矢志不渝的侍妾心怀尊敬感激,是一往情深和无限思念的。尽管如此,他仍然在悼亡词中多处使用带有香艳意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