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122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直流电机控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引言引言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电冰箱,空调,DVD 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据资料显示,在所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之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气时代,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简单控制是指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还

2、有一类控制叫复杂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转速,转角,转矩,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进行控制。131 1 绪论绪论本章介绍了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然后介绍了直流电机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阐述了直流电机控制中有待研究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最后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全文的结构安排。1.11.1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1.1.11.1.1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常用的控制直流电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最初的直流调速系统是采用恒定的直流电压向直流电动机电枢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

3、实现调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在较宽范围内平滑调速,所以目前极少采用。第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也称为旋转变流组),配合采用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闸流管等控制器件,可获得优良的调速性能,如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十比一至数十比一)、较小的转速变化率和调速平滑等,特别是当电动机减速时,可以通过发电机非常容易地将电动机轴上的飞轮惯量反馈给电网,这样,一方面可得到平滑的制动特性,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能量的损耗,提高效率。但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增加两台与调速电动机相当的旋转电机和一些辅助励磁设备,因而体积大,维修困难等。第三,自

4、出现汞弧变流器后,利用汞弧变流器代替上述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使调速性能指标又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它的系统快速响应性是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不能比拟的。但是汞弧变流器仍存在一些缺点:维修还是不太方便,特别是水银蒸汽对维护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等。第四,1957 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只晶闸管,与其它变流元件相比,晶闸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因而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工作可靠、寿命长、维修简便等一系列优点,采用晶闸管供电,不仅使直流调速系统经济指标上和可靠性有所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晶闸管变流装置的放大倍数在 10000 以上,比机组(放大倍

5、数 10)高 1000 倍,比汞弧变流器(放大倍数 1000)高 10 倍;在响应快速性上,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变流装置为毫秒级。14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起,以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了以往的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组及水银整流装置,使直流电气传动完成一次大的跃进。同时,控制电路也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及低成本。以上技术的应用,使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直流调速技术不断发展。随着微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电力开关器件和新型传感器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直流电动机控制也装置不断向前发展。微机的应用使直流电气

6、传动控制系统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极大地推动了电气传动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陆续推出并大量使用以微机为控制核心的直流电气传动装置,如西门子公司的SIMOREG K 6RA24、ABB 公司的 PAD/PSD 等等。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直流电动机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例如,军事和宇航方面的雷达天线,火炮瞄准,惯性导航,卫星姿态,飞船光电池对太阳得跟踪等控制;工业方面的各种加工中心,专用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塑料机械,印刷机械,绕线机,纺织机械,工业缝纫机,泵和压缩机等设备的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办公设备中的各种磁盘驱动器,各种光盘

7、驱动器,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的控制;音像设备和家用电器中的录音机,录像机,数码相机,洗衣机,冰箱,电扇等的控制。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不断涌现,电动机的控制策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变频技术和脉宽调制技术已成为电动机控制的主流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电动机控制策略的模拟实现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采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FPGA/CPLD,DSP 控制器等现代手段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得到了

8、迅速发展。电动机的驱动部分所采用的功率器件经历了几次的更新换代以后,速度更快,控制更容易的全控型功率器件 MOSFET 和 IGBT 逐渐成为主流。功率器件控制条件的变化和微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使新型的电动机控制方法能够得到实现。其中,脉宽调制(PWM)方法,变频技术在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永磁材料技术的突破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又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电动机,如永磁直流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超声波电动机等。由于有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作为新一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又称这种运动控制系统为智能运动控制系统。所以应用先进控制算法,开发全数字化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将成为新一代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发

9、展方向。17在那些对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数控机床,工业缝纫机,磁盘驱动器,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中,要求电动机实现精确定位,适应剧烈负载变化),传统的控制算法已难以满足系统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现有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也在朝着高精度,高性能,网络化,信息化,模糊化的方向不断前进。1.1.21.1.2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研究现状直流电动机控制的研究现状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从技术上,它能成功地做到从给定信号、调节器参数设定、直到触发脉冲的数字化,使用通用硬件平台附加软件程序控制一定范围功率和电流大小的直流电机,同一台控制器甚至可以仅通过参数设定和使用不同的软件版本对不同类型的被控对象进

10、行控制,强大的通讯功能使它易和 PLC等各种器件通讯组成整个工业控制过程系统,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尤其是方便灵活的调试方法、完善的保护功能、长期工作的高可靠性和整个控制器体积小型化,弥补了模拟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不完善、调试不方便、体积大等不足之处,且数字控制系统表现出另外一些优点,如查找故障迅速、调速精度高、维护简单,使其具备了广一阔的应用前景。18国外主要电气公司如瑞典的 ABB 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AEG 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东芝公司、美国的 GE 公司、西屋公司等,均已经开发出多个数字直流调速装置,有成熟的系列化、标准化、模板化的应用产品。我国从 20 世

11、纪 60 年代初试制成功第一只硅晶闸管以来,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关于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综合性最优控制,补偿 PID 控制,PID 算法优化,也有的只应用模糊控制技术。19随着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具有开关速度快、驱动简单和可以自关断等优点,克服了晶闸管的主要缺点。因此我国直流电机调速也正向着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 PWM)方向发展。16我国现在大部分数字化控制直流调速装置依靠进口。但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也给出了国

12、产全数字控制直流调速装置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厂家也都在开发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121.2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由于变频技术的出现,交流调速一直冲击直流调速,但综观全局,尤其是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再加上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出现,更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直流调速系统仍将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对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稳速、调速、加速或减速三个方面,而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两个要求已能很好地实现,但工程应用中稳速指标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稳速要求即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要的转速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稳速很难达

13、到要求原因在于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中的 PID 调节器对被控对象及其负载参数变化适应能力差。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得到,这使得经典控制理论在己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才能进行设计的前提得到满足,大部分数字直流调速控制器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然而,在实际的传动系统中,电机本身的参数和拖动负载的参数并不如模型那样一成不变,尤其对于中小型电机,在某些应用场合随工况而变化;同时,直流电机本身是一个非线性的被控对象,许多拖动负载含有弹性或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因此,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与非线性特性,使得线性常参数 PID 调节器顾此失彼,不能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设计时的性能指标,往往使得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差,特

14、别是对于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环节的系统,常规 PID 调节器难以满足高精度、快响应的控制要求,常常不能有效克服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在工程上,这种控制器就很有可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如:轧钢工业同轴控制系统、回转窑传动装置、轧辊磨床拖板电控系统等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转速要求,而生产负载参数却是随着工况变化的。7模糊控制不要求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且适应性强,为了克服常规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缺点,可将模糊控制与 PID 调节器结合,形成 fuzzy-PID 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能在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下均可以满足控制稳定转速精度要

15、求的直流电机控制器。52 2 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2.12.1 直流电机的结构直流电机的结构图 2.1 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其中,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为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其中 2 个小圆圈是为了方便的表示该位置上的导体电势或电流的方向而设置的)上图表示一台最简单的两极直流电机模型,它的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 N 和 S,在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设电枢铁心。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气隙。在电枢铁心上放置了由 A 和 X 两根导体连成的电枢线圈,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到两个圆弧形的铜片上,此铜片称为换向片。

16、换向片之间互相绝缘,由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与转轴之间亦互相绝缘。在换向片上放置着一对固定不动的电刷B1 和 B2,当电枢旋转时,电枢线圈通过换向片和电刷与外电路接通。12.22.2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图 2.2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图对图 2.1 所示的直流电机,如果去掉原动机,并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经过线圈 abcd,从电刷 B 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 ab 和 cd 收到电磁力的作用,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示的位置,电刷 A 和换向片 2 接触,电刷 B 和换向片 1 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 dcba,从电刷 B 流出。此时载流导体 ab 和 cd 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方向同样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产生的转矩仍然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外加的电源是直流的,但由于电刷和换向片的作用,在线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