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252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 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 响摘要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03 年 9 月 21 日起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 1 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 6%调高到 7%此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关键词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备付率、货币信贷总量w一、相关理论综述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

2、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中央银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又分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

3、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而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如刚刚公布招股说明书的华夏银行 2003 年中期的超额准备率为12.31%w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

4、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 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 20 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 20%农村存款为 25%储蓄存款为 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w行从 1985 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 10%1987 年和 1988 年中国人民银行为

5、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 1987 年从 10%上调为 12%1988 年 9 月进一步上调为 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 1998 年 3 月 20 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 1998 年 3 月 21 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 13%下调到 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 1999 年 11 月 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11 月 21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 8下调到 6近日中国人

6、民银行决定从 2003 年 9 月 21 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 6%调高至7%而且这次存款准备金调整的金融机构范围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有关外资金融机构等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 7%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现行 6%的w存款准备金率二、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 2003 年 6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 2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 20.8%同年 6 月份贷款增加 5250 亿元创月度贷款的历史最高水平 7 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2003 年前 7 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 18872 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 18475 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 6 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 2001 年之前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直有大量的w资本外逃之所以称之为外逃是因为这

8、些资金的流出是政府难以控制和监测的只是作为事后结果反映在报表上而观察19942002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经常项目累计顺差 2026 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顺差 1740 亿美元误差与遗漏累计为-1078 亿美元对于负的误差与遗漏人们普遍认为该项目的绝大部分属于难以统计和监控的资本外逃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 2002 年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该年度误差与遗漏为正的 78 亿美元这似乎表明有难以监控的资本流入从 2003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情况看国际资本仍在继续以中国政府难以监控的方式进入中国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资本;二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

9、大量游资进入中国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从 2003 年初开始中国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景气指数在自1998 年来最高的水平上不断攀升虽然 4、5 两月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 6 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轨迹上 2003 年上半年在 25 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 3 个行业位于良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30)而 2002 年的平均景气水平处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 个行业;有 15 个行业位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w指数大于 110 小于 130)2002 年的相应的数字是 11 个;景

10、气适中和较差(增长景气指数小于 110)的行业数量则由2002 年的 15 个下降到 7 个 2002 年以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纺织等行业快速增长但由于竞争秩序不规范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些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前已述及自 2003 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

11、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 6 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w未见任何效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1、对货币信贷总量的影响拒分析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余额是 1.6 万亿元上调 1 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体将冻结商业银行 1500 亿元的超

12、额准备金是一项温和的政策措施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适当影响基础货币的扩张乘数但不会引起货币信贷下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仍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水平依然具备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 98 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目前金融机构持有 20000 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等债券还持有 4000 多亿元中央银行票据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有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可根据相关规定向人民银行申请提前赎回其持有的中央银行票据或卖出债券用于弥补存款准备金同时人民银行将根据实际合理需求适当安排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引起货币信贷总量的下降货币信贷仍保持平稳增长另外人

13、民银行将继续督促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改善w金融服务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和居民的合理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没有影响2、对资金状况的影响10 月份的金融指标显示广义货币 M2 增长 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 23.6%基础货币增长率 19.7%反映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头寸的备付金率回升到了 4.11%比上月末回升了 0.6 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从这些指标来看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物价在回升货币信贷等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来的资金并不紧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

14、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主要w利润来源仍然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息收入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 1.89%而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 3.24%央行票据年利率约为 2.30%贷款一年期利率 5.31%这三项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 1.35;0.41;3.31 那么如果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增加存款准备金 1 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1500 亿元因此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 3.31%*1500=49.65 亿元与此

15、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 2.0%银行上存存款准备金利率 1.89%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 2 亿元因此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利润 50 亿元以上第二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 1 个百分点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了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比较充足具有很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

16、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最后当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因此此次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更能够灵活w使用各种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信用主要靠贷款的发放进行的此次政策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更加审慎地运作首先保证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工越来越模糊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新增贷款减少贷款投向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所减少4、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对股票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