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2569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申报材料(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东营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上海中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办合办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汽车服务与营销务与营销 专业专业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东营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 二二一二年十一月一二年十一月2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 合作办学双方单位性质、资质第二部分 师资及人员配备第三部分 设备等教学条件第四部分 教学实训计划第五部分 就业分析情况第六部分 山东省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备案表第七部分 合作办学协议第八部分 办学成本测算表 第一部分 合作办学双方单位性质3一、合作学校概况一、合作学校概况1 1、东营职业学院概况、东营职业学院概况国国有有公公办办(政政府

2、府办办学学 ) 以以人人为为本本 东营职业学院是 山东省人民政府 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 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000 余亩,总建筑面积达 43 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9120 万元,全日制在校生 14000 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 6000 余 人;建有机械、电子、数控、石油化工、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与影视编辑、物流工程、 多媒体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 120 余个,教学用计算机 2570 余台,全部通过宽带连接因 特网,图书馆现有藏书 76.4 万册,订有各类报刊 1200 余种。学院建立了院内外实训、 实习基地 150 余个,设立了 32 个专

3、业的技能鉴定站、 6 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 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 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达 100%。 学院 学生工寓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 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 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属经济快速 校园风光(20 张) 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最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山东省名列前茅。 2009 年,东营市 GDP 总量 达到 2076.61 亿元,人人均均 GDP 占占有有量量 11.42 万万元元,高居全省首位。 2009 年 11 月,国 务院正式批复了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

4、展规划 ,2010 年 3 月,黄河三角洲 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跨 行政区域的国家可持 续发展实验区,以东营为中心城市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来了包括 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 2009 年,新增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达 3 万余个。 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强势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院毕 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

5、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师教4育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和一个 中专部、一个农农业业科科学学研研究究院院、一一个个海海运运学学院院 ,有专任 教师 678 人,其中博博士士 14 人人,硕硕士士 345 人人,副教授以上职称 201 人, 富丽堂皇的图书馆大楼“双师型”教师 355 人,聘请实践类课程指导技师、工程师 160 余人,师资建设水平在 全省高职(专科)院校名列前茅。学院建有46 个专业,涵盖 12 个专业大类, 26 个专 业类。已建成 2 个省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教学改试点专业,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8 门省级精品课程, 30 门院级精品课程, 2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国

6、家级优秀教学 团队。建院以来,已有近 422 名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团体一 等奖 2 项、二等奖 11 项、三等奖 6 项,获省级团体一等奖 6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8 项。近三年来,新生报到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列同类院校前茅。 学院始终坚持 “科研先导、质量立校 ”的方针,科研工作斐然。截止 2009 年底,学 院共承担了国家 863 项目、 东营职业学院学生工寓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市级以上科研项目 156 项,获得市级以上 科研成果奖励 97 项,获 国家专利 12 项。在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302 篇,其中被 SCI、EI 索引 29 篇,在全国中

7、文核心期刊 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上发表学术论文 878 篇,公开出版 论著(教材)210 部。 2004 年,在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获“优 秀”等级,在 2005 年全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06 年底, 学院荣获“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在 2009 年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和校园文 明建设工作检查评估中,我院获得“双优”成绩。 区域优势 东营职业学院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东营职业学院所 5校园活动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的基地。东 营市是国

8、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二批 沿海开放城市 ,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 人均消费水平 在山东省名列前茅。近 年来,中国政府把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列入“十五”计划,联合国工业发展 组织确定东营 联欢晚会(5 张) 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山东省人民政府又批准东营市为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 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开发 ”已被列入“中国 21 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东营市的建设硕 果累累:“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城市 ”、 “国家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

9、进城市 ”等荣誉接踵而 至,特别是东营市实施的 “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 ”战略,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 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 万余个,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 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 98%以上。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 资源,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工业、农业、服务业亟需大量高等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 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办办学学理理念念和和培培养养目目标标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 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的办学 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 职业能力 培养为核心,培养 生产、建设

10、、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 人才。学院的办 学思路是:坚持以 质量求生存,以改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 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 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育理念。 6师师资资队队伍伍建建设设学院创建之初,就确立了 “充实、调整、提高、完善 ”和“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 ”并 重的师资建设工作方针 ,坚持“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待遇留住人、制度管理人 ”的 人本主义原则,全面实施 “稳定、培养、引进、借智 ”为主要内容的 “269 人才工程”, 制定了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宽松的政策鼓励教师 深造,教师队伍的整体

11、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学院的1699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 师 1443 人,专业教师 1450 人, “双师型”教师 1320 人,双师教师比例 71%以上,其中 博士 364 人,硕士 1415 人,正高级职称 621 人,副高级职称 1173 人,学院还设立了 特聘岗位,聘请了 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世界知名 环保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马青博士,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等为客 座教授,从省内外生产科研一线聘请了 80 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逐步建立起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成为创建示范 性高等职业学院

12、的坚强柱石。 实实验验实实训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学院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和完善了数控加工车间、单片机实验室、会计模 拟室、平面设计、制图室、语音室、仿真实验室、专业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 120 多个专业实验室和 12 个校内实习基地,装备了 5000 多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基础实 验开出率 98%以上,专业实验开出率 95%以上,基本满足了各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此外,学院还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130 余处,形成了校内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的技 能训练平台,设立了 32 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6 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

13、 20032005 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95%以上,2006 年达到 100%。学院还与 130 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把实习项目放到工厂的车间、施 工的工地,既增强了实践的时效性,又拉近了学习与就业的距离。1 教教学学管管理理与与改改强化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 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尽快 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基础,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建 立了规范的教学运行和监控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制度完善,教 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有法可依;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 度;建立起严密、规范的考试工

14、作制度,推行教考分离,实行重修制,进一步完善了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 现场教学和岗位能力培养,实行 “123”培养模式: 1 条主线-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 养为主线, 2 个转变-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实践能 力培养为主转变, 3 个对口-基础知识与后续的专业知识对口 ,专业知识与生产应用对 口,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对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在教学过程 中,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逐 步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学网站

15、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积极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在学籍管理上,学院坚持以 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教学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学分制建设为切入点, 优化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弹性学制的灵活管理模式,实 行主辅修制、重修制、跨专业选课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7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产产学学研研结结合合及及交交流流合合作作学院始终坚持 “科研先导、质量立校 ”的方针,以科研促提高,以科研促发展,成果 显著。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960 篇,被 SCI、EI 索引 17 篇,主

16、编或参编论著 43 部。学院还承担着包括国家 “863”计划项目在 内的科研课题 29 项。学院农科所,作为全市农业科学研究重点单位,紧紧围绕全市农 业工作重点,组织实施科研项目 13 项,其中国家级 3 项,省部级 5 项;申报国家发明 专利 13 项,为东营市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大面积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与美国、 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 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在计算机、餐旅管理、营销、造纸、 财会、环保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院建设了中法友谊葡萄园;多 次邀请日本土壤环保专家 江鹰博士,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教授、世界知名环保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博士,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 等进行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承担了中匈、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派出12 人次进 行科技考察,引进种质 40 余份,接待对方科研人员 10 人次。申请的中印、中德、中 澳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正在积极争取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